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欧洲建筑的浪漫进化史(下)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以及西罗马帝国,其中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随后与之相关的文化,称之为拜占庭文化;与之相关的建筑,成为拜占庭建筑。——与西罗马的哥特式建筑遥相呼应。
(拜占庭建筑)
(哥特式建筑)
相较于哥特式的冷峻,拜占庭式建筑则显得“萌萌哒”,更具亲和力。
拜占庭式建筑最突出特色:穹窿顶,即圆圆的屋顶;同时,穹窿顶也是建筑的中心,其他构件围绕穹窿顶有序排列。
这样的造型我们见过的不在少数,比如伊斯兰教清真寺,以及我们蒙古族同胞居住的蒙古包。
特点之二:色彩使用很慎重,外墙用色沉稳和谐,内部华丽多彩。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文艺复兴式建筑
罗马帝国虽然日趋没落,但天主教却一家独大:追求奢华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外界管控与压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新兴资产阶级表达自我的“文艺复兴运动”悄然兴起。相应地,具有“文艺复兴”特征的建筑也逐渐涌现。
与同时期思潮一脉相承,文艺复兴式建筑简洁严谨,讲求秩序与比例;同时大量使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样式为其组成要素。
譬如,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不仅代表“文艺复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维琴查圆厅别墅
文艺复兴运动后期,伴随着海外扩展与掠夺,欧洲地区的财富不断增加,上流社会也逐渐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即将诞生——我们称之为巴洛克。
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的特点,简言之:自由动感,色彩强烈、装饰华丽......赤裸裸炫富的,就是巴洛克。
罗马耶稣会教堂
巴黎歌剧院
金碧辉煌,金光闪闪......没有大气夺目的金色,就没有巴洛克。
古典主义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同出一门,都源自对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借鉴。
布局上,强调主从与对称;造型上,要求宏伟与稳定。
处于财富急剧增长的时代,室内布局风格仍以奢华为主。
如卢浮宫
最后我们来分享一下洛可可建筑。其实严格说起来,“洛可可”更像是一种“装修风格”,或者说巴洛克建筑的升级版本。相较于巴洛克的“无金不欢”,低调的奢华,是洛可可的主旋律。
比如,巴洛克建筑大量选择大理石,但洛可可会用更具质感的木头。
不仅如此,相较于巴洛克的雄浑,洛可可建筑更像妩媚的小女人:明快柔和的色彩,纤巧灵活的装饰,柔和多变的弧线......如果说巴洛克金主是炫富于外,洛可可建筑则是炫富于内追求享受了。譬如凡尔赛宫的镜厅。
当然,建筑不仅仅是贵族的历史,也有平民。
山形墙建筑,是平民建筑中最具特色也最普及的一种。它们大多出现在严寒地区,德国、瑞士居多。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也不乏这种建筑样式。
山形墙的出现,与严寒地区冬季大雪密切相关:若不是“山”字造型,房顶被压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翻看曾经的“老房子”,每一座都是精雕细琢的结果。也只有这样用心的建筑,才能留下民族的痕迹,称得上是凝固的音乐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