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点,一分钟就能辨别出龙泉窑
懂高古瓷尤其是宋元瓷的玩家都知道,龙泉窑和湖田窑是宋元的两大主流。虽说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价格更高,但是这些瓷器除了定窑外,真品数量非常稀 少,对于普通玩家不具操作性。而宋代的湖田窑和龙泉窑存世量很大,且每年都有真品出土,非常具有操作性。
元代龙泉窑的青瓷虽不及宋代的细腻,却也有其本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型和纹饰以及工艺三个方面。先说器型,元代龙泉窑青瓷器型相对硕大,胎体“粗壮厚重”,给人一种狂野豪迈之感,符合当时元人的审美需求;再说纹饰方面,元代龙泉窑青瓷一改前朝的含蓄风气,渐渐世俗化,这也使得龙泉窑青瓷图文的题材更加多样,有山水、花卉、人物以及故事等形式。在纹饰上元龙泉窑青瓷还带有西亚风情,这类青瓷最 大的特点是,往往覆盖整个画面,很少留白。
在宋朝的中晚期,出现了一个改变青瓷的发展方向的重要事件:宋徽宗开始推崇天青色的汝窑,并将汝窑列为御窑。虽然北宋政权随后在“靖康之变”后覆灭,但“千峰碧波翠色来”的青瓷风格却在宋朝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因此在南宋政权建立后,地处南方的龙泉窑和越窑嫩否烧制出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成为了决定它们未来生存的关键。越窑和龙泉窑的匠人们对此自然不会懈怠,于是一场大战就此打响。
龙泉青瓷唐末五代时期就开始模仿越窑,在宋朝成功崛起,并在元朝开始于海上贸易一起走向世界。在这期间,龙泉青瓷的釉色从青黄变为梅子青色,底胎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变化,但唯 一不变的就是“纯净如玉”的质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迷倒了当时的国内外民众,并成为他们的心中最 好的瓷器。
明代龙泉青瓷烧制的窑口:大窑、安福、竹口、上严儿村等。器形大、厚重。纹饰以划花、贴花、堆塑等。历史故事也出现在纹饰上。造型多样,大香炉、镂空器、方形器等。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 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 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 南宋中期烧成了著 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 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 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 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 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 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南宋龙泉青瓷在改革工艺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先进的经验。龙泉窑采用薄胎厚釉之后,青色显著提高,但在装饰施工上又出现新的矛盾,不能再用刻花及篦纹。唯 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吸收官窑的风格,以简胜繁,有些不施任何纹饰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