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栽培原理,就别说什么设计
这两年由于政府扶贫工作的助动,食用菌产业基础建设颇有些红红火火的味道,但红红火火之下,很多老板脸都绿了。
食用菌产业的基础建设包含了两个板块,一个是純工厂化的模式,这些年经过许多企业的不断琢磨,加之日韩等高层面的技术累积,相对来说已经定型,因此设计上的变化也相对小,特别是针对气候类型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保温层的厚薄来适应。这主要包括了金针菇的工厂化设计,当然大凡用塑料瓶做容器的工厂 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目前在海鲜菇类和瓶栽杏鲍菇、灰树花等方面都基本上一样。此外双孢菇作为欧美的拿手好戏,传入中国也基本上消化了。在这些方面,设计只是一个场地的适应和摆放,以及产能条件的配置,其他等同于背书。这方面的设计难度也相对小,建设到最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少,所以许多其他领域里的企业都争先恐后来延揽业务,也都基本上过得去,真正的问题更多是出现在施工质量和设备质量、材料质量上。
另一个板块是技术历史比较短,基本栽培套路较少依赖人工条件的栽培类型,比如香菇、木耳的出菇条件,还有袋栽杏鲍菇等,由于这些菇种用房的设计受地理条件影响成分较大,因此设计的变化也较大。而这些变化的缘由,都是根据栽培的管理要求而定,所以所谓的专业设计机构,最后做出来的东西都很不专业。比如杏鲍菇的厂房建设,都是沿用漳州模式的基本框架。但显而易见,在黄河流域及以北,这种模式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常见的是低温冷害的问题得不到正常的解决。因为杏鲍菇栽培的厂房模式,起源于广东福建,是基本上只要降温不要加温的气候条件,而上述地区的气候则必须考虑加温及由加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至于香菇,基本上要依赖设计的条件才可能做到适应更大范围的自然温度条件,因此设计方案必定也有多种类型和方案,做得好的甚至可以周年出菇,反之,就只能局限某个季节,雪榕的吃亏故事,即在于冬季的出菇成本过高,而且雪榕的杏鲍菇项目(贵州威宁)也一波三折。雪榕请的设计团队,居然把建在高海拔地区的菇棚安装上水帘降温条件,简直是脱裤子放屁。
一度赚的盆满钵满的漳州技术队伍,其实多数也是照搬的,所以我在江苏苏北听到一个笑话,企业老板问设计和技术服务者怎么规避冷害,那技术服务者说靠地面少放三层。
这个方法虽然也略有效果,可谁都清楚这是扯淡。这位出馊主意的先生可是开奔驰的角色哦,他的水平可不止半桶水,而是有0.55桶之多。实际上许多企业都是在使用中不断克服问题才得以逐步使条件适应过来,这就免不得要做大量的改造,没办法,不改更麻烦。而改造,自然还是由栽培技术人员提出要求,设计出相应的东西来进行解决。而栽培人员提出要求的关键,是懂得栽培的过程和原理,这与純工厂化模式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使用人为规定的条件参数去做,是有本质不同的,也是需要栽培者参与设计的核心。
所以,在后面这个版块的设计方面,基本上不懂栽培的人是无法做好设计的,什么结构专利技术都是扯淡,不能解决问题说破天都没用。
当然,许多谨慎的企业还是尽量找懂栽培的协助设计,但问题是,一方面懂栽培的人到底懂多少,懂什么?光懂做不知道为什么的,是不可以叫做懂栽培的。另一方面是那些设计“专家”能不能听从人家的意见。由于这两种情况的影响,目前中国菌业的设计相当混乱而且虚胖,不懂栽培原理凭一知半解和大腕站台,还有贿赂开道的设计施工队伍,居然有些横行霸道的意思了。
我所接触的许多企业,都是在吃亏后才明白这个理儿,等到明白人家的忽悠,钞票早就付的七七八八了。七七八八也不要紧,已经有很多利润了,余款不要也无所谓。但建设单位的脸,想不变绿都难。所以我发牢骚的时候,那些老板很可能都有些悔不当初,不过中国人死不认错,一句交学费就把脸盖了。
这也就是老板们顾了面子丢了里子,听说也有个别厉害的企业,咬死计较,那设计施工单位也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真的闹起来,让人家知道了底细,就不好在行业里浑水摸鱼了。
现在吹牛皮一直没有交税,所以大家得吹尽管吹,吹得最操蛋的是有人都没有了解某个菇的实际程序,就敢说自己能够设计那个菇的厂房,而那菇的栽培至今没有几个人懂。
蛋扯大了,就会被看穿。
给自己搭个硬广告:
承担香菇基地建设设计顾问,顾问费:万棒日产量规模5万元,日产二万9万元,日产三万12万,日产五万棒16万。八万棒以上20万封顶。以上款额均为人民币,欧元美元没人给,韩元日元我不干。
负责对生产流程的专业内容协调设计公司完成设计的合理化配置,对当地气候环境下的出菇房(棚)设计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要素分析。
改造项目,同上!
愿者上钩,概不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