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西方哲学家的核心思想提炼,提高认识维度,增加思想高度
1
世界的本源是水,万物来自于水。
泰勒斯说:“事物的实在不是人,而是水。”当泰勒斯说“一切是水”的时候,人类就突破了单门科学的蠕虫式的触摸和爬行,以直觉洞悉了事物的最终答案,并借助这种直觉克服了较低认识水平的一般限制。
人类具备思想,才具备了驾驭自然的能力。自然也是有思想的,只有你的思想高于它的思想,它才会向你俯首称臣。这个更高的思想,无疑就是哲学。哲学家试图倾听自然交响乐在自己心中的回响,然后以诗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当他像雕塑家一样静观,像宗教家一样怜悯,像科学家一样探测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时,他就主宰了世界。
2
一切从土中来,最后又回归于土。
色诺芬尼说:“一切都从土中生,一切最后又都归于土。”“一切生成和生长的东西都是土和水。”“我们都是从土和水中生出来的。”
世界的本原是土。
一个普通的人,当他活过了不惑之年,时间和阅历会让他生发出哲学的气息,洞悉出人生的真谛。即便这个认知和洞悉是错误的,不全面的,也透着生命的深沉。
3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流来的又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使用的是抽象思维中的上升性思维,是从个别事物的经验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出具有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性的思维。
而中国的老子是阿波罗式的,他的思想冷静观照,光明澄澈。他说:智者乐水。
4
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认清自己的无知,他就可以开始认真的态度去看待与智慧有关的事情。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味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也要坦然接受。
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认识自己,要从超脱眼前的功利开始。功利心太重,就会忽略过程,失掉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天都不一样,一旦过去,就永远不再回来,所以要珍惜。
生命也是注定好的,所有的物种都将殊途同归。深蓝的秋,在渐渐漫延的夜色之中,生灵将一腔热望,凉成冰冷的石头,枯死,或者消失。
5
德谟克立特:逆境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人是一个小世界,即便是一颗小草,依然可以自称体系。
在德谟克利特的眼里,秋天的景色美丽动人,禅意飘逸。那淡淡的忧郁,宁静的美丽,温柔的景致,都是慰藉人心灵的东西。世界就像这个秋日的黄昏,对着暖暖的太阳流下的泪水。
德谟克立特被称为笑的哲学家。他平等待人、处世开朗。他的忧郁是在自己内心的,属于精神层面的忧郁,而面对世人,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微笑。只有在内心存藏着忧郁的人,才能对繁杂的世界和平庸的世人抱以宽容和谅解。
德谟克利特式的忧郁:宽容、宁静、旷远。
6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人不过是一只蚂蚁。
7
皮浪:猪活得比人快乐。死到临头,它还能享受美食。
在世俗者的眼里,猪是一种愚蠢、懒惰的家畜,然而,在哲学家皮浪那里,猪却是一个超然的智者,颇有大智若愚的风度。皮浪的感慨,实际上是劝诫人们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不要动心。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禅的境界,是把生命体验的巅峰推向寂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它不是让人们去逃避,与外世隔绝,而是经过修炼达到无执无我。无执,即不执着,不拘泥。无我,即去除自我,去除偏执。
《道德经》里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思是说,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会遭受损害。此话背后的含义正在于不动心。
自以为是的人,过分信任自己的眼睛与耳朵,往往从现象去推测本质。这是一种过于主观的臆断,并不是真相。对于那些一切通过个人感官认识的东西我们都要在认识时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事物本身和认识的方式都是可疑的,因为人类没有途径和能力表明它的真实性。
认识的最高境界是存疑、悬搁,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事物既不是这样的,也不是那样的,也不是这样和那样的。
唯有质疑才能产生智慧。
8
芝诺:麻雀清楚自己永远也追赶不上阳光、风以及自然光线的影子,于是就停止在树枝上证明自己是能够静止的一个物体,不像阳光、风和流线那样只会运动。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什么是美好的人生?在芝诺看来,个体的生命与自然相和谐,是最美好的生命状态。我们在大地上生活,我们在春夏秋冬中穿梭,如何让泥土里生长出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粮食,生长出我们生存所需要的树木花草,这就是人的生活和使命。春天,我们踏青;夏天,我们游泳;秋天,我们看红叶;冬天,我们溜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适应自然,让生命在自然自由舒卷。这是人类的选择。选择了它,就选择了无比美好的生命状态。
智慧的人不会硬着头皮与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和冷暖规律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