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艺术价值,版权保护下内容产业才能重振生命之源

撰 文丨张   远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今天,《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时评”《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中强调了对短视频沉迷现象的反思,同时呼吁对严重的侵权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前几日网络视听大会上三家视频平台共同声讨盗版行为的一种回应。今年以来,视频平台和影视行业从业者已经接连两次公开声明,打响了近年来声势最为浩大的“版权保卫战”,加强版权保护,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正在成为空前一致的行业共识。
与此同时,刚刚于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著作权法》,进一步解决了取证难、周期长、赔偿额低等版权方维权的“痛点”,为影视行业创作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强保护、大力打击侵权行为的决心。
的确,互联网发展推动了文娱行业的进阶,近十年来,在观众可感知的层面里,视听体验的质感、和“服化道”水准的逐年提升。这背后,除了视听技术的迭代更新,更离不开严格的版权保护体系。
版权保护,
是给予艺术创作者最大的尊重
在健康的版权环境中,影视从业者迎来了创作的“黄金年代”,诞生了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一批精品迭出的影视公司,甚至掀起了一波波上市潮。以正午阳光为例,之所以源源不断推出《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大江大河》这样的爆款作品,且产量和品质兼顾,版权收入是源源不断的“燃料”,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
而随着自制剧成为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平台对制作公司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型影视公司的崛起,如五元文化、小糖人、灵河文化、工夫影业等。通过与视频平台进行合作,这些公司在体量和风格上不断突破,极大地拓宽了影视产业的类型丰富度,打造出小而美的精品内容,满足着多元口味的分众需求。
影视行业的繁荣兴盛,正是得益于严格的版权保护机制。在视频网站会员模式兴起之前,曾经盗版盛行、资源横飞。如今,因为用户愿意为匠心之作“买单”,付出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创作者才会不吝惜时间、精力、资金打磨精品,死磕服化道、灯光、声音等细节,努力提升特效水平,满足了观众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也提升了国内影视行业整体水准。
文娱价值官此前采访《延禧攻略》导演惠楷栋时,他曾透露拍摄过程中服装组没有租过一件衣服,剧组有一个四层楼的服装车间,请了几十个专业的绣娘制作还有服装设计师,每一块布料、每一个图案,都是根据演员量身定做。因为对美学要求较极高,造型和美术团队跑过北京、西安、河南等地的古玩城,从收藏家手里买了很多藏品,用于妃嫔们的首饰、皇上的扇子等细节。
耗时费力的经典作品,凝聚了从编剧、导演、演员到服化道灯等环节的所有参与者的心血,却也成为盗版者免费取用借以牟利的“唐僧肉”。尤其是成本低廉的短视频影视剪辑,无需背负内容创作所付出的成本投入与创作风险,不仅严重伤害了创作者的利益和热情,也是对影视工业本身的一种打击。
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几大视频平台负责人都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影视产业辛苦建立起来的正反馈机制,正在被盗版传播所破坏。爱奇艺CEO龚宇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平台来说,作品的制作成本每分钟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盗版视频的成本十分低廉。”腾讯公司副总裁、在线视频业务群CEO孙忠怀表示切条搬运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优酷总裁樊路远则希望全社会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侵权。
扎好版权篱笆,
才能遏制信息碎片化趋势
今天的观众,已经对电影级质感和精致“服化道”司空见惯,很容易忘了这样的进步并非凭空而来。在会员制商业模式得到验证之前,国内的原创剧集一直是小打小闹的制作格局。
正是看到了精品剧集的“引流”作用,头部视频平台才走上了高成本、长周期、精细化制作的道路。在2015年“超级网剧”元年,《心理罪》单集投入300万元,《盗墓笔记》则高达500万元,天价制作成本将传统电视剧远远抛在了身后。此后,越来越多的创作团队对标美剧的品质追求,在视听语言方面完全以电影水准来自我要求,而市场也给了他们足够的创新空间。
文娱价值官不久前采访到今年的爆款剧《司藤》制片人伍星焰,复盘其制作始末。伍星焰强调,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精工细作。从云南的香格里拉、大理、西双版纳,到无锡、横店,转场五地,历经13000多公里,1978位演员,647位工作人员,178个大场景,117天,以尊重观众为出发点的做剧态度,最终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回报。
这样的精益求精很难在短视频中看到,这并非是长短视频媒介本身的优劣之分,而是版权环境的差异化。
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9%。短视频之间的互相跟风模仿,使之成为一块版权几乎失效的“斗兽场”。由于无法遏制侵权行为,创作者也没有动力去“慢工出细活”,一切从流量出发,只满足于批量制造“短、平、快”的内容,服化道之类更是无从谈起。
就在今天,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发布的一篇名为《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中,作者还提到了信息碎片化所造成的娱乐沉溺、注意力缺失等问题,用户正在丧失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版权保护“缺位”导致的内容同质化、低质化正是碎片化的罪魁祸首。
当创作者无法获得稳定、长期的回报,就只能追求快速的流量变现,当切片影视剧的“剪刀手”可以无成本剥削别人的劳动成果,找到了一条“捷径”,就再也不会踏踏实实地创作内容。当切条内容和原创内容在同一个“流量池”中竞争,劣币驱逐良币自然不可避免。

高质量的影视剧可以唤起观众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注,起到积极正面的精神引领,这背后是创作者的齐心协力、精心打磨,是服化道等环节对于年代细节的精准还原。以今年叫好叫座的红色剧《觉醒年代》为例,为了最大程度上重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主创团队在1万多平米摄影棚内真实复刻了北大红楼所有的细节,美术道具精细到棉袍、长衫的质地和针脚。

相比之下,粗制滥造的15秒短视频只满足于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把观众圈禁其中脱离现实。因此,扎好版权保护的篱笆,也有助于遏制愈演愈烈的信息碎片化趋势。

保护版权,
就是保护内容产业的生命之源
正是由于愈演愈烈的侵权行为正在成为“行业公敌”,两个月来数十家影视公司及数百位艺人两次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全社会清除影视文化发展毒瘤,共同建设健康环境。
近日,国内六大影视公司(慈文传媒、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新丽传媒、耀客传媒、正午阳光影业)分别在各自官方微博再次发声,继续公开表达反对侵权盗版的鲜明态度,明确这并非长短视频之争,最终目的在于创造良好创作环境。
正如正午阳光在微博上所说的:工具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工具。视频没有长短之争,只需在做好版权保护的基础上有长短之争鸣。

而华策影视也表示:视频无论长短,都以内容为王,创新是内容行业的不竭生命之源,保护版权即是保护创新的活力。新丽传媒也表达了一致的立场: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长短视频之争”,并不是“长”和“短”的争斗,而是影视内容产业对侵权盗版行为的公开控诉和正面对决。对侵权盗版行为,我们坚决说“不”。
除了以上影视行业的集体呼吁外,在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实施之际,官方媒体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态度。由此可见,版权保护已经是全行业甚至全社会关注的议题,只有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地去保护创作者的权益,行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而用户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

结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