一个隐藏的细节,揭示了钟会面临的生死局,其最终反叛实出于无奈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在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或者小说时,每每看到三国后期,尤其是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顿时觉得索然无味,在心理和情绪上都有点不想再往下细看了。仔细想来,主要原因还在于,随着刘关张、曹操、诸葛亮等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相继去世,让人们失去了主观情感的寄托,加上这一时期人才的凋零,很难再有特别让人折服的人物引领我们的干云豪气和同理情思。
九州配图: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纵观整个三国后期,算得上经纬大才和绝世名将的几乎没有,硬要往这个标准上去靠的话,也只有姜维、邓艾、钟会、司马昭等四人勉强值得一提,而钟会绝对算得上是这四人中之翘楚。算无遗策、文武全才的他一直是司马家的最重要谋士,被誉为子房再世。在其一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主导灭蜀大业了,一举将曹魏心腹大患蜀汉的国祚彻底终结。
九州配图:三国末期四个风云人物
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人生巅峰之后,他的一个选择,却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也给后世留下了重重历史疑云——完成了灭蜀大业、建立不世之功的钟会尽会被姜维说服,就地割据,仓促间起兵谋反终而鸡飞蛋打、一败涂地。
钟会的生平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钟会,字士季,出身于士族名门颍川钟氏,是曹魏重臣太傅钟繇的小儿子。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之时,父亲钟繇带着他见中护军蒋济,蒋济赞其“非常人也”,长大后不仅文韬武略,而且依然“以夜续昼”的刻苦用功,以才学得到世人赞誉。
九州配图:钟会影视剧照
会乃绝宾客,精思十日,平旦入见,至鼓二乃出。出后,王独拊手叹息曰:'此真王佐材也!'——《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
在裴注《三国志》中描述了钟会获得司马师召见时的场景,几乎是彻夜长谈之后,司马师高度肯定了他的才能,称其有“王佐之才”。此后,年级轻轻的钟会便成了景王司马师的重要幕僚,从秘书郎到尚书中书侍郎,官虽不大,但影响力却不小。此后,钟会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出谋献策,平定了“淮南三叛”(王淩、毌丘俭、诸葛诞),深得司马家的信赖和倚重。由于钟会经常料事如神、“画无遗策”,时人称赞其为当世子房(张良)。这一点,从后来投靠蜀汉的夏侯霸曾警惕的告知蜀汉君臣:“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一事中可以得以验证。
九州配图:司马师影视剧照
我们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简要罗列如下:
公元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拥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赐封钟会关内侯爵位。
公元255年,大将军司马师病逝,文王司马昭成为大将军,总领朝政。钟会迁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不过他失去了最信任和欣赏他的人——司马师。
公元260年,高贵乡公曹髦受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的太子舍人所弑。
公元261年,钟会被封为司隶校尉。
公元262年,钟会获封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
公元263年,钟会率大军伐蜀,最终将蜀汉灭除,并设计剪除了邓艾。
公元264年,钟会企图割据谋反,最后因内部哗变连同姜维一起死于乱军,时年39岁。
这样一位出身名门、文韬武略又屡立奇功的大才,临近不惑之年,人生刚至巅峰便猝然崩塌覆灭。读史至此,思其人生之轨迹,难免心有戚戚、为其扼腕叹息。
钟会反叛的重重疑云
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攻伐蜀汉,邓艾剑走偏锋从阴平小道入蜀先发制人,最后三路大军并进最终成功亡灭蜀汉政权。钟会因忌惮邓艾立下的破蜀首功又不服约束,便在往来文书上作文章,密告司马昭邓艾已有“反状”,导致邓艾倒台,“遂收艾入槛车”。
九州配图:三路大军并进
邓艾既倒,灭蜀的旷世奇功便全部落到了钟会头上,而且钟会作为司马昭的亲信幕僚,等到班师回朝之时,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一点聪慧深谋的钟会不可能看不到。然而,钟会却选择了起兵反叛,结果引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给后世留下了重重历史疑云。
九州配图:钟会论伐蜀
从收益与风险分析角度来看,钟会最终选择反叛,其实是非常划不来的买卖,风险远高于收益。作为司马家极为器重的幕臣,又是名门豪族之后,不仅有旷世之才,更有灭蜀之大功,按说,根本不应该也没必要冒着身死族灭的极大风险去赌博。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史书的记载靠谱吗?钟会真的是早有“异志”吗?如若不是,那为何他会被姜维轻松说服了?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这背后是否有着我们所未知的什么隐情呢?一连串的疑惑待解。
钟会反叛的几种观点与思辨
史书上对于钟会反叛写的比较简略,我们难以从史料中直接找到其此举的历史真相,因此历史上关于钟会反叛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大致如下:
观点一:钟会心存魏氏
有人认为钟会始终心存魏氏,因此选择反叛以拯救日益衰微的曹魏政权。持这种观点的人,拿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钟会其父钟繇一直是曹魏的重臣,钟家也是在曹魏时期成为当世的显贵豪族,因此钟会是对曹魏心存感恩的;二是钟会反叛之时“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他所打出的旗号是奉郭太后的遗旨。
九州配图:钟会矫太后遗诏起兵
如果说钟会是潜伏在司马家的保曹之人,那钟会在效忠司马家十余年间,根本不可能一直为虎作伥,每逢大事均为其殚精竭虑的出奇谋伟策来帮助司马家日益坐大,而应该是不显山不露水地暗中削弱其势才对。此外,他“矫太后遗诏”起兵不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当年“淮南三叛”之时,毋丘俭和文钦起兵之时也是用了这个旗号。因此,这个观点实际上根本不值得一驳。
观点二:钟会不甘人下,蓄谋已久
包括《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很多人认为钟会是人中之龙,不甘人下,其最终反叛是蓄谋已久。《三国志》说“会内有异志”,加上陈寿在描述钟会才能之时的浓墨重笔,都给人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钟会确实是个有才能、有野心的人中之龙,之前没有谋反是因为在等待时机,及至攻灭蜀汉,威望高涨同时又手握重兵之时,自然就将野心付诸行动。
九州配图:钟会影视剧照
表面上看,这一观点似乎挺合理,但实际上也经不起推敲。说钟会不甘人下,我信;要说他蓄谋已久,就难以服人了。要知道,钟会的整个反叛过程只持续了三天而已,如果说是蓄谋已久,那从灭掉蜀国到他起兵反叛之间的几个月间,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有时间去做一些具体的准备和部署的,然而现实并没有,否则,也不至于会在三天之内就迅速失败了。
观点三:钟会受姜维蛊惑策反
甚至有人认为,钟会是受蜀汉大将姜维蛊惑成功策反,理由是《三国志》中说:“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甚至对杜预夸赞姜维说就连中原名士诸葛诞和夏侯玄都不及其才品。可见钟会是多么的欣赏和仰慕姜维的,因而对于姜维所言必定会认真考虑。此外,蜀汉灭亡后,姜维投靠钟会确实是另有目的的。他曾暗中派人向后主刘禅传书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姜维的计划想借机下蛋,兴复蜀汉。
九州配图:钟会与姜维
然而,钟会之才绝不在姜维之下,姜维的如意算盘,钟会不可能没有一点警觉,因此要说钟会是听了姜维之言便立即反叛,未免把钟会看的太过简单白痴了。客观的说,姜维所起到的作用有推波助澜、强化信心的作用,但若完全归因于此就显得有失偏颇了。
观点四:钟会居功自傲,野心膨胀
《三国志》云:“会所惮惟艾,艾既禽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因此,有人无比坚信的认为,钟会骤然反叛是因为居功自傲,野心瞬间膨胀,觉得自己功名盖世、无所不能。
九州配图:邓艾被构陷
但是,九州以为《三国志》的这段定论其真实性值得推敲,甚至是与前后文的叙述存在逻辑上的硬伤。实际上,我们知道钟会之前构陷邓艾的理由就是邓艾居功自傲、擅权自专,说明他深知这一点是司马昭最为忌惮的,也是顷刻会让其遭来横祸的,以他的智商又怎么会重蹈覆辙呢?即便心里是那么想的,也不可能轻易在表面上流露出来,更别提“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了。此外,即便是一时志得意满,钟会至少不可能无脑的在天时、人和均不具备的情况下,仅凭所谓的地利和没人信的“太后遗诏”便猝然起兵的。可见,这一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绝非背后的本质原因。
观点五:钟会功高不赏
此外,还有一些人从庙堂权谋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神秘兮兮、看似高深莫测的观点,说钟会自己意识到自己功高不赏,必然遭致司马文王的迫害,所以才起兵谋反。当时的司马昭还只是大将军,虽然手握曹魏的权柄,但毕竟还未废魏称帝。对于立下奇功的钟会,司马昭最多能给予的高位也只有太尉之类的三公之职了,与大将军相比,太尉和司徒等职位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罢了。这样的位置必然无法令钟会满意,反而可能会树立一个不容小觑的政敌,因此司马昭最终是要除掉他的。
九州配图:司马昭影视剧照
这个观点咋一看,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也存在着逻辑问题。假如说钟会意识到自己立下可旷世奇功,因兔死狗烹、功高不赏必遭迫害的话,那在伐蜀之前,司马昭征求权臣对于伐蜀的意见时,为何只有钟会一人高度赞同且意志坚定呢?实际上也正因为钟会坚持伐蜀,最后司马昭才任命他为伐蜀主帅。以他的聪明才智,不可能没想过假如一朝得胜便是立下盖世之功。明知道会因此遭致迫害,那么,他还那么坚定的去伐蜀,岂不是自取灭亡?此外,有着类似出身的王濬,在灭掉东吴立下大功之后,不仅没有因所谓的“功高不赏”而被杀,反而是过的高调无比的日子。因此说,这一观点并不足信。
九州配图:王濬
可见,上述五种不同的观点,从表面上来看,都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都不是这一谜题的最终解。在这些表现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尖锐且不为人知的真相。
一个被忽略的历史细节,似乎揭开了钟会反叛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在读史书之时,更多的关注于史家的论断性的语言,而经常忽视了一些描述性语句中所透露的细节。实际上,根据这些细节、碎片来思辨,往往能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一个被忽略的历史细节
据《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当蜀汉被灭,且邓艾已经被装进囚车之后,司马昭曾给钟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我们再来看看钟会得书之后的反应,“会得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九州配图:得到司马昭书信的钟会大惊
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明确的信息:
一是钟会确实是聪明绝顶,具有见一叶落便知秋将至的能力,从司马昭的书信中读出了弦外之音。
二是在收到司马昭的书信之前,钟会的确是毫无准备的,至少是没有实质准备的。这一点可以从上述中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说明关中通往汉中的要隘——斜谷当时处于无人把守的状态。
九州配图:斜谷等要隘
以钟会之才,如果说他在此前已经是跃跃欲试的状态的话,那他不可能不知道汉中的战略意义,必定会派重兵扼守汉中的几个重要隘口,这样才能真正享有蜀道之地利。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提前进行这样的部署,而是直接敞开着汉中门户,贾充才能率领万人轻松“径入斜谷”直达汉中。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钟会直到打开书信的那一刻,他才如梦初醒的意识到,朝廷内部情况有变,司马昭已经对他起了疑心甚至是杀心。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钟会再聪明也未曾料想过自己殚精竭虑辅佐十数年的司马家却终究没有将其视为真正心腹股肱,远不及贾充和羊祜之流,而只是一个供其驱使的工具而已。得信之后,钟会在面临“生死局”的情况下,这才仓促决定起兵反叛,实在是无奈之举。
实际上,直到死,钟会也许都未曾想明白一件事,为何司马昭会对他有那么重的疑心甚至是杀意。
钟会面临的“生死局”
如文章开头所说,钟会鹤立鸡群的才具和谋略,已经注定了他“非常人”的命运走势,实际上在他的身前一直有着一个“生死局”等着他,而这个“生死局”是和他的显赫家世、才华谋略、性格特点以及卓越功绩、年龄特点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钟会确实足够优秀。也正是他的特别突出,以至于司马昭不得不对其忌惮三分。
其一,显赫的家族声望
前面介绍过,钟会乃曹魏重臣钟繇次子。而钟家在颍川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了,其家族显赫声望并不比司马家差多少。在东汉末年及魏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一个好的出身远比才华来的重要百倍。钟会原本可以吃老本,但偏不,这和他好强的性格分不开。他之所以投奔司马家尽心办事,主要是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以证明自己。虽然他自己并不把自己的出身当回事,但司马昭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九州配图:钟繇
其二,出众的文韬武略
钟会的文韬武略,想必无须再赘述,在三国后期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这样的当世豪杰,虽然看起来是死心塌地的为司马家卖命,但在司马家看来却始终是有提防的。在司马家中,最欣赏和信任他的人,非司马师莫属。但无奈景王司马师壮年早逝,后来执政的文王司马昭对他只是表现的很信任的样子,内心还是没有把他当作心腹的。司马昭是个鬼心思比较多的人,攻于权谋,越是有才能的人,其对他的猜疑心则越甚。因此,司马昭对于钟会,只是用其才,而内陆里并不信任他,甚至是忌惮三分。
九州配图:司马家三人组
其三,灭蜀的旷世奇功
钟会立下了灭蜀之旷世奇功后,司马昭内心应该也是比较纠结的,既想打压钟会甚至直接铲除以绝后患,又碍于情面担心寒了其他依附于他的幕僚之心。假如说钟会没有灭蜀的大功,司马昭应该还不会太担心,毕竟钟会他一直只是幕僚而已,在世人眼中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功业,即便是家世显赫和能谋善断,自然也很难成气候。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钟会立下奇功,扬名天下,风光无两,如不设法及早压制,以其才智和家族势力,日后必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九州配图:司马昭的心思缜密
其四,政敌的无休谗言
正因为钟会他聪慧过人,能谋善断,每有大事便会出尽风头,常常引得司马昭身边人的嫉恨,尤其是司马昭的亲信贾充、羊祜,更是经常在司马昭那攻击钟会。还有西曹属邵悌在钟会伐蜀前后,曾两次向司马昭进言。就连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都曾提醒司马昭说:“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尤其是在钟会出人意料般顺利的完成灭蜀大业后,这些平日里就嫉恨他的人更是没少“提醒”司马昭切莫养虎为患。这让原本就对钟会有所猜忌的司马昭不得不重视起来,加上邓艾的情况更是强化了他的担忧,因此决定试探一下钟会,才有了亲率十万大军屯驻长安的举动。司马昭料想钟会必能知其意,如果钟会不反,那就日后从长计议,也算是给他一个警醒;如果真反了,那就顺势剿灭。
九州配图:贾充影视剧照
其五,性格的傲气多疑
钟会这个人呢,个性比较鲜明,出身好、才具高又得到司马家重用,一直以来是比较心高气傲的一个人。他仰慕优秀的人,但如果对方如果不尿他那一壶,他便会使用手段将其迫害,比如说嵇康还有邓艾等人。如果他所仰慕的人对他很客气,那他就会非常尊重他,就比如姜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信任和推崇有加。这些都说明了他性格上的鲜明特点,可以说是不够沉稳的地方,同时也因此容易树敌较多,遭人嫉恨。此外,如前所述,司马昭驻军长安,其本意只是警示和试探,同时两手准备。而钟会极度聪明又极度敏感多疑,将司马昭的举动解读的稍微有点激进,认为司马昭的杀心已露,与其等着班师回朝时卸掉兵权坐以待毙,还不如就地割据,趁势反叛,还有取胜的可能性。这样的性格特点,从某种意义上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某种意义上,他缺乏司马懿的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品质。
九州配图:嵇康
其六,年纪的致命优势
最后这一点,其实也是最为致命的一点。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个致命优势,钟会的结局应该会大为改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当时几个人的年龄结构。
公元264年,当时的钟会只有39岁,而司马昭已经53岁,且身体不佳(实际上在灭掉钟会的次年即265年就挂了),他的儿子司马炎却只有28岁。假如钟会能活到50岁,也即公元275年,此时的西晋开国元勋们如司马孚、贾充、羊祜、郑冲、王祥、荀顗、裴秀、何曾、王沈、司马攸、荀勖等人就基本上全部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是什么概念?是不是和当年的司马懿很像呢?老一辈和同辈的开国元勋悉数老去,而司马炎新任命的接班人才还尚未成长起来,那钟会以其显赫家世、聪明才智、个人声望都几乎注定了他将成为十年后的最强之人。假如钟会活得再长一点,比如说活到65岁,也就是公元290年司马炎挂掉之时,我们试想一下,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可是历史上典型的傻皇帝啊,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那个,钟会或其子孙如果想取而代之简直易如反掌,同样的情况如高平陵之变,前事不远。
九州配图:高平陵之变
这么一比较,是不是就很清晰的知道了,司马昭为什么会始终猜忌钟会了。也就是说,钟会绝对不能留,必须在其死前先为司马炎扫清未来的隐患。可见,钟会在年龄上的优势对于司马家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综上六点,我们发现了,司马昭确实是个有宏观格局的人。钟会有着显赫的家族声望、出众的文韬武略,还有着灭蜀的旷世奇功,加上政敌的无休止谗言以及自身的性格短板,最为要命的是其年纪上的致命优势,相互叠加之下,成了司马昭的一块心病,必定要借机铲除以绝后患。这样一来,钟会在取得灭蜀胜利的短暂巅峰之后,注定了要面临残酷的“生死局”。
九州配图:“生死局”
“反叛”成了解开这一“生死局”的唯一秘钥
面对这样的“生死局”,钟会确实是难啊。只可惜钟会意识到的太晚,此前的他还是太过于自信,或者说是太信任司马家了,没曾想残酷的摊派来得如此之快。否则,他完全可以利用灭蜀之后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几个月时间,暗中进行部署准备。打开脑洞试想一下,假如我是他,一定会先派心腹之将先去镇守汉中,同时封锁关中通往汉中的几个山谷要隘。此外,快刀斩乱麻的撤换和消灭军中的亲曹魏或司马家的将领,加强军队的控制力,同时对手下北方兵视功封赏,以稳定和拉拢军心。如此一来,即便最终失败,也不至于在三日之内就身首异处。
九州配图:钟会和姜维一同被杀
但是,话说回来,历史不容许假设和脑洞大开。在面临几乎是死局的情形下,钟会也只好死马当活马来医,事出突然,根本也来不及准备部署,只好打出“太后遗诏”的旗号来一把与命运的人生大赌。可以说,在那样的情况下,“反叛”成了他试图解开这一“生死局”的唯一秘钥。
九州君评
常言道: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钟会最终选择反叛,既不是因为自己的野心,更不是为了大魏,不过是司马昭因对他深深的忌惮而为其量身定制了一个生死局,而将他逼向了死角后所做出的无奈之举。
换言之,钟会原本并没有想谋反,即便动过心,但在接到司马昭书信之前也终究没有付诸过实质行动,我们从他未曾派兵扼守斜谷等要塞这一隐藏细节,进而揭开了钟会实际上早已深陷“生死局”的历史真相。
读史与思辨之余,每至钟会和姜维这两位三国末期的大才最后的悲惨结局,总难免令人唏嘘不已,实在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