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随行】周之良:教学,教学生学(中国教育学会)
周之良:教学,教学生学——
周之良,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何谓“教学”?有人说是教书,有人说是讲课,有人说是传授一门知识……这些说法都不确切。对此最为精辟的解释,是陶行知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个观点出自他1919年2月发表的文章《教学合一》。他在文中批评我国学校教学分离,且重教太过,像是“教校”。目前整整一百年过去了,今日重读此文,依然备感亲切。
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误认为上课讲得越多越细越好,误认为教师多讲,学生就能多得;教师少讲,学生就少得;教师不讲,学生就不得。好像是要把按劳分配当中的话语,搬到教学论中来。问过许多老师,您是如何讲课的?似乎谁都能谈出几条经验来,但如果要问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有的老师就说不太清楚了。
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渐成传统。有教法而少学法,有教材而少学材。教的时间占满课堂,而学的时间只能留到课后。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大家都很辛苦,效果却不理想。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师生都是一种隐隐的伤痛。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低估,但要正确理解。陶行知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善于启迪”的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后来《学记》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对学生启发引导,但不能硬牵着走;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思考之途径,但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致其知”,即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孟子也曾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如此方能牢固掌握,运用自如。
这些都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对教与学的关系已有深刻研究。如今深化改革仍要正本清源,从明确教学的基本观念抓起,明确“教”是引导“学”的。
如何教学生乐学会学呢?重要的是教改要与“学改”并进,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特点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习过程以知识为主线,强调的是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着力培养的是顺势思维。现在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特点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主线,强调的是探索研究,自主建构,着力培养的是创新思维。
学习要以问题为中心,也是一个新鲜而又古老的问题。“学问”这个词古已有之,词义就表明“学”与“问”是密切相关的。清代学者刘开著有《问说》,文中写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总是带有问题性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要从学会提问与质疑开始。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是“问号”。强化问题意识能使教与学都充满生机。教师要善于设问,还要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成长。要变革教学方式,教师要及时转换角色定位,由教书匠转换为导师,或者说是由“演员”转换为“导演”。“导演”能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自己是不出镜的,他拼的是智慧。智慧型的教师亦是如此。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认为:“导是更高级的教。”
要研究“导”的策略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诱导兴趣,引导思考、指导探究、辅导答疑、疏导解惑。教师不再是是带着真理走向学生,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真理,让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这是意义重大的华丽转身。培养成功的学习者,正是主导与主体统一的体现。
不论教什么课,能够登高望远,着眼于人的成长,关注人成长的时代性,才能发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