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晒晒‖大话王英富(上篇)
(丹凤老城)
引子:丹凤三大怪
话说1998年的一天,王英富短发黑油油的,脸膛红红的,去商城小丽泡馍馆吃饭。正吸溜着,忽然,一个五岁大的小孩哼着一个歌谣,从身边跑了过去:“老贾码字速度快,老白背书转山卖,老李速算敢和电脑赛。”
他听了,一块肉夹在了喉咙,眉头蹙了一下,问道,“这讲得是谁啊?老贾,是不是贾平凹?另外两个,我咋没听说过。”
家在李山沟的老板娘小丽用刀背拍了一下案板说道:“这是丹凤三大怪哩。说的是贾平凹,白书哲,李朝银这三个名人。你整天读死书,死读书,世道把你都要忘了哩。”
“有空了,我要去看望一下,不枉活在丹凤啊。”
小丽收了老王的碗,笑眯眯地拧了王英富一把:“王哥,我看你也快活成咱丹凤第四怪了。”
“此话怎讲?”
“老王最怕女人爱。”小丽话说完,身子一扭,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水味和泡馍味。
王英富望着小丽扭动的腰肢,半天说不出话来。
1:老汉也是粉丝,他送了一布袋辣子支持
县城的工农兵商场,是一家国营老店,名气大的很。山里人进城,一般都要去那里转一圈,里面啥都有,大到彩电洗衣机,小到针头线脑老鼠药。不买东西,给眼睛过过生日也行。
忽然有一天,市场经济大潮涌来,塌伙了,一些个体户大摇大摆的入驻了进去。这个地方没了工农兵商场的招牌,人们还是习惯叫它商城。
王英富的一地鸡毛,就从这里说起。
一个戴眼镜的瘦子晃进了商城,他想认识一下网上说写文章特好的那个老王。说王英富后脑长了一块反骨,额头开了天眼,识字不多,写的小说和真的一样,把山里人的故事写的活灵活现。好多女人看了,有的闹离婚,有的抛媚眼,更有一个老汉,家里本来是有一大块辣子地,收了辣子,可以贩卖,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吃穿的。看了老王的文字后,把一布袋辣子面硬是送给了他。
“为啥嘛,你给我这么多的辣子,想辣死我啊!”
老汉瞪了老王一眼:“算是支持你么。你写出名了,我的辣子也宣传出去了!”
王英富鼻子酸溜溜的。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文字有人看,他也有粉丝了。
2:瘦子看见钥匙店里有个看书的
瘦子停在了商城第一家门前。
那家店门前放了一个牌子,红漆写着一串字:“刻章配钥匙找老王,谈情说爱去柳巷。”这是一个20平米左右的店,里面摆放着几个玻璃柜,刻章的一整套全在。一个烫发的女人在电脑前听歌。皮带,箱包堆满了屋子。一个头发有点白的中年人,坐在椅子上看书。边看,边用红笔勾着,不时地大声叫出来:“写得好!”
他叫一次,那个烫发女人肩膀就缩一次,缩一次,就骂一次:“神精病啊。”
这个中年人并不说话,继续把头扎进书里去。
瘦子拍了他一下,顺手翻起书皮,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能看懂嘛?”
“冒实验哩。(试试)”
“现在有几个人看书啊,都翻手机了。手机里啥都有,红男绿女的。”
“嘿嘿。闻惯了旱烟味,过滤嘴的烟还不太习惯。”
3:三年后,我熟悉了他
这个中年人是王英富,瘦子就是我。网友戏称我俩“丹凤二王”。不知为啥,我还是一次次听成了“丹凤而亡。”真的为我的老家丹凤,为了文学而挂了自己,就好了。最起码能让人铭记。
我俩都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闲聊。我们和别人的磨闲牙(神侃)不一样,三句话不离文学。似乎聊这个,比聊女人,性以及杀戮还有趣。
一边聊,一边喝他的秦鼎茶。文学之类的话题,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地吐纳了出来,就像那一大壶茶,吐出了芳香和生命。
三年后,我熟悉了他,就像熟悉了大山里包谷酒的味道。我也学会了喝茶。各种茶叶的产地不同,味道也不同。拿文学类比,就是风格不同。
(寨子沟老房子)
4:寨子沟老家,是他文学的根据地
王英富的老家在县城河南边的寨子沟。他笔下的好多故事,就再现了这里。
他的童年时代,就喜欢一个人在鸡圈边观察。那只腮帮子红了的鸡,耀武扬威的走着路,她一定是陷入了一场热恋之中。他用土颗粒扔过去探问,那只母鸡敏锐的冲杀过来,掐跑了他。
“砰”地一声,疙瘩梁上的猎枪响了,一头野猪带着一团奔跑的血。由于是仓促下山,滚成了一团。而院子前的那棵老椿树,住着三窝乌鸦。它迎风打着回旋,飘落了一根根羽毛。
隔壁的瞎眼婆婆用木棍不停地搅着缸里的水,高一声低一声地呼唤着:“房儿,回来了吗?”
一个女孩在旁边,脆脆地回答到,“回来了——回来了——走半路上了。”
5:老家的土匪
山顶上,有个碉堡。是用一块块石头堆砌的。从远处看,就像是大山的眼睛。土匪就住在这里。
村子有个男人去山涧挑水,准备到王坡插1000苗红薯苗。土匪老远看到了,从扇子崖窜出来,一颗子弹要了这个人的命。整个山沟,静悄悄的,那只水桶掉落在路上,水汩汩的流着。这个人的爷爷,发了疯一般,花大钱请了二十几个好劳力上寨子打土匪,结果自己的头被一把砍刀割了,吊在了槐树上,晾晒了半个月,苍蝇飞满了。
那棵槐树,下面有好多得坟。少年时的王英富,放牛累了,就坐在坟前的柏树荫里,看书。他选择这个地方,是想沾一下这里的匪气和灵气。
有时候就睡熟了,梦里,树上的那颗头头颅晃着晃着,成了一个《聊斋》里的狐狸美女。
6:初恋从一块馍馍开始
风不吹,鸟儿不叫,窗外一片金黄色。那是田野里的麦子要熟透了。
王英富手朝后背着坐在教室,正全身心的听老师读他的一篇作文:“野猪来了,我长大了”。原来老师定的题目叫“我的理想”。他悄悄改了。
野猪来了,他长大了,他有了力气。有了保护一切弱小者的能力。比如她。
她叫霞。
他注意到霞,是因为霞穿的很朴素,说话时脸上总带着淡淡的笑容。很安静,学习也很努力。他觉得自己以后要是能娶到这样的人,就是福气。王英富到霞的故乡,是在一个黄昏。鸟儿都进林子里了,炊烟漫到小树林子了。他一次次地在那个白房子前徘徊着,却不敢走进去。进去后,自己说什么?明天的校园,又会说什么!
他惆怅万分的走了。这以后,每一个星期,他都去。去看看那个白房子,走走她走过的路,感受一下她的气息就可以。
终于有一次,霞发现了他。她从屋里跑了出来,送给王英富一块馍馍:“趁热吃。你肚子饿了吧。”王英富望着对方明亮的眼睛,只一口,就把馍馍咬掉了半边。
多年以后,王英富坐在那个石头桥上,望着熟悉的院落。穷,这个字一直困扰着他。当他彻底摆脱了这个字,霞的父亲的话语却烙在了他的心里:“穷鬼,我女子跟了你,一辈子都是抗䦆头,挖地的。”
7:刻章子配钥匙是可以养家的
王英富要摆脱贫穷,就要学真本事。
他有两个绝活,一个是刻章子,一个是配钥匙。多年的摸索,就像一辈子只教一年级的老师一样,现在,就是闭着眼睛,他也可以完成这两门功课。
一般人在街上走路,心里没环。他在街上溜达,口袋里带了一个小日记本。一家一家的看,像侦探一样摸排蹲点。一天下来,哪个店进了多少人,买卖成交是多少,他门清。
就这样,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刻章子配钥匙的本钱不大,利润不小,可以养活一家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他学会后,很快在商城交了定金,租下了门面房。
县城不大,鸡冠山下净是为了生活奔忙的人。他用一把钥匙,打开了每天的清晨。三元,八元,配一把钥匙,五元十元,刻一个章子。一天攒下来,腰包里就鼓鼓的了。
“给我买一瓶矿泉水去。”烫了头的老婆坐在店里说。
“那你给刻一个章子嘛,自己挣自己花多灵性(方便)。”
“把你尾巴翘上天了。你以为我不会?看都看会了!”老婆撇撇嘴,说道。自己不去干,又害怕落下话把把儿,再来人,她就张罗着配钥匙了。
王英富顺手从玻璃柜里取出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翘起了二郎腿,有滋有味的看了起来。
(现实版的王英富和丹凤晒晒)
(未完,全文共14章节。)
丹凤晒晒:陕西商洛人,70后,网络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