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有诲——泌阳之行杂记(下)
十一月一日,我结束了泌阳之行,从驻马店转道前往山西,晚上刚刚住下,就收到中国农科院张金霞老师的信息,张首席也是待我不薄,十分关心我的举动,所以有此一问,而且张老师和黄毅老师对泌阳花菇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
首席的关心
我简单的给张老师做了一下汇报,其实这也就是本篇的正题。
和李玉院士结缘,还不能忘记另一位朋友,那就是李院士主编的《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一书的责任编辑段敬杰先生。该书可以说是李院士的一个阶段性巅峰之作,关于该书的介绍,以前写过几篇了,而且蒙院士青睐,我得以受赠一册,经常性翻阅,也引为殊荣。而因为段敬杰先生的荐书,才有我对该书的一系列评论介绍。
由于对该书的推介,院士知道了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辈。院士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长者,过去很多活动都是别人主办,又或者在吉林举办,甚为不便,所以这一次院士团队发出邀约,也是足见院士的有心。
无巧不成书,中国菌业两个领军人物,都对我青眼有加,十月三十日下午,李晓把我带到院士跟前,介绍没说完整,院士就报出了我的名字,并马上表示了对我推荐《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的谢意,这真的令我既惊讶又感动,一时竟有些语塞。虽然因为当时正值参观途中,寥寥数语之后就暂别,这一幕又让我想起和张首席的初次见面。
那是在黔西南兴义的一次活动里,之前我从来没有和张金霞老师说过话,在参观途中,张老师坐下歇息,我正好站在旁边,于是便打了个招呼,不料张老师就说出一句令我完全没有想到的话:“鄢老师您也坐”!
院士与郭良栋会长交谈
我当时完全想不到张金霞老师是久已在关心我的,后来才知道,张老师居然是在我的公众号里位居前几百位的关注者。
李玉院士和张首席的相同表现,说明两位都是对《不大不小菇》有很深印象的。
《不大不小菇》创建以来,受到行业大家们的关爱颇多,这是我感到不努力无以为报一个重要激励,尤其是那些年高德昭的长者关爱,可能在菌界算独一份了,因为能够在他们面前说话的不是水平相当就是地位尊荣,抑或职务便利在身,只有我是白丁一个。
会场盛况
当天傍晚,在参观结束回到酒店后,晚饭前略得宽闲,李院士即让李晓召我前去他的屋里见面。我知道李院士是十分忙碌的,用别人形容的话就是“打飞的都忙不过来”,各地老板、同行的交往、地方的应酬,都是很繁重的事务,以院士七十多岁的高龄,幸好身体很是康健,却也绝不轻松。
所以,和李玉院士的交流也必然是被接连的访客打断。但有一点,就是院士高度的和蔼可亲,令每一位和他说话的对象都不至于有紧张。院士很累,就那么随意的斜靠着和我交谈,彼此非常融洽,我也尽量简单的给院士汇报了近几年的一些感受。
聆听教诲
老实讲,去见院士之前,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不大不小菇这个挑刺党,总是经常性的同样被别人挑刺。不少行业长辈,对我的写作风格颇有微词,尽管我也知道他们也是好心,怕我开罪人不利于在行业里生存,只是这个事情作为我的选择,并非没有深思熟虑。李玉院士是行业的旗手身份,万一院士也来个好言相劝,我恐怕就很难应对了。
然而,到了这个紧张时刻,院士的一句话就让我彻底轻松了:“这个行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那不好,无论对错,多一个角度分析都是有利无害的”。院士也许属于最深刻理解“异议”的层次,进这个层次说起来简单,做到不容易。因为任何时候异议总是代表着某种程度的否认,所以,承认并容纳异见,既要有自我审视的勇气,也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更要有伯乐相马的专精。
高兴的时间总是太过短暂,院士的幽默又让快乐攀升。期间黄毅老师来了,说到担心身体(担忧老年痴呆症),院士打趣道:“聪明人最容易出这个问题了,就好比机器磨损,你们脑子用的多转的快。”然后院士还举例说黄年来老先生,就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最后也是患了这个毛病,说得满堂皆笑。
揭牌仪式前院士在沉思
由于时间实在太紧,主办方开始催促院士出席晚宴,院士赶紧给了我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我此次泌阳之行的最高收获。
“你一定要坚持写,坚持用这个风格写,否则就不是你,也就没有了你不大不小菇的存在意义”!
谢谢李玉院士!
所以,当张金霞老师问起,我答以这个说法的时候,张金霞老师说:院士是相当大度的人,会从行业发展出发,行业需要讲实话的人!
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高的奖赏吗?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大的收获吗?还有什么能够更加令我一往无前吗?
揭牌仪式
衷心祝愿李院士健康长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