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正行为。是为了满足不同于之前的需求,因此要对之前的行为进行修正。因为前后两个需求的不同,对比后者可以把前者称为是错误的,这样比较符合修字的含义:修正。于是修行就相当于修正错误的言行。

请注意,这里的正确错误指的是一种状态,没有高低之别;不是正确的就是好的,错误的就是不好的。不要加入不平等的意识。

修行的过程就相当于改变习惯,具体步骤就是:

首先,你做出一个不同于之前的需求选择,作为新的行为目标。

其次,为了满足需求实现目标,做出新的行为选择。

然后,不断把新的选择贯彻到实践中,让新的行为成为你的自动化反应。

做出新的行为很简单,但是因为之前的惯性,你会经常忘记。所以确切地说,修行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时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落实到实践中,就是:

在每个行为之前先暂停一下,问三句话:

1 我想要什么?

2 我现在准备做什么?

3 两者一致吗?

比如戒烟。当你心中烦躁,习惯性地想去摸烟时,提醒自己停一下,问一声:

1 我想要什么?我想要身体健康。

2 我现在准备做什么?我想抽烟。

3 两者一致吗?不一致。

于是,就要把伸出的手拿回来,同时提醒自己:我已经戒烟了。不断重复这个过程,逐渐地,先前养成的自动化反应就会被新的行为替代了。

至于如何提醒自己“停一下”就因人而异了。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比如做成手机电脑的锁屏,在家具上贴纸条,请他人帮忙......只要有效即可。如果尝试许多方法还是会经常忘记,那只能说明你想要改变的决心不够坚定。

狭义的修行,是指以内在的永恒平安幸福作为唯一的需求;就是常说的出世、离苦得乐、超越死亡、断轮回、解脱、涅槃......

我们现在活在一具有限的身体里,承受生老病死之苦,是因为当初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选择认同了不平等心,把出自不平等心的认知作为了行为动机。现在要改变,就要:

在每个行为之前停一下,感受一下此刻的行为动机是出自平等心还是不平等心。如果不是前者,就不要做出行为。

出自不平等心的动机:带着情绪,希望比别人强。

那么当初的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呢?解释如下。你现在可能无法理解,很正常,因为超出你现有的认知。所以看看就好,不要费力去思考,那只能浪费你的时间。等你实践到了,你自然就明白了。

再强调一下。下面的内容,不是让你现在思考理解的,是留着将来为你的实践做验证的。无论你相不相信,只要你愿意按照我说的去做,你就能验证我讲的真假。

错误的由来

“我”本来是一个无形无相永恒的存在,现勉强称为“一”。下面文中讲的我,是在这里的我,不是那个“一”;所讲的一切,都是一种比喻,都未曾真正发生。

如果把我现在感知到的一切称为世界,世界的起源便来自一个认知:二元对立是真实的。这个认知否定了“一”的真实性,于是。当我选择把这个认知当真,等于否定了自己的真实性,于是感受到了不安。本来我只要改变自己的选择,不再把那个认知当真,不安就会消除。可是很不幸,我忘了;我忘了不安是我自己造成的。于是延续“二元对立是真实的”这个认知,我必然判断不安是因我之外的某物引起。可我是“一”,“一”里就没有二。为了消除不安,把责任推出去,我只有把自己一分为二,生造出一个对立面。一里没有分别,所以无形无相;现在产生了分别,就必须有形有相了。于是身体、时间、空间,被我一并造了出来,大千世界就这样铺陈开来。于是我便可以把责任推给某人:是他伤害了我。他成为了受害者,又不甘心受害,就把责任推回给我或者再推给别人。于是责任就像个大皮球,在你我他,我们、你们和他们之间被推来推去......随着不断地推责,不安的感受也越积越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就是常言的情绪。最初的不安反而被压到了最下面,又被我忘了。

总之,大千世界的呈现就是我为了消除不安推责的结果。

虽然我想把责任推出去,也常常认为推出去了;但是不要忘了,这里本来只有我一个。我就如同一个独自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他人外物都是我造出来的。所谓把责任推了出去,也只是我的一个假设,所有的感受最终还是要我自己承担。换言之,我始终处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循环里:

感到受害→推责→加害他人→他人反击→感到受害→继续推责......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不安的感受也越来越强烈。

社会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享受到了越来越优越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匮乏,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情绪越积越多,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因此,想要打破这个僵局,我必须主动承担起责任,不再相信不安的感受是他人造成的,不再把感受付诸行为而是自己消化溶解,直到忆起来是自己当初犯了一个错误,选择认同了“二元对立是真实的”那个认知,才造成陷入不安的结果。

这个承担责任的过程,就相当于修正当初的错误。

错误修正

认知和感受是无形无相的存在,没有时空之分。如果一定要用时间分割,那么每一刻都是相同的,即:从犯错的那一刻开始,后面的每一刻我其实都在延续同样的错误,承受同样的结果:不安。

因此,想要消除不安就要修正认知。但是,认知不是我说“我要修正”就可以修正的。就像我的身体受伤了,伤口从形成到痊愈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中的痛苦我必须承受。

换言之,我当初选择把某个认知当真,这个认知给我带来了痛苦。如果我再把痛苦当真,就相当于把前面的认知坐实了。把受苦的责任推到外面,就是把痛苦当真的体现。所以我必须承受痛苦,承受那个不安的感受,不把痛苦再当真。虚假的必然不能持久,痛苦会自然消失。果没了因也就无存了。

可以这样理解,承受痛苦,就是我犯错的代价。当初,就是因为我不肯付这个代价,想让别人承担,才沦陷到一具身体里,结果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再打个比方。我就像一个认为家不温暖而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外面玩够了苦够了最后发现还是家里最好,就想要回家。可是那也要一步步走回去啊,不是说我回家就能立刻到家了。

接纳感受就是修正错误的过程。某一刻,你记得选择不再认同含有不平等意识的认知,不再把责任推出去;那一刻,不安的感受便可以化解一分。某一刻,你忘了,不过是再延续一次错误罢了,也无需自责。只要你勤于修正,错误必然越来越少,不安的感受也会越来越少,你会感到越来越轻松自由。

也因此,接纳感受的前提是愿意承认错误,愿意承受错误造成的痛苦,错误才能得以修正。

家,始终在那里等着我们;所有人,终将都回到家中;我只是早你们一步踏上了归途。现在我把自己走过的路画成了地图,标注了路标,希望可以为你们将来回家提供一点方便,节省一点时间。

(0)

相关推荐

  • 高层二元超越

    ​高层一号超越了 "对"与"错"的二元对立 高层二号超越了 "给予"与"接受"的二元对立 高层三号超越了 "角 ...

  • 【修行】杨宁老师:修行是破二元对立分别的

    【修行】杨宁老师:修行是破二元对立分别的

  • 郭老师如何超越二元对立的

    郭老师如何超越二元对立的

  • 认识自己(八):分清三个层面

    我借助身体可以感知到三个层面:意识层面.内在层面和物质层面. 意识层面:认知存在的层面,无形无相. 认知,即对人事物的判断,常称为想法.念头.评判.包括用头脑思考得到的和内在感受到的.因此,意识层面不 ...

  • 为什么你们一开口就吵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只要一开口,就会自带吵架模式.聊不过三句话,就会进入情绪激动的阶段. 包括很多来找我咨询的小伙伴当中,往往感情有问题的情侣,都是其中某一个人自带了吵架模式. ...

  • 30从二元对立到内在成长

    同学,你好: 我是北山--欢迎围观我在混沌大学的81天. 这是混沌大学创新学院81天学习计划的第30篇: 从二元对立到内在成长 1 二元对立 爱丁顿说,当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一半知识的时候,也自然会忽略 ...

  • 做饭,是一场人生修行(深度好文)!

    Figlia del Cielo III Roberto Cacciapaglia - Ten Directions 作者:婉兮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奶奶一 ...

  • 修行和轮回的秘密,每个生命的轮回都有印记!看看你有吗?

    生命的总数是个定数 在地球宇宙内,生命的总数是个定数,不是变数,也就是说,生命的总数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生命轮回现象,这就像地球上水的总量,水的总量是定数,如果某个地方干旱,并不是地球上的水减少了,如 ...

  • 何春梅【诗歌】母亲的修行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母亲的修行 文//何春梅(四川成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而我 ...

  • 曾国藩的例子:如何在现实中修行身心灵

    曾国藩的例子:如何在现实中修行身心灵

  • 王阳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事上磨炼,修心至要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也就是要培养 ...

  • 像傻子一样去修行!

    很多人眼中的傻子,是一种智慧未开而近乎愚钝的人,他们甚至不具备理解世事的能力,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似乎周遭的世界与自己无关.不过,他们简单而天真,没有正常人的狡诈与心机,单纯让他们变得执着,而傻子身上 ...

  • 人生最难的修行: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

    善战者不怒,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 作者:洞见·徐小栩 来源 :洞见( ID:DJ00123987) 看过一句话:"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仔细想 ...

  • 真正修行,就是给灵性成长的空间

    罗志渊独家节目更新,欢迎留言 真正修行,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给灵性成长的空间.心与心的距离,不在于地理距离,而在于理解与真诚. 交友,就是以心换心,而爱情,就是以情换情.任何感情,都是双方情感的流动,如 ...

  • 遵照“子午流注”规律修行事半功倍!

    清音流水 空雨 - 静水禅音 真正会修行的人会在一年内不同季节,练功内容不同的.更会遵守大自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基本规律. 春季气暖,气血由下向上移动:夏季气热,气血向外表聚集:秋季气凉,气血由 ...

  • 从事中医是天下最好的修行!

    修行,不是非要静坐,也不是非要远离尘世.当在人间,当去做事,当去利益他人,从中安和己心. 我是一名中医人,我热爱中医,我坚持认为:从事中医,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一方面,中医可以救死扶伤,从事中医可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