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炼厂,吃肉的时代过去了,啃骨头的日子还很长

近年来,地炼的规模不断扩张,而地炼的原料供应、装置、产品质量、物流等环节的市场格局都发生了不少改变,各种变化有好有坏,但未来地炼面临严峻挑战是大概率事件。

01

进口原油的使用权下放,地炼原料的可选择性增多

2017年,地炼的主要原料是原油,其占比高达98.2%,燃料油及稀释沥青约占1.8%。2018年商务部公布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1.42亿吨,同比增长高达63%。随着进口原油的使用权进一步下放,进口原油成为地炼原料供应的主力军。直馏燃料油、国产燃料油及稀释沥青份额萎缩明显,这是因为受到高额消费税的影响,另外它们的性价比也不及进口原油。个别炼厂不具备申请进口原油资质,仍以加工燃料油为主。

图1  2012-2017年山东地炼一次装置原料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2015-2017年,全国地炼共有29家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累计配额9525万吨/年。其中山东地炼的配额是6945万吨/年,占比73%。

近年来,地炼对进口原油品种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在炼化工艺中,对不同品质的原油资源反复摸索后,多数炼厂加工的原油品种从2017年开始趋于稳定,其中加工量较大的品种包括ESPO原油、阿曼原油、卢拉和萨杜恩。大多数炼厂喜欢加工中质含硫原油,但也有部分炼厂倾向于重质原料,通过降低原料成本来追求效益。地炼的生产方案仍以掺炼为主,一般轻中质和重质原料掺炼比例为7:3。而在采购手法上,地炼的原油采购以CIF为主,受航运条件限制,极个别炼厂可做FOB。进口原油下放后,地炼可选择加工的原油种类更多,地炼与主营炼厂在原料上已处于同一起跑线。

表1  2017年地炼主要进口原油品种的指标统计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02

地炼的终端渠道发力,中间商的操作空间被压缩

地炼的主要产品是成品油,不过目前中国的成品油需求增长趋缓,而炼油产能增长较快,成品油供大于求的情况越发明显。

表2  2017-2020年中国炼油新增产能统计表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表3  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地炼产能与数量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以山东地炼为例,2012-2015年,山东地炼汽油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9%,柴油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4%。进口原油使用权放开后,原料加工量大幅增加,山东地炼的成品油产量也随之激增。2016年,山东地炼的汽油产量达到2320万吨,同比增加33.9%;柴油产量达到3959万吨,同比增幅高达37.0%。

图2  2012-2017年山东地炼成品油产量变化趋势统计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从2013年开始,山东地炼成品油库存开始从高位走低。期间库存增加较快时,地炼也会迅速采取降价等措施,降低库存压力。

图3  2013-2017年山东地炼汽柴油库存占比走势统计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在需求方面,2017年地炼未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需求全部来自国内市场。地炼的下游客户中,加油站、工矿企业的比例持续提升,中间商的操作空间被不断压缩。2017年地炼的客户里,终端用户的比例高达71%,贸易商占比19%;而在2012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2%和54%。此外,线下销售仍是地炼产品的主要销售模式,线上的销量较小。

近几年,很多炼厂的销售团队都得到了加强,地炼也积极建设自有终端加油站体系,地炼通过在终端销售渠道上发力,逐步减少了对石油公司外采订单的依赖。其议价能力也显著提升,这跟之前是不一样的。

在运输方面,地炼一般不负责成品油配送,运费由买家承担,运输距离和物流成本是影响炼厂销售半径的主要因素。地炼客户以小型散户为主,这部分客户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及船舶运输服务于石油公司的外采合同。而管道运输目前仅延长、昌邑具备条件,运输能力约1350万吨/年。

表4  2012年和2017年地炼成品油运输方式比较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03

传统地炼面临严峻挑战,供需、装置、物流都在变化

2017年,进口原油使用权下放,国内大型炼化项目相继涌现,地炼整体规模迅猛增长,但未来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情况将愈发严重,传统地炼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能源快速发展,会进一步加大供需不平衡的局面。除了LNG、CNG,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传统燃油的影响越来越明显。2020年后全面推行乙醇汽油的政策要求,也将降低传统燃油的消费量,其替代比例预计在8%-10%。此外,共享出行导致了出行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油消费,预计替代比例约1%。

除了供大于求带来的压力,地炼的装置也会做出调整,这跟油品质量有关。从2017年1月1日起,国内成品油全面升级为国五标准,“2+26”城市则在2017年9月提前升级为国六标准。成品油从国五标准升级到国六标准,主要是对蒸气压、烯烃含量、多环芳烃等指标有更高要求,而硫含量指标仍是10ppm,这对地炼来说压力不大。截至2017年底,山东地炼中超过一半的厂家已经具备了生产国六标准成品油的能力。油品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投产装置的变化,目前地炼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加氢、重整及精细化工领域,其中重整装置产能增速最为明显。

表5  中国汽、柴油质量升级时间表

数据来源:摩贝视野

此外,地炼的油气管网建设也加快了。继2016年底烟淄管线全线贯通后,2017年董潍管线一期也顺利投用。目前,董潍管线二期、日照-滨州管线、潍坊-青州管线、东营港-东营区原油管线处于建设阶段。若上述管线建成投运,山东80%以上的炼厂将直接或间接实现原油管道运输,从而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保守估计每年能降低运输成本40-50亿元。地方炼厂,吃肉的时代过去了,啃骨头的日子还很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