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力:有的人画了一辈子,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还是个“艺盲”。
画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也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画一幅又一幅,不断创作,不断动脑筋,不断又有新的想法,思索总是伴随着自己,欢乐是暂时的。不甘心踏步走,想方设法地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不断地督促自己,这样,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对生活的理解
生活是什么,作为画家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是生活,人一天的活动、吃饭、睡觉、工作、生病、接触人、接触事等等酸甜苦涩,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坑坑坎坎,情感的起伏变化等等,这都是生活。
生活这个词含义十分广泛、深奥,决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搜集创作素材这样的概念。
画家本身就在生活中,创作的源泉也就在画家的生活中。
·生活与情感
在生活中,情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这是因为生活也是千变万化的。
画家用眼睛审视生活是第一位的,当不同时间、不同外部环境引起情感变化时,所看到的物象对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生活引起情感的变化,情感离不开生活,画家在生活中创作,创作也是画家的生活,生活中不断地有新的感悟,创作中画家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真诚。
·生活与创作
创作的过程也是生活,在生活中画家不断地创作。我们应该认识清楚,生活与创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
在以前有这样一种创作方法,即先定题材,然后到某地搜集形象,回来后进行创作。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已搜集好的素材再创作。
这是一般常用的方法,其弊病是,掩盖了画家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只是为某种功利而作画。创作的方法应是多样化的。
画家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在人生中寻找自己,把自己对生活的情感用绘画这一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创作。
·生活与视觉
平时的生活总是和人打交道最多,这就需要画家善于观察人,用心去感悟人,研究人的外形、特征、肤色、装束、言谈举止以及性格。
从自己的认识出发,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评判审定表象和内心,寻找有规律的形式和特点,从而可以直接引入创作中去。
·生活与造型
造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画家创造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
临摹、写生,都能够提高造型能力,但别忘了生活与造型的关系。
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总是和造型相遇,自然界中的动物、人物等等,都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作为画家不能熟视无睹,要善于体察、鉴别、感悟、分析、发现。
虽然不是纸上作画,而心中都在作画,久而久之,会产生意外的惊喜。
·生活与修养
创作格调的高低,取决于画家的个人修养。
修养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注意在生活中提高。
修养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心的,应表里统一。
生活里时时处处都可以提高修养。
文化修养、人生修养是画家从事创作的基础。
会读书、会看画、会体察、会感悟,都是提高修养的途径。
画家更需要的是艺术修养,具体一点,就是绘画修养。
有的人不注意培养自己真正的艺术修养,画了一辈子的画,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还是个“艺盲”。
·生活与审美意识
美是什么,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是个美学问题。
我所说的是生活与审美意识,画家应在生活中把创作的心态放进去,在审视事物时,发现与自己情感相通的形式美,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大到无边无际,一棵小草,一块石头,一个小孩或一位老人等等,各式各样,其中都能发现美的形式,从而使脑海中产生创作的欲望。
·关于外出体验生活
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学院里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画家独自去异地采风。
对学生来讲有其教学意义,和画家相比其共同点是基本一致的。
到异地去,走走看看,画些速写,拍些照片,和当地人接触,触景生情。
我们且不必评论是走马观花,还是浮光掠影,或是猎奇形象等等,在短短的二十几天里,这本身就是生活。
有心人在这时间内同异地人和景的碰撞产生情感上的变化,通过视觉的感悟,总结出自己的认识,找到自已表现异地风情的视角点、形式、色彩和情调。
这情感就是创作之源。
当然,有人对这种形式持不同意见,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当你被动的下去考察时,就不可能产生什么深刻的感受,但这也不等于就没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