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ta打电话,又担心很尴尬?别怕,这是电话尴尬偏见

发布时间:2021-04-10 
文:柚木
来源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假若你和小A是大学室友,毕业后你们去了不同的学校读书。当你和ta因为彼此很忙半年没见时,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和ta联系?

方式A:你找到微信星标联系人中的ta,发起聊天“老A最近怎么样?我论文还没写完,电脑又突然崩溃,好烦&%¥*”

方式B:你最近感到十分烦躁,想要一吐为快。你找到了ta的电话号码,确定ta此时没有在忙,直接拨过去,声泪俱下地说论文文档坏掉给你带来的伤害…


无论选择哪一个场景,都是在积极主动地与对方建立联系。但在选择具体的社交方式时,我们似乎都会有一些顾虑,“会不会占用太多ta的时间”,“这么久没打电话,ta会不会觉得很尴尬啊”。不同的顾虑切实地影响着我们在生活中做不出的选择。

打电话并不尬

“发文字信息更礼貌,能让对方更好懂”

“拒绝60s长语音(微信什么时候能更新语音进度条)”

“不要贸然打电话,可能会影响到对方”

人们在生活中似乎已经心照不宣地默认了这些规则,生怕不妥当的沟通方式打扰了别人的边界,也担心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场合中选择用基于文字的形式,如短信、微信、邮件沟通,而非选择基于声音的社交形式,如语音、视频通话等。

所以看起来打电话成为了社交方式鄙视链的末端?

No,电话说“我才不是末端!”

研究证明,基于声音的社交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亲切感,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人们可以从电话中感受到更强的连接感[1]。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好玩(鸡贼)的实验,想要了解语音互动和文字互动两种社交方式对人们孤独感的影响。研究者邀请300名参与者在2017年圣诞节前的星期五和圣诞节后的星期一各填一次孤独感量表,并调查了参与者分别进行了多久的文字互动和语音互动。

结果表明,参与者在语音互动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周一感受到的孤独感就越少。而参与者用发短信等方式进行文字互动的时间与孤独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2]。

看起来,无论文字聊多久,参与者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所以,打电话并不代表着打扰,反而带有声音的联系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不同社交方式的偏见

虽然明知给老友打电话会更加亲近,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习惯优先发微信呢?

在JEP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实验表明,人们往往会夸大语音交流中的问题和尴尬感受,这使得自己偏好感受上并不亲密的文字交流形式[2]。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邀请10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以了解人们对电话和Email的偏好。在进入实验前,参与者被告知需要联系一位曾经非常亲近的老朋友。

首先,研究者调查了参与者的偏好,即是更想要通过电话联系还是Email联系,但在说明联系方式时,研究者并没有按照参与者的偏好来,而是随机分配了电话联系和文字联系的名单(各一半)。

接着,研究者对参与者的朋友关系进行了访谈,比如上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现在关系的状态等等。

此外,研究者还邀请大学生们预测了一些结果,比如自己多大程度上喜欢与对方通过电话/Email互动、自己感受到与对方建立连接的程度、用当前方式联系对方有多大程度感到尴尬等,这些问题均用1-9分数进行打分。

为了防止好不容易招来的参与者跑路,研究者还邀请大学生们写下了参与承诺表,明确自己会在未来一周的何时何地联系老友。在一周后,研究者会发送互动情况调查表跟踪实验的结果。

结果显示,67%的人偏向用Email的形式联系好朋友。几乎所有的参与者认为打电话可以增加亲密感,但会带来尴尬。

但是!

在使用电话联系好友的参与者中,有72%的人表示打电话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要更加亲密,并表示通过电话联系比通过文字练习更积极和舒服~

大写的真香现场就在这里啊!

不难从实验看出,“打电话会尴尬”这种偏见在生活中好多场合下是错误的,尤其是在自己与老友之间。

所以当下次想要联系ta时,不妨打个电话~多聊聊看。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交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需要数周送达的纸信被更迭成及时接收的Email,再到有许多衍生功能的微信、QQ,以及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显示已读的飞书、钉钉(求老板不看)。

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交方式中,人们越来越期待自己可以获得良好的交流体验,逐渐形成了边界和社交中的“潜规则”[3]。但边界的形成也拉远了一部分人的心理距离。但声音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适当的打电话不仅不会尴尬,反而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因此,下次想要联系ta时,不妨用电话:“喂,我的小可爱在吗?”

——END——

参考文献:
[1]Schroeder, J., & Epley, N. (2015). The sound of intellect: Speech reveals a thoughtful mind, increasing a job candidate’s appe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6), 877-891.
[2] Kumar, A., & Epley, N. (2020). It’s surprisingly nice to hear you: Mis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media can lead to suboptimal choices of how to connect with oth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3]Akram, W., & Kumar, R. (2017). A study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5(10),
作者简介:柚木,本文章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