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医案精解》——蛇串疮(二)
黎某,男,34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患者自述臀部起疹子,红色,疼痛,腹股沟淋巴结痛甚,小便色黄,大便正常,晨起口苦,饮食可,睡眠正常,舌黯苔白腻,脉浮。某西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
陈老谓:此为湿热下注,火毒成疹,以三仁汤合清肺解毒汤加减。
处方一:
白蔻仁 10g 杏仁 15g 厚朴 12g
法半夏 12g 滑石 15g 竹叶 10g
薏苡仁 20g 贯众 20g 荆芥 10g
川木通 9g 青黛 10g 紫草 10g
蚤休 10g 麻黄 9g
水煎服,1日1剂,连服6剂
5月19日复诊:服药3剂后疹渐消,服6剂后竟疹尽消,惟疼痛较明显。
处方二:调肝散合四逆散及当归芍药汤加乌药、木香和延胡索。
【侍诊心得】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外感毒邪而发,侵入皮下少阳三焦腠理,血络成瘀所致。患者臀部起疱疹,病位在下,伴有小便色黄,是湿热下注之征;由于肝系少阳三焦湿滞,胆液随津上升,从其咽喉渗出则晨起口苦。治疗此证清热除湿是关键,湿热一除则诸症可望消失,故选三仁汤与清肺解毒汤合用。
三仁汤的功用是宣肺畅中,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互结,湿重热轻之证较为适宜。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化湿行气,畅中焦之脾气;苡仁淡渗利湿,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宣通三焦,是方中主药。辅以半夏、厚朴燥湿宽中,竹叶、滑石、通草清热利湿,使三焦通畅,湿热自去。加入麻黄,既可开宣肺气,又可通调水道,以助宣肺化湿之力;荆芥祛风解表;蚤休、贯众、紫草、青黛清热解毒。诸药相伍,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功。
【按语】 带状疱疹,是由于邪毒进入肺系鼻窍,下行肺系上焦肺卫腠理(组织间隙),随其津气外出肌肤,阻于皮肤表面夹层,水气凝结,成为疱瘆,多呈带状延伸,其形如蛇,故以蛇串疮命名。西医称之为带状疱疹,亦是据此突出特征命名。此病病毒是其病因,上焦肺卫皮肤是其病位,病性属热属实。
综上所述,病变机制为:温毒上侵肺卫,经脉挛急,津气阻滞。治疗此案当分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前期当以消除病因为主,通调津气为辅,后期当以解痉为主,通调营卫为辅,始终与病理相符。
此案属于前期,法当消除病因,通调肺卫津气,选用青黛、蚤休、紫草和贯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配伍三仁汤的目的在于通调三焦津气。杏仁苦温,宣降肺气;白蔻仁芳香气辛,擅长开宣上焦滞气,芳香理脾,通其中焦水湿;苡仁甘淡利水,疏导下焦,擅长缓解肌腠挛急;厚朴辛苦微温,擅降中焦津气;半夏辛温,燥湿运脾,可助白蔻仁运脾除湿;木通、滑石渗湿,可通三焦水津;竹叶辛淡微凉,可清三焦气郁之热。
加入麻黄目的有三:一可宣降肺气,调理肺卫功能;二可宣发津气,舒缓汗孔,为毒开启外出之路;三可开源导流,通调三焦水道。加荆芥者,在于祛风解痉,协助麻黄缓解汗孔收缩,经脉痉挛。合而成方,共奏解毒缓急,通调津气之效。
二诊,疱疹已消,经脉挛急而痛是其主要矛盾,改用调肝散、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加乌药、木香,目的在于缓解经脉之急,通调气血水津之滞,达到营卫和调,痉解痛止。为何要通调营卫?因为营卫不通,功能未复,不通则痛,是其疼痛根源。
——本文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
——编辑整理:李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