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心理学家眼里,那些愿意被人包养的人是种什么心理?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懂懂 崔贯利


小明语录:

包养,源于一种占有欲。正是因为有了占有欲,人们才会想到去包养一个人的行为。


一个逆天的问题!有学员跟我说,她一直在迷惑,到底该不该被别人包养。她问小明,你会不会去包养一个人一辈子。

解答甚难

这个问题还真的挺难回答的,我想通过我的一些回答,可能会给你一些思考和启发吧。那我来尝试回答这个很难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我还从来没有思考过,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只能班门弄斧地谈一谈了。

01

深思寻找

一、为什么要包养一个人?

小明在想,为什么我没有去包养一个人呢?这是我想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我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才能知道如果我也这样了,我会去怎么做。

二、包养是为爱还是占有?

假如说我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我会不会去包养一个人?这时我想到一个问题:我包养她一定是因为我喜欢她、爱她,或者说我想要占有她。

这些都是来源于一种占有欲。正是因为有了占有欲,人们才会想到去包养一个人的行为。

那么我把她包养之后,我和她在一起的爱情会变成什么呢?我爱的是什么呢?我爱的是把她留在我身边占有的这种过程呢?还是爱的是她的灵魂中的能吸引我的某些特质呢?

我们爱一个人,不是简单的爱这个躯壳,我们爱的往往是对方性格里,自己没有的却很吸引人的那些东西。

一旦你把她占有了,她那种灵动的东西也就随风而逝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遇风就灭了,你的占有会使她那种灵魂中的光芒消失。

这样一思考我就知道了,我觉得我一定爱的不是简单的这个躯壳,我爱的一定是她的灵魂,爱的是她的性格里、人格里我没有的,却很吸引我的那些东西。

那么,既然我爱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那现在我用包养的方式把这个灵魂占有了,就会带一个思考:她还是过去的她吗-----


小明语录:

我们爱一个人,不是简单地爱这个躯壳,我们爱的往往是对方性格里,自己没有的却很吸引人的那些东西。


02

三、她还是过去的她吗?

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误以为一个人永远都是原先的那个人,其实不是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状态。

比如说你与一个人刚开始谈恋爱,你可能在回眸之间,你突然就发现了她非常美好的那一面。然而当你把她占有之后,你却从她身上找不到那一面了。

那可能因为当她和你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的时候,你没有互相占有关系的时候,她性格和人格里的非常灵动的东西才能闪现出来。而一旦你把她占有了、买断了、垄断了,她那种灵动的东西也被你买得消失了。

就像萤火虫的那种光一样,遇风就灭了,正是你的占有就使得她那种光芒消失了。这样的话,你包养的是一个躯体呢?还是包养了一个灵魂呢?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他们很有钱、有实力去包养一个人。包养完后他又不爱她了。然后他又去换另一个人包养,甚至还有要去杀死先前包养的那个人的案例。

03

如果你问我,我会不会用财富把一个人买断呢?

我觉得不会。原因非常简单 :当她只有是她的时候,她才能吸引我;当她已经不是她的时候,我就不爱她了。

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我有这样的财力,可以做到去包养一个人,我也不会这样做。当她并不依赖与任何人,当她拥有自己人格的自由,那些之前吸引我的东西,才能持续地吸引我。

你让一朵花活在了你的房子里,让她无法见到阳光和雨露,最终这朵花还是要枯萎的。我们要的是一支永远能够在野外活着的花,当这花不再鲜活的时候,你的爱也会消失。

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应该和她是自由的爱恋。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能保证你的爱会持续地在她的身上。否则你们的爱会由于你们的包养而失去。

一旦爱没有了,那么你所有你从一开始建立起来的美好的东西,都会因为你的简单粗暴的包养而让这一切都被毁掉。

豁然明朗

爱慕的初心:要让两个人都活着,要让两个人的爱都活着,这才是相互之间的爱慕的目的所在。


小明语录:

你把她占有了、买断了、垄断了,她那种灵动的东西也被你买得消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