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野草是她的创作源泉

林任菁:1968年生于漳州。先后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校和福建师大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于浙江美院国画系花鸟画专业和中央美院国画系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现为福建省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作品入选“百年中国画展”“97中国画坛百杰”,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展”金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有《李淑华林任菁合集》、《百杰画家--林任菁作品精选》、《中国画名家画库(花鸟卷)--林任菁》、《唯美新势力--林任菁工笔花鸟画精品集》、《唯美新视界--林任菁工笔花鸟画精品集》、《林任菁——笔梦映记》。

林任菁喜欢深入山林,呼吸植物气息。草木无言,静静生长,她却总能从中获得启示,并融入工笔画中。“画画,到了一定阶段就是画感觉,画大自然对自己的触动、大自然与自我感受的吻合,体现物质与自己气质的融合。”林任菁说,画画是人生体悟,更是生活美学。

与大自然的对话

1968年,林任菁出生在漳州一个书画家庭。父亲林俊龙和母亲李淑华都是省画院著名的中国画画师。父亲擅长写意,母亲精于工笔。家学渊源深厚,生性聪慧、细腻的她成为中国工笔画界的佼佼者。

漫长的学艺生涯中,她师从多位前辈,深信植物之身皆附灵性。安静的芦苇、淡雅的芙蓉,还有狗尾巴草、芒草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花,都成为她的创作源泉。

年轻时,她总是努力把握不同植物的结构,并收集植物的翻转变化,心思全在于线的中、侧、捻、转、拖的运笔变化上。随着学习的深入,她悟到了写生的意义。她说,着意于形或线的变化都太片面,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写生,其实是写其生机、写其生气,它记录了面对自然的感动和难以言状的感觉,牵动着画者的思绪和情感。

用艺术传递生命状态

对林任菁来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形式。它除了审美外,更重要的功能是传递生命状态。创作时,作者必须回到内心的精神意识状态中,用它来支配艺术表达,才能使作者与作品达到最高融合。

“生活在南方,江、河、湖、海环绕,对于水已习以为常。然而,真正觉知到水,是缘自水中的映像。它像极了看似繁花似锦却变幻莫测的无常生活。”林任菁说,那时,她觉得水中的自己才是真实的。于是,她创作了《水镜园》系列。

“记忆最深刻的是贵阳的花溪,雾气在一丛丛雪白、飘逸的芦花间弥漫、飘荡,似有若无……”她喜欢那种水气与雾气,不知不觉间也把内心淡淡的忧郁带入画中。“那时,缘于内心的变化,作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艺术源于生活,不是简单地从生活中撷取自然的形态,重要的是画家自身从生活中感悟到什么,想说什么,然后是如何表达。她说:“心情的微妙变化,在笔锋与纸接触之间总是袒露无遗。”

收获山水间的淳朴人情

林任菁喜欢外出写生,与画友结伴行走于川藏湘贵等地。2015年10月,她第三次入藏,到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写生。

每天,天边刚泛白,她就带上小木凳,背上画板去寻找野玫瑰、青稞草、马兰花等。为了找到相契相通的植物,她常常要在山中走上几个小时。

下雨了,她就撑着伞在雨中写生。雨点落在熟宣上,水笔划过时遇到雨点,绽放出另一种感觉,似乎比干巴巴的线条更丰富。不过,游历写生的日子也是艰苦枯燥的。早晨吃碗老乡的疙瘩面,带上大饼、鸡蛋和茶,就算是午餐,直到天黑回到住所,她才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正餐。

“淳朴人情”是林任菁在西藏的另一个收获。当时,她住在珞巴部落。珞巴族妇女取出手工编织的珞巴族织布送给她,帮她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贝壳饰品。而她则手把手教珞巴族妇女如何使用手机和照相机。回福建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并按村民提供的地址一一邮寄给她们。

“她们朴实、豪爽,脸上写满快乐。在这里生活,可以撇开身份,让自己回到最原始、纯粹的状态。”林任菁说,2015年的西藏之行,自己收获了45张钢笔线描写生,5万多字的日记和一些摄影资料。如今,拿出写生画作,每一幅画都有故事,看见它们,就会想起当时作画的情景,这些都是她宝贵的财富。

经过多年的创作,她的作品越发开阔。在她的画室画板上,“融”系列作品正在创作中。她试图突破传统工笔花鸟画样式,意图把工笔与写意、花鸟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或者融入一些哲学思考。“想象着,那一支妙曼的笔在画作上飞舞。草木有情,人亦多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