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周翠作品

怀念我的父亲和母亲

周翠(河南)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母亲也已离开我们近10年了,早就想写写他们,但总是怕提笔铺开稿纸就被止不住的泪水浸透而写不下去。恰逢电脑写稿的今天,我才横下心来提起勇气,再不怕泪水的浸润“稿纸”,决心把父母的生平事迹写出来,以示对他们的纪念和祭祀吧!

父亲1938年农历8月15日出生在上蔡县黄埠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爷爷奶奶都是忠厚的农民。父亲一生没有做过大官,可就是那个九品、十品的村干部却干了十多年。父亲是个命苦的人,仅在世上生活了31个年头就离开了我们。

对父亲的记忆不太多,因为我受父亲的抚养也不过几年的光阴,一些零星琐事也是听大人们传讲的。父亲短暂的一生很能吃苦耐劳。就在他刚刚18岁那年,正遇上县里集中各乡镇民兵义务治理柳堰河之时,父亲当时是村里治安主任,他带领全村基干民兵积极上阵,恰逢青春壮年,意志刚强,热血来潮,治河堤上,年仅18岁,身体比较瘦弱的父亲,竟带领本村基干民兵和外村基干民兵比起大筐小筐抬土赛跑起来。很快,父亲英雄没当上,便被累得呕血便血卧床不起,后来,通过近两年的多方治疗,父亲的伤力病才慢慢治好。

父亲是一位大公无私的人。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村里各家各户都要捐出自己家铜器、铁器、银器,支持大炼钢铁。村里谁家也不想让先拿出自家的所有器货,而父亲就专门动员母亲首先捐出了自己的银镯、铜盆及其他铁器。

父亲是个工作狂,大公无私,踏实能干。农村工作干时间长了,难免要得罪一些人,时有人讽刺或骂几句,父亲也不搁在心里,总是笑呵呵地和别人搞好关系。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借以此政策,父亲得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除每天带领生产队搞些副业加工麻绳外,还动员家里爷爷奶奶母亲纺麻绳,自己带着去外地卖掉,换些钱来,这样,三年自然灾害所过的穷苦生活才得以好转些。父亲是个生意狂,他每次出外卖麻绳,不光留意自己的麻绳生意,而且还留意别人的其他生意。如把别人的卷烟技术和卷烟机以及女人搽脸用的做雪花膏技术带回村里,组织村民集体加工烟卷和雪花膏卖到外地,一时黄埠乡周庄村的副业生意搞得红红火火。但因后来政策的变化,蜚声一时的火红生意不长,就被淹没了。

1965年,又是县里集中二次治理柳堰河的时候。这次父亲已经不在村里供职了,而是被派到周庄第二生产队当队长。此时他带领二队的社员,又冲锋陷阵的投入了柳堰河的二次治理中。父亲仍是那样的能干,抬大筐小筐土从没怨言,从不叫苦叫累,始终走在社员的前面,充分展现了一位队干部表率的作用。但柳堰河工程完成后,父亲还是累的伤力病复发,时不时地吐血便血达半年之久。

1966年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年,也是父亲离开人世的一年。这年麦季,父亲仍在二队担任生产队长。他在带领二队社员在抢割抢收麦子的收割中得了重病。这天,父亲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带领二队的一辆太平车去地里装麦子,直干到中午一点还没吃上午饭,父亲强忍腹饿一杈一杈的把麦子从地上杈起装到车上,在那三年自然灾害刚过人人身体弱不禁风的情况下,此时,父亲连累带饿,只觉得两眼直冒火花,突然肚子急疼起来。父亲被人抬到麦车上,回家母亲以为父亲是两顿没吃饭饿的肚疼,就给父亲拿来了一个红干面窝窝头,让父亲吃下,喝点凉水,父亲的肚子暂时少有好转,但刚过一会,父亲的肚子又疼得难忍,在那无钱看病的日子里,父亲的肚疼只能靠母亲用手按揉来止疼。就这样,父亲的肚疼病在家靠母亲揉按半个多月,才得以借钱前去遂平县医院看病。

在那医学还不发达的年月里,肚疼得捂着肚子走不成路的父亲在遂平县医院看病的鉴定是无病。无奈,父亲和母亲只好在遂平火车站买票,乘火车到信阳汽车修配厂去找在此工作的三姑母,有三姑母陪同父亲又到信阳人民医院看病。也许是父亲一生就该短暂的生命,也许真的就是当时医学的不够发达,父亲在信阳的第一次看病检查,仍然是无有病。但就在父亲在三姑母家住了将近一星期的一个晚上,父亲突然肚疼又大发作,接着就是大口大口的吐血、便血,倏时昏了过去。三姑母急忙开车把父亲送到信阳人民医院就诊,这次的诊断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也不知是半个多月来,母亲老揉父亲的肚子,把父亲的内脏揉坏了,或是父亲根本起先就是得了病,这次的诊断证明明确的写着——“胰腺炎”三个字。医生立即决定为父亲作手术,并向父亲提了两个保证:一、此次手术,你能下来手术台,你还有生的希望;二、手术后能坚持一个星期之后,你也有再生下去的希望。也许老天就该要父亲的命,就在父亲作完手术刚满一星期时的那天,他又突然发了病,又是大口大口的吐血、便血,很快昏了过去,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要说父亲的一生是一位甘于奉献、刻苦工作、舍己忘我的人一点也虚夸。就在父亲作完手术躺在床上病入膏肓的时候,家乡公社的领导和村里的干部一块去看他,他见乡村干部的第一句话谈的却不是他的病情,而是奄奄一息地问:二队的麦子割完了没有,麦秸垛垛着了没有,秋庄稼种上了没有?乡村干部感动得握着他手安慰他说:队里活都干完了,放心养你的病吧。回去我们一定号召全村社员向你学习!

乡村干部的话没有落空,就在父亲逝世后,在那刚刚开始落实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村里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的指示下,村里为父亲组织追悼会上,果真宣布号召全村社员开展向父亲学习的活动。

父亲走了,走得这样突然,这样年轻,这样痛苦,这样悲惨!但他那对家乡的爱心和对工作的赤诚精神,却永远鼓舞着我奋发向上!

父亲逝世后,母亲极度悲伤,每天做好饭,除先给爷奶盛一碗端给他们,而后在给父亲盛一碗放在锅台上,在心里期盼着父亲重新归来。再就是待家里所有人都盛完饭后,她自己才盛一碗坐在给父亲放饭的锅台下,吃着哭着,哭着吃着。这就是母亲的坚强和优点,不论在任何场所,不论心里极度的悲伤,不论哭的再狠,母亲也能把要吃的东西吃下去,从来不给饭记仇。这样的生活母亲大概过了一年多的光景,为了这个有老有少的家不被破碎,后来母亲还是强忍泪水为这个极度贫穷的家撑起了一片生活下去的蓝天。

我的母亲她姓梁,她是1938年农历11月30日出生于遂平县常庄乡梁庄村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我的姥爷虽是男性,却操着一手好厨师活儿,三乡五里的邻里谁家办红白大事,都会找他做菜。姥爷是一位很勤快的人。我的姥姥虽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她很有胆略。头一位姥爷死得早,在那极度鄙夷寡妇的旧社会里,姥姥同样遭到了邻里的歧视。姥爷的二弟是一位贪婪的财迷。哥哥已死,他就逼着嫂嫂(我姥姥)带着孩子改嫁,想侵占姥姥家的住宅。姥姥是一位贞烈的女人,宁愿带着孩子在此守寡受苦也不愿带着孩子走。为了顶着二弟千方百计的凌辱迫害,姥姥后来不得不毅然把二弟诉上公堂。公堂上,姥姥面对县官和怒气汹汹地恶霸弟弟,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大胆陈词激昂,终于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斗败了财迷弟弟。

1937年后,日本鬼子进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天,姥姥正在家里做针线活,突然,大街上传来了众人的吆喝声:“日本人来啦,赶快跑呀,赶快躲藏起来呀!”……姥姥急忙丢下手中的针线,拉着在家的两个女儿(我的母亲和我的另一位姨)就跑。就在姥姥拉着女儿刚跑到南场时,只见一位日本兵拽着邻居的一个姑娘,在南场的黍杆垛前,花姑娘的、花姑娘的正撕她地衣服。小姑娘吓得高声哭喊,姥姥见状,一股舍己救人的胆量倏时袭上她的心上,她急中生智,从黍杆垛的一边绕过去,立马拦腰抱着正在调戏小姑娘的鬼子兵,哗咚摔倒在地,并双膝跪在他身上。这时,有人立即过来解下姥姥腿上的扎腿带子,立马把日本兵全身捆个结实,塞着嘴埋进了黍杆垛里。小姑娘和姥姥等全得以逃命。后来,三乡五里的百姓知道了此事,都为姥姥的举动而竖大拇指头。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我的母亲自幼也性格刚强。除跟姥姥学一手好针线活外,还跟姥爷学一手好厨师活,各样饭菜做得特别好吃。

母亲是22岁那年嫁到我家的。娶母亲的那天,下着鹅毛大雪,真可谓是冰天雪地的,地上积雪漫过了脚脖。抬母亲的轿夫,早晨起来早早吃罢早饭就走了,25里的路程,只摸到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才把母亲抬回来。一下车母亲就到厨房为轿夫做饭,第二天早晨起来又为家人做饭,这就是母亲到我家生活的开始。

母亲刚到我家,很不得日子过。因为她身材长得矮小,脸蛋也不妩媚,爷爷奶奶很看不惯她,多亏父亲很爱她,她才得以在我家生存下来。母亲同是一位很能干的女人。刚开始她在我家每天一人要为近10人做饭吃,还要为公婆其他人洗、补、做衣裳,下地干活儿,以及村里谁家孩子相亲或有办红白大事者,母亲都要推下家里活去跟别人干,再苦再累,母亲没有盼过人,没有说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

母亲还是一位孝敬公婆的好榜样。她自走进我们家的几十年里,尽管爷爷奶奶看不起她,但她不计爷爷奶奶的前嫌,一直伺候公婆很好。每天为他们洗衣做饭端饭,从不间断。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母亲伺候爷爷奶奶更忙了。因爷爷感到父亲有病时,家里没钱给他看病,父亲去世后,极度的自责和痛心,不久就得了坠心病,加上他本身原来就有气管炎病,此时再遇伤心病就更严重了,整天卧床不起。奶奶也是原有肺气肿病,与爷爷两人每天都要吃药打针,此时更是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这样我家房的东间里,就只好前墙床上躺个病人,后墙床上躺个病人。母亲每天给他们做饭端饭、擦屎擦尿洗衣裳。为了避免麻烦别人,我和弟弟几岁就学会了给人打针,每天为爷爷奶奶打针省钱。这样的生活过了几年,1972年的农历正月初一,爷爷带着极度的愧疚与世长辞!1975年的农历3月15日,也就是驻马店突发75·8洪水的那一年,奶奶也含着极度的愧疚和忧伤,以及病魔的极度折磨,痛苦的离开了人世。就在爷爷奶奶即将离世的一瞬间,母亲还在没有一句怨言的为他们喂着米茶和药,擦着屎刮着尿,我也在为爷爷奶奶打着人生最后的一针……

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家的生活仍然很困苦,尽管母亲每天都没明没夜的干活,但我们家挣到的工分分得的粮食,仍是供不了家人们的平时生活,还需要每天在家搞点副业以补充生活的不足。

黄埠镇是有名的麻乡,凡是从小生长在这里的人都会剥麻,纺麻经、麻绳的。但母亲从小没有出生在这里,她对麻活一窍不通。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点,母亲就在大剥麻皮上狠下功夫。每当母亲白天出外干活晚上回来吃罢晚饭别人都去睡的时候,母亲就要把白天已泡好的一捆麻棵携出,用砖头一把一把的把麻根砸烂,自己不盼人的坐那剥起来。往往都是我入睡几个时辰醒来时,母亲还在那嗤嗤地剥着麻……直到改革开放后,麻因为低产逐步在我们乡不种而绝迹了,我母亲才在剥麻上失了业。我们家的苦日子当时就是靠母亲这样每天没明没夜的干好的。

母亲在剥麻上失业后,还是每天去地里干活,回家为全家做饭,一天也没闲着过。直到2006年6月的一天下午,母亲因上柴火垛晒柴火,不料从上面摔下来,跘断了股骨头,尽管我和家人尽力为母亲医治,千方百计的为她换了股骨头,但从此母亲再也不能丢下拐棍走路了,可她还在坚持每天干些家务活。

母亲对我是特别疼爱的。因为小时,我身体很弱,每到每年的夏天,都要害一场大病,或发疟子,或重感冒。每到这时,母亲都要对我千方百计的照顾,做好吃的:炖鸡蛋糕,煮鸡蛋,擀鸡蛋面。后来长大后身上每来那个,就腹疼难忍,每到这时,母亲就要匆匆地为我去沏上一碗浓浓的红糖茶,让我赶快喝下去,瞬间腹疼戛然而止!母亲给我的太多了,可我又给母亲点什么呢?

2008年8月,我的那一口子经常回家借故打我骂我,直至后来把我逼出了家门。我出来时所带的小女儿刚刚才10岁,真可谓是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无住。单位领导看我可怜,便让我暂时住到单位五楼的一间储藏室里。当时在我家养伤的母亲见此情,只好让我叫她送回黄埠老家。母亲回家后,思想极度郁闷。一个是,我的那个人对我的极端的做法她感到非常的气愤,但又无能为力;另一个是,她也看到了,我的外出无依无靠和无住,使她严重的失去了一位可靠的赡养支柱和寄托,她失望了…… 2009年农历11月12日下午,母亲带着极度的悲伤和失望以及不适的身体,凄惨的与我们永远地离别了!

写到这里,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对不起我的母亲。是母亲养育我长大成人,辛辛苦苦的把我拉扯大,我却辜负了母亲,没能报答苦命的母亲。千斤的罪过,万斤的罪过,也抵不过我在母亲身上犯下的罪过!母亲!母亲……如果有来生,如果有可能,下一辈子,我一定还要做您的女儿,抱定终生伺候您、赡养您!弥补您生前我所做的不足。——可现在说这话还有什么用呢?母亲去世,确以木已成舟,这事还有可能吗?面对现实,只有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衷心地祝愿母亲在九泉下好好地安息吧!您的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每逢清明节和您的祭日,我一定会上坟送上一份纸 一缕香,和一兜水果来祭祀您。不论我看见看不见您吃不吃,我就一定要来,也一定会来。

安息吧母亲!

2017年7月9日

【作者简介】周翠,女作家,河南上蔡县人,本科学历,原在上蔡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上蔡县作协副主席。长期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在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000多篇,多次被河南省人大和驻马店市委宣传部以及新闻媒体评为优秀宣传工作者。著有《古蔡揽胜》《蓍地追踪》《蔡姓之源》《上蔡古今名人传》《上蔡现代先锋谱》和《驻马店揽胜》散文、小说集出版。其中《古蔡揽胜》获驻马店市1992~1993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蔡姓之源》获驻马店市2016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2017年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二等奖。

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为了让儿女们有机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或祝福,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决定从即日起举办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

一、征文要求

以父母亲(也可单写父亲或母亲)的故事为创作素材,以亲情为切入点,回忆或追念父母对儿女点点滴滴的爱,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文章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散文字数限定在5000字以内,现代诗歌、诗词200行以内。优秀作品将推荐给国内正规报刊发表。(参赛者必须关注“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方可有效)

二、奖项设置及评奖标准

      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2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20名,荣誉证书。

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三、投稿方式

本次有奖征文大赛只接受电子邮件,来稿请附100字左右作者简介、两张作者生活照、详细通联,并在主题栏注明“感恩父母征文”字样,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特别提醒: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不同意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布的作品请勿投稿参赛。)

有奖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所有赞赏金不返给作者,作为奖励基金奖给获奖作者和微信平台运营,不足部分由组委会自筹资金解决。投稿前,请务必添加主编微信:zgz19650903,以便到时发放奖金。

四、大赛时间

本次有奖征文大赛作品推送从即日起至2021年10月31日。

一切未尽事宜,本次征文大赛组委会享有最终解释权。不认同以上规则者请勿投稿参赛。

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组委会

     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