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大凉山,还有救吗?

作者丨 震惊叔

来源 |  当时我就震惊了

大凉山,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地理环境复杂,有多而险峻的山峰和一层一绕的泥土路,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它更像是一座还未现世的秘境。

这些年关于大凉山的报道有很多,网上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那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希望能多得到外界的帮助和扶持。

也有人说凉山救不了,当地人不仅穷还懒,不愿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所以真实的大凉山究竟什么样?

关于这个问题,日本导演竹内亮带着团队亲自去到了当地,并用9.9高分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作为了交卷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导演曾在去年拍摄过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现了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收获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

而这次的拍摄目的,是为了看看从他十年前来过这里,到现在大凉山究竟有了哪些改变。

001

竹内亮的第一站是悬崖村,一个位于1400米高山上的村庄。

这里的村民都住在悬崖峭壁上,上下山极其困难,需要贴着悬崖峭壁小心翼翼地行动。

直到2016年,山上搭建了一个简易钢梯,这才稍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尽管如此,这座钢梯的陡坡几乎成直角,爬起来让人忍不住一阵眩晕,全程心惊胆战。

有趣的是,在爬钢梯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移动银行”。

一位大叔背着又厚又重的打印机,正和他们一起哼哧哼哧的往上爬。

在聊天的过程中才了解,原来他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村民们不出村也能体验金融服务,他每天都要这样翻山越岭,将现代化的理财方式介绍给保守的当地人。

好在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如今路边卖水的嬢嬢也学会了使用支付宝。

头上戴着彝族的传统配饰,手里拿着二维码,这样的场景颇有种时代碰撞的新鲜感。

事实上,这位70岁的老奶奶不仅仅是来卖水的。

除了路上偶尔挣点外快之外,她还要继续自己的日常任务——背着这捆重重的柴翻过山回家。

故土难离,她是村子里所剩不多的住户了。

老奶奶说,如今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搬离,选择去山下的昭觉县开启新生活,那里有更好的房子可以住。

提到这个话题,途中遇到的另外两位大叔一脸自豪。

“这是国家和政府提供的房子。”

这是当地政府所实现的扶贫政策之一。

为了让村民们自愿搬出大山,每家人只需交最多3000块,就能买下昭觉县的一户房子。

村民在山上以前的房子 ▽

如今政府出资2亿建的新小区 ▽

除了提供房子给他们住,包括家里的电器和家具用品,也同样全部由国家补贴,实现所谓的“拎包入住”。

在这里,老人们再也不必佝着身子翻过层层大山,只为背柴回家生火。

而孩子们也可以像城市小孩一样,在各种各样的器材玩具和安全平坦的塑胶步道上,自由自在的追逐玩耍。

002

扶贫工作涵盖的还远不止住行方面。

通过微博,竹内亮还意外得知了一个消息——

在这个看似贫瘠的地方,居然藏着一所足球学校。

彝族人体力好,足球对他们来说,是最喜欢、也是最合适不过的运动。

于是当地政府和皇马基金会合作了凉山项目。

不仅在当地修建了一个大型的足球场,甚至还请了专业的外教,来指导这些大山的孩子们踢球。

如果他们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还能获得去西班牙学习足球的机会。

因为家庭条件都不好,这些孩子都无一例外的早熟。

足球让他们有了梦想,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踢球,成为球星,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我不知道这些真诚又稚嫩的想法最终能不能实现,因为心里烧着一把火的人很多,最终能用它点亮星光的少之又少。

但我相信,至少这段人生经历会改变他们。

003

在离昭觉6小时车程的布拖县,双河小学正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这里是团队摄影师老徐曾经支教的地方。

距离他四年前来时,这所学校又多了一栋三层的教学楼。

这个地方的孩子多半家境很差,父母们自己连小学都没毕业,普通话也不会讲,更别提辅导孩子学习了。

竹内亮拜访了其中一个学生的家,屋里用家徒四壁形容也不为过。

用树枝撑起的房梁,没有窗户,一家四口挤在卧室的两张小床上。

不过,好在家里终于通电了。

受这样的环境影响,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上学的意识,或者说在他们的意识里,上学是没用的东西,想要赚钱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

为了逆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专心上学,每年都会有2-3名从城市来支教的老师到这所学校,和孩子们朝夕相处。

一是叫他们学习知识,二是教会他们生活与沟通,比如养成早晚洗漱的习惯等等,这样以后走出去就能很快融入城市环境。

脱贫的关键是教育,也是走出大山的前提。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凉山人开始正视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一些大人外出打工后,发现即使自己身处大城市,可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自始至终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不对等的。

受排挤、被忽视、遭欺骗……因为不识字连合同都看不懂,被骗之后也只能无奈的用暴力解决问题。

这样的无奈,他们不想在下一代身上再看到了。

所以,每一位老师的到来,都会被家长们热烈欢迎,当作宝贝似的照顾。

004

在片子的最后,竹内亮和抱着尤克里里的孩子们一起席地而坐。

背靠美丽的梯田,她们用清澈的嗓音大声唱着五月天的《知足》。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

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突然意识到——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大凉山这个地方,或许早已是个被遗忘和忽视的角落。

可它却用自己欣欣向上的姿态和焕然一新的变化,告诉大家,国家真的有在默默做着许多我们想不到的事。

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通水通电,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对教育的重视之外,政府还为当地的村民创造了许多学习机会和品牌培训,让大家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

彝族妇女们正在上彝绣课程 ▽

彝绣包袋成品 ▽

一切都在肉眼可见的慢慢变好。

曾经贫瘠的大凉山,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展现出了一种新生的美丽。

尽管对于实现脱贫这个最终目标来说,大凉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心中想要拥抱的那道彩虹,一定就在不远处了。

 作者:震惊叔

(0)

相关推荐

  • 感动!这对台湾父子10年在大凉山打造了一片希望绿洲

    来源:看台海微信公众号 初见林春福,不会想到他是一名在大陆已经投资30年的台商,还曾是全球最大的工艺品制造商,拥有一万两千名员工的老板.十年前他来到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在深度贫困的大凉山发展油橄榄产业, ...

  • 高分9.9,十四亿人点赞,这催泪炸弹必须火!

    来   源:河马电影(ID:hemamovie) 作   者:河马哥 本众所周知,不少搞自媒体的老外,将夸中国作为自己的财富密码. 像他一样数年如一日,用冷静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的歪果仁自媒体真的少之又 ...

  • 四川这座小城,曾凭实力美得轰动世界,如今却少有人知,没有游客

    全国有一个最爱放假的省份广西 每年农历3月一到, 他们放4天长假, 简直令全国人民羡慕, 因为他们"要去唱山歌比赛" 没有她们的参加家乡的山歌比赛会输 (当然,这是开玩笑) 但是还 ...

  • 闫晓娟:凉山的蓝月亮

    凉山的蓝月亮 闫晓娟 人说背起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即然我们都是过客,就应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林 ...

  • 摄影人王伶春眼中的凉山孩子求学路

    王伶春  王伶春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退休教师. 作品曾多次在省内大赛中获奖. 2019年<凉山支教人的 ...

  • 罗承业: 我要让孩子们——走得出大凉山,也回得来大凉山

    初识罗承业是在今年杭州举办的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颁奖典礼上,他是所有获奖者里最年轻的一位.媒体见面会上,罗承业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朴实诉说着自己扎根大山对教育长达16 年的坚守,没有高薪,负债办学,从最初的 ...

  • 铁十师 李敏——洒下一片真情,希望之花开遍凉山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那里山峦起伏.海拔高.土地贫瘠,古时曾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中国建立初期,凉山广大彝族地区还处于 ...

  • 【阅读悦读丨图说】肖勤《一个彝族女孩的梦想》

    [阅读悦读丨摄影]砚台<影视古村落"秀里"> 图文/肖勤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那天傍晚 我接到一个电话 老师,您还好吗? 原来是我曾支教的学生 一个来自大凉山的彝族 ...

  • 公益之路 | 林东之南 :我的凉山儿女

    ◎文/林东之南 ◎图 /源自 林东之南 是第三次来凉山了吧.时隔一个月,我再次出现在青山机场的门口,不远处老大姐捧着鲜花,正笑眯眯地走过来. 大姐是当地一个公益组织的灵魂人物,50出头,火辣的性格,来 ...

  • 这次,我们对话《走近大凉山》的导演竹内亮

    2020年7月份,日本导演竹内亮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了一部聚焦中国脱贫故事的纪录片.4月,这部由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与竹内亮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即将推出.该纪录片还将于 ...

  • 走近凉山:路过螺髻山镇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从西昌到普格要路过螺髻山镇,我第一次到普格县时,是与金牛区和乐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