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1932年在长春皇宫的真实影像
伪满洲国皇宫系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傀儡皇宫。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占地面积12公顷。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
伪满洲国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
伪满皇宫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
1934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3月1日,溥仪在勤民楼举行登极大典,由“执政”改头换面为“皇帝”,“执政府”随之改为“帝宫”,俗称“皇宫”。此后伪满帝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1934年到1940年7年间,伪满洲国皇宫先后修建了怀远楼、同德殿、东御花园、防空地下室、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嘉乐殿、建国神庙等建筑。
伪满洲国皇宫宫廷区占地4.6万平方米。有根据康熙皇帝的“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而命名的溥仪办公之处勤民楼,有集办公、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同德殿,有用以供奉清朝列祖列宗的怀远楼,有溥仪日常生活的寝宫缉熙楼,还有用于举行大型宴会的嘉乐殿等。宫廷区还有两个御花园、书画楼、植秀轩、畅春轩、宫内府、中膳房、洋膳房、卤簿车、建国神庙等附属设施。
伪满洲国皇宫同德殿始建于1937年,1938年末竣工,建筑面积 5758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
伪满洲国皇宫同德殿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
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的寝宫,因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
伪满洲国皇宫缉熙楼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4月3日之前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居住的寝宫。
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一楼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1937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生活区;一楼东侧为宫女、太监生活区。二楼西侧为溥仪生活区,东侧为婉容生活区。
伪满洲国皇宫勤民楼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 1392.7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
1932年2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
伪满洲国皇宫勤民楼一楼主要有4个候见室,是日伪官吏有资格者等候溥仪召见的场所。
伪满洲国皇宫怀远楼一楼为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
环绕的皇宫建筑,只能看见一方天空。
伪满洲国皇宫东御花园1938年建成,占地面积11100余平方米,是由日本园林师佐藤仓设计的一座日本园林风格的花园。花园内动静相衬,步移景异,是供溥仪及其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
皇宫内狭长的走廊,留下了沧桑的历史缩影。
伪满洲国皇宫书画楼建成于1936年,面积670平方米,是一座小二层楼,溥仪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善本古籍、名人书画等清宫珍贵文物都存放于此。
日本人修建的神社石碑如今躺在皇宫的院内。
溥仪与日寇签订的日议定书。
溥仪当年乘坐的轿车。
当年的宫廷内有着严格的惩罚规则。
寂寞孤独的皇后婉容。
当年为保卫皇宫修建的炮楼,现在仍然矗立在皇宫外面。
伪满洲国皇宫作为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现在已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天,这里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大量中外游客,人们在这里回忆着屈辱的过去,目睹着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