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杂事】谁解其中味
【杂说杂事】 →
冯军成,笔名叮当,男,(1992-),陕西咸阳人,在读研究生,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从2007年起创作小说至今,已获得全国南边文艺杯小说征集大赛一等奖,中国少年作家杯大学组三等奖等。
← 谁解其中味? 作家和学者从事写作一定要严谨、认真、要有社会责任。我想,这句话是适用于任何一个做学问的人。至于时间,可能是一辈子吧。至于原因,可能是爱吧!到终老,能悟透《红楼梦》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妙联并归结为思想也是一种精神体验。
妙处一:人生哲理深刻。在《红楼梦》中我们会发现关于神仙、参禅这类词语颇多,作者的用意是在悟道。悟的是什么道呢?我想这是你和我共同思考的问题。细读后,我隐约发现其中两处有简要说明:第一处,便是第五回出现妙联之处。此联的挂在秦可卿的上房内间,当宝玉看了此联之后忙说:快出去,快出去!”曹老笔下十六岁少年宝玉虽谈不上上知天文,天知地理的人物,可他从小对参禅悟道感却极感兴趣,当他看到此联时难免有些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秦可卿在听到宝玉的言词后,立即劝阻,宝玉才决定留在秦可卿卧室内歇息。歇息之时,宝玉嗅到香味,看到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曹老为了让屋内的场景更能反映出秦可卿的性格命运,在此基础上,他提到了安禄山、武则天、赵飞燕这几天颇具风流的人物!隐约间情节顺利推进,宝玉进入梦境后在警幻仙子的指示之下开始了神游,宛如神仙一般。梦境越深,越让人感受到曹老笔下的欢娱的短暂和痛苦的长久是传神细致的,而这正是对秦可卿的刻画,她的判词宿孽总因情道也再次证明了这一说法。第二处,便是第十四回凤姐与秦可卿对话之处。秦可卿给前来探病的凤姐时,她说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她这句话所指的对象是荣国府。她身为贾蓉媳妇,深知贾蓉的处境艰难,贾珍对她是存在垂涎之情,她看透了人情,这人情便是伦理体系下的荒诞。她看遍了世事,这世事便是封建体制下的命运。曹老笔下的秦可卿出身低微,却擅风月,兼美貌,终因情而亡。看似写情,实则讲理。写的是人情,讲的是哲理。
妙处二:生活感悟透彻。在《红楼梦》中我们会发现看似人物间生活上中的琐事中潜藏着一些感悟,作者的用意是想表达。表达什么呢?我想你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细读后,我隐约发现其中两处有简单提醒:第一处,便是第一回出现了一僧一道。僧人和道人同时出现,而且还能坐下详谈,宗教之间打破界限,这是作者想表达一种宗教和谐的愿景。当然,也不排除一种是一种暗示,因为这部大作中的人物的归宿是出家人巨多,或许是为了解脱和得到新的领悟吧。第二处,便是第十九回中宝玉与袭人的约法三章。袭人是宝玉的丫鬟,后成为妾,她对宝玉的痴情是无怨无悔的,没做恶事,几经阅读,袭人是最懂宝玉的人,可宝玉却情在别处。这种巧妙的人物情节设计,作者是在表达一种善的观念。在第十九回写到袭人告知宝玉自己不久便离开荣国府时,宝玉不肯,此处是袭人故意试探宝玉,宝玉为了挽留袭人便答应了三个条件:其一,让宝玉不要整日谈死的话题。第二,让宝玉好好读书。其三,让宝玉不要整日待在粉堆里。作者此处表达了三层意思,分别是人生的态度、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或者也可理解为生死观、价值观、人性说。
人情练达即文章,离不开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配合。《红楼梦》中诗词歌赋是作者在经历了苦寒之后得来的芳香,这芳香沁人心脾,也发人深思。此时此刻,以一种抛除杂念的姿态去读这部大作,又是另一番精神体验。
陕西小小说 微信号:jdpy_wxs
《陕西小小说》2016年征稿启事
《陕西小小说》是一个刊登原创作品的微信公众自媒体,是陕西精短小说研究会会刊《精短小说》选稿平台。欢迎各位积极赐稿!当前栏目设置有小小说,微(闪)小说、小小说(微小说)评论、经典欣赏、大家、名家、新秀等。
1.要求严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见解深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请按照规定格式投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发送,同时附带作者简介1份、生活照片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