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教授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因情志因素导致血虚化燥生风
陈彤云教授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因情志因素导致血虚化燥生风,或因脾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在治疗上以一方为主,辨证论治。
主方为:
龙骨30g(先煎),石决明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夜交藤30g,白芍15g,丹参15g,茵陈30g,茯苓15g。
从心、肝论治,以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的中药为君,组方思路为安神平肝、治血、清热利湿,调脾胃及其他对症治疗。
李元文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运用于本病的治疗:
1.清肝泻火须防苦寒伤胃。肝郁化火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证候。用自拟清肝解郁汤,处方用药:柴胡、黄连、牡丹皮、珍珠母、合欢皮、首乌藤、冬瓜皮、地肤子、陈皮、茯苓、苍术。
2.清热除湿须辅以健运脾胃。其认为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是脾胃湿热型神经性皮炎的重要病因,故常以防风通圣散加减,处方用药:防风、栀子、赤芍、连翘、炙甘草、生石膏、滑石、薄荷、黄芩、苍术、生白术。
3.血虚风燥证须补益脾气。血虚风燥证常见于神经性皮炎久治不愈者,最多见的还是脾胃问题,并常伴有其他复杂情况,如治疗不当,病人用了较多的清热解毒止痒之品,服药后不但病情得不到缓解,而且增加了烦躁、胸闷、舌苔厚、大便不爽、纳食欠佳、四肢乏力等情况。常以当归饮子加减,处方用药: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风、何首乌、生黄芪、党参、生白术、苍术、茯苓、炙甘草。
名医医案:
病例1:患者,女,65岁,2010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双手背部及双前臂粗糙2年余,痒甚。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双手及手背皮肤瘙痒,晚间痒甚,眠欠安,皮肤逐渐变厚变粗。胃不胀,饮食二便正常。精神可。曾多次治疗不效,遂来我院治疗。检查:双手背部及双前臂有碗口及铜钱大小皮损,肥厚角化,皮纹变深,颜色较正常皮肤暗沉,表面少有鳞屑,伴抓痕,血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数。诊断:神经性皮炎;辨证:血虚风燥;立法:平肝安神,养血润肤,方药:龙骨30g,石决明30g,珍珠母30g,炒酸枣仁30g,夜交藤30g,白芍15g,熟地黄10g,地骨皮10g,山药10g,地肤子15g,蒺藜15g,龙胆6g。服上方7剂,患者自觉瘙痒减轻,眠安,皮损变薄,稍红,舌边尖红、苔白,前方加生地黄10g、栀子6g。服7剂药后,前来复诊,患者舌质略红、苔白腻有齿痕,前方加茯苓15g、白术15g。服7剂药后,前来复诊,患者舌质红、苔白厚,将龙胆加至10g,山药加至15g,夜交藤减至20g。服7剂药后,患者诉本周时有腹胀,舌淡红、苔稍厚。加厚朴10g、陈皮6g,减去炒栀子,白术,7剂。复诊时患者自诉明显好转,斑块稍有增厚,留有色素沉着,大便每日1次,时溏,舌红有裂纹、少苔,上方加丹参20g、夏枯草15g。上方加减服用14剂后基本治愈,皮肤光滑无增厚,稍有色素沉着,不痒,患者无其他不适,继服润肤丸2盒,外用芩柏软膏及硅霜以巩固疗效。
病例2:周某,男,35岁。2001年7月21日初诊。颈部、四肢伸侧及尾骶部皮肤粗糙,瘙痒反复发作8年余,近2年来复发并加重已延及上眼睑及耳部,皮肤粗糙变厚,晚间瘙痒加重,致使不能入睡,情绪波动时更甚,平时性格急躁,爱发脾气,伴有两胁胀满,善太息,神疲食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牛皮癣(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理气,祛风止痒,自拟九味止痒汤,药物组成:白蒺藜30g,白芍20g,乌蛇6g,当归、羌活、茯苓、蝉蜕、柴胡各10g,合欢皮30g,每日1剂,水煎服,不用其他西药及外用药,并嘱其心情保持舒畅,注意休息,服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皮肤已经变滋润柔软,继用前方加山楂2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21剂,皮肤基本恢复正常,胁胀等诸症已消,病告痊愈。神经性皮炎症状在皮肤,但病根在肝经,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导致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失调,则急躁易怒,胁胀善太息,外应于肝经之络脉,凝滞于肌肤则表现为皮肤发疹,剧痒难忍。西医无特殊疗法,中医治疗主要是调理肝脾,理气祛风止痒,选用此方重在疏肝理气,佐以健脾兼清郁热。用大剂量白蒺藜疏肝祛风止痒为主药,辅以白芍养血柔肝,茯苓健脾安神为臣药,佐以合欢皮,既有安神止痒作用,又能以皮达皮,引药达表之功。加羌活引药入足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