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发誓!这是学习新闻学最最最最最重要的知识图谱!

🧠
我好像把半个月的课程在九个小时之内讲完了。
继上一次讲到喉咙冒烟、脑袋发昏的*网络传播学导读课之后,本班秉持着不讲就不讲,一讲就讲到日月无光、天昏地暗的精神,再次在一天的九个小时时间里将新闻学划重点课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
从下午两点开始讲到晚上十二点结束,手边的水杯被灌满了十次,窗外声音从午后喧闹滑向夜晚的沉寂。在用尽最后一点点力气和为数不多的在线姐妹说完晚安之后,我瘫倒在转椅上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怎么会讲这么久,怎么会讲这么多…
对于大多数报考新传的姐妹来说,可能都会有「记者的新闻理想」,认为做新闻的人都拥有揭发黑暗、追逐光明的意义导向,希望能够像邵飘萍先生一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也能够和《纽约时报》的创始人阿道夫·奥克斯一同,用不偏不倚、无私无畏的话语撰写新闻。
但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做新闻,一条新闻是如何诞生的,新闻生产的过程会经历哪些流程、压力和控制…这些所有一切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在从未真正迈入过新闻编辑室的头脑眼中,往往会变成模糊的想象,以至于看完了几本关于新闻学的参考书之后,仍然不知道何为「新闻」、何为「新闻实践」。
所以,如果要有一堂课用来迅速入门新闻学,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将「何为新闻」以及「何为新闻实践」这两件要紧事弄明白。毕竟,纵观占据新传考研半壁江山的「新闻学」考题、考察方法和知识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于「新闻业/新闻实践」的理论逻辑进行的。
如此,这堂从早到晚、从白天到黑夜的新闻学划重点公开课便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框架:
新闻学考的是新闻理论,新闻理论的核心是对于新闻业的知识抽象化。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认识新闻实践的内容,即新闻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一套从真题考法回溯学习方法的逻辑体系,在秃头所从*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概论,乃至于前几天刚上完的广告营销学,今天正在上的中国新闻史等等公开课都是一以贯之的条理。
秃头所,不仅要理想,还要应试,而且是做和其他应试都不相同的,最有效率的学习规划。

*可点击视频观看秃头所2022届新闻学公开课
🗽
「新闻学科的组成部分」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绪论第一节中谈到:“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究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关键词:新闻事业、人类社会、互动关系——新闻如何影响社会,社会如何塑造新闻。」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 ,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媒介管理与经营(新闻理论的一部分):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和策略等。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
「关键词:新闻理论(媒介管理与经营)、新闻史、新闻业务——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
*总的来说,新闻学便是一门研究新闻业中的新闻实践内容的学科,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 这也是几乎每本参考书上的撰写逻辑,是新传考研学子的学习对象。在这三部分内容中,通常而言的新闻学都是在说「新闻理论」的部分,例如新闻是什么、新闻真实的意义等等,现在市面上能够看到的新闻学的参考书——《新闻学概论》等——都是在阐释将新闻实践内容抽象化的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往往是分开的,明确指出的。)
🗽
「新闻学(新闻理论)考什么」
🌟🌟 
简单级别:单独考察传统的新闻理论
这类考题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主要以回答「概念」「特点」「原则」「方法」等为主,参考书内可以整理出一些答案(但有可能不完整):新闻、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客观性、党性、新闻选择、新闻自由、新闻宣传…
🌟🌟🌟
进阶级别:两者相互结合考察的新闻理论
这类考题在参考书上较难找到对应的答案,主要以考察「关系」「异同」「区别」「A对B的影响」等为主;比较依靠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其他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关系、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 
困难级别:结合新媒体时代进行考察的新闻理论
书上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答案,甚至于翻遍论文和其他资料也很难找到完整的答案;完全依靠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其他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选择标准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 
大神级别:根本看不出在考什么新闻理论的新闻理论
如果说前面的考题还会提醒你考察的内容是哪一部分的知识点,那么这类考题就是通过绝不提示一分一毫来让题目难上加难;全部依靠考生自己调动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去探究考察的是什么内容:有人说传统媒体的界限正在消亡,试分析边界消亡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和对传媒创新的影响…
🗽
「如何学习「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理论」是从「新闻实践」中抽象总结出来的。*何谓「抽象」,比如我们将人类的感情用文字语言表达成「亲情」「友情」「爱情」这样三个词语的符号就是抽象;那如果我们把「爱情」形容成「」,这就是具象。「抽象」就是一种总结、凝练和升华。
既然「新闻理论」是从「新闻实践」中得来,那也就是说,当我们充分了解了「新闻实践」之后,就会对「新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是如何建构起「新闻理论框架」地作出充分而合理的解释。
新闻学——新闻理论——新闻实践——了解新闻实践就是了解新闻学。
🗽
「新闻实践空间框架」
前面我们分析过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便是新闻实践,因此,反过来说,如果能够透彻地了解新闻实践包括了哪些内容、组成部分,就能够知道为什么新闻学的逻辑会被搭建成现在这个样子,以及如何能够完整地了解和学习这个学科的内容。
在上图中,主要包括九个核心部分(标黄部分),分别是新闻的生产者(媒体机构、组织)、生产者受到的社会规制、生产新闻、传媒业经营、新闻工作者(记者编辑个人)、新闻选择、新闻制作、新闻受众、新闻效果。
这些内容就自动与新闻学中的各个知识点、专题组织在一起(图中为标黄部分的下方)。例如新闻工作者就要受到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新闻真实的束缚,不是完全自由、随心所欲地生产新闻。
有了这样一个大框架,我们就能有效定位每一个学习的知识点就是在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把关」,实际上我们是在了解关于新闻实践中的哪部分的内容。
这个框架图能够做的,首先,是解决学习上的盲目性。
但是,有了这个框架还不够,因为顶多就是能够去判断「我在学什么」,却还没有触及到「这些究竟会怎么考」。
🗽
「新闻理论考察的两大路径」
之前的网络传播导读课上我就有和大家聊过一个逻辑:传播媒介在近二十年来从传统的、单向直线的大众传播逐渐转向新兴的、平等共通的网络传播,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类的交流方式,更是直接造成以媒介为核心的新闻传媒行业的剧烈变动。诸多以往在大众媒介时代形成的理论正在媒介技术的更迭过程中出现新的改变、延伸,甚至于是不再适用。
从环境变化入手,去探讨媒介对新闻业的影响,继而影响到新闻理论的发展变化的逻辑在前文中不断地铺垫下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因此可以说,学习新闻学,就是一方面把它传统的新闻理论学习清楚,另一方面,就是要搞懂这些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正在如何发生改变,并由此形成了考点、考题和考法。
🗽
「四大主流新闻学参考书目」
李良荣版《新闻学概论》:
涉及面最广,但内容比较基础
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几乎和「新闻理论」相关的内容均有所关涉;但常常浅尝辄止;一些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化也着墨较少。
马工程版《新闻学概论》:
内容比较丰富时新,但比较偏向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材料」,本书着重偏向以「理论」为核心,阐述的内容比较新,相对来说比较详细。
杨保军版《新闻理论教程》:
内容较为丰富深入,逻辑清晰、涉及面适中
逻辑清晰、内容时新,角度也比较新颖,例如新闻符号和现实世界等等;可读性强,空话和官话较少。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内容深入浅出简单易懂,但涉及面较少且过于口语
简单、易懂,入门必备;但是逻辑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不好串联,内容体量也比较少,适合用作其他书籍的补充。
*这里每一本书我都是利用上面我们做的「新闻实践空间图谱」进行的内容整合。从这方面来说,完全证明了几乎所有的新闻学的参考书都无法逃脱这个新闻实践空间,只是它们分别阐述的内容多寡、详细与否而已。
*既然如此,对于这几本书我的建议就是首先看学校的参考书,如果有李良荣版《新闻学概论》,建议马工程、杨保军挑一版补充+陈力丹;如果参考书已经是马工程或杨保军,则只需补充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
*学科的知识不在于选用哪本参考书,而在于学会的东西有多少,学科的大框架是否能够建立起来。当然,学的越多、越丰富,在答题竞争中就会更有优势。
🗽
「《新闻学概论》划重点」
点击以下视频即可观看
🗽
「秃头所出品:新闻学基础知识图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