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台湾老兵,为何没回大陆探亲或不再回大陆探亲?实情令人流泪
上一趟街就被抓壮丁当兵的四川老兵胡定远,离家七十七年才通过网络找到家人,那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回家以后在父母的坟前泣不成声。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在台湾的老兵们有一句口头禅:“活着做了游子,死了不能做游魂,活着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里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多少台湾老兵有家不能回,故乡成异乡。
有些台湾老兵远离故乡七十多年,未曾归乡遇双亲,只闻双亲衣冠冢,不见故乡黄土地,空遗异地异乡人。
那么,我们会困惑为什么有些台湾老兵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大陆探亲?
1、台湾老兵:被命运捉弄的无奈,现实生活的酸苦
1949年,蒋介石的部队在大陆败局已定,百万大军跟随蒋介石进入台湾。
百万大军,意味着超过百万家属仍然留滞大陆。
岂料,对某些人来说这一别就是40余年,而有些人却是一辈子。
于是1949年,台湾多了这些“外省人”。
他们是随着撤退的国民党军队,从东北关外、黄河两岸、长江南北、滇桂边陲、苏浙两广,在饥馑恐惧或是枪林弹雨中,来到了东南沿海的台湾,来到对于大多数人都不曾听闻的小海岛。
40年,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
在台湾的军人退伍后,台湾当地形成了一个退伍军人居住的地方叫眷村。
眷村这个村子是那些老弱病残或者没有什么能力手艺的人退伍后的去处。
也是被台湾当地人叫“外省人”聚集的地区。
大部分的退伍军人退伍后都是被台湾当地人排斥的,他们操着大陆不同地区的口音,与当地人相处起来就会因为语言沟通障碍而无法获得一个好的就业机会。
这些能力有限,又大字不识几个的退伍老兵,除了去社会上寻找可替代性强的体力劳动外,没有什么工作机会可以寻到。
而当地的人看到成群结队的眷村人也会逃离得远远的,并且认为这些外乡人都是粗鲁暴力的人,和他们有关系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眷村的篱墙就成为了退伍军人和台湾当地人的生活划分界限的标志。
长期居住在眷村的退伍军人家庭生活水平很低,生活工作都被台湾当地人给排挤出主流社会之外。
那些在眷村长期生活的退伍军人有的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些人甚至搬出了眷村,他们在努力和拼搏下成为了台湾经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一部分少得可怜。
当时台湾严格禁止退伍军人有离开台湾的思想和行动,一旦发现论罪处罚或者就地正法。
严令禁止退伍军人离开台湾,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思想上也在严格管控着。
这些孤身随着蒋介石政府而来的军人,来时本就一个人,退伍后更是一个人,他们只能靠紧退伍大军的圈子,一旦离开了这个圈子,一个无依无靠的外乡人在台湾没有立足之地。
就如刘家信这样的军人,在1949年败军路过山东时,当年21岁的刘家信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了兵。
退伍后后他在台湾一辈子未曾娶妻生子,一生孤苦无依。
在1982年,他服役了34年后终于退伍,住进台北的为老荣民准备的集体宿舍,这种退伍老兵集体宿舍仅在台北就有十六处。
而这些地方还是军龄较长的退伍老兵才该有的待遇,至于早年退伍的大部分人只能去像眷村这样的偏僻村庄自力谋生。
像刘家信这样的退伍军人不多,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他们戎马一生最后也只是被台湾当局安排到了集体宿舍中去养老。
晚年之时膝下无子嗣,大部分人晚景凄惨。
而那些早年退伍中老弱病残的军人,要么因病离世,要么生活所迫艰难度日,与成家立业几乎没有了缘分。
2、大陆不可见兮,台湾不可立兮
刚到台湾时,蒋介石给了这些军人一个“承诺”,而很多老兵听信了蒋介石的“承诺”。蒋介石对他们说:“我能把你们带来,就一定能把你们带回大陆去,请大家放心。”
一开始大家还是相信国民党当局的话的,当时老蒋还提出了“一年准备,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大陆”计划。
然而这简直天方夜谭,只是一个啃不动的“饼”。
1949年5月,台湾实行了戒严令。
许多想家的国军士兵往往因为发了几句牢骚,就被逮捕服刑,甚至被毫无理由的枪决,而原因却很简单,就只是因为想念在大陆的母亲和家人。
又如现年92岁的刘忠仁,在17岁时被父亲送去抗日,这一别竟是和父母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国民政府来台湾前,他被派去接新兵,结果他所在部队起义,于是他到了台湾后一直被怀疑是“共谍”,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只要说话带有情绪性的字眼,就会立即被约谈,形同软禁,无自由可谈。
长达十年被监视的军中生活让刘忠仁再也无法忍受其中的苦,37岁那年申请了退伍,当时他身无分文,只能靠打零工维生,一天能温饱一餐已是很难得的幸事,直到友人介绍他当司机,日子才总算慢慢的安定了下来。
后来认识了妻子,共组家庭,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刘忠仁说“虽不富裕,但日子安定,也总算不再是一个人了”。
对他而言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父母离世也不能见最后一面。
刘忠仁是老兵里在台湾社会把生活稳定下来的典范,但是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兵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原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去世前不久写下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这首题为《望大陆》的诗,又何尝不是数十万退伍军人的心声呢!
当时国民党当局长期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三不政策来管控军队与民众。
导致老兵长期压抑着的悲愤,而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政策,这些退伍军人又有什么能力与之对抗呢?
在退伍军人故事里,小吴是“外省人第二代”,他的父亲是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家里人想要获悉老家的亲人近况,只能偷偷摸摸地从海外亲戚那里辗转数次以获得老家的情况,以此稍解乡愁的思绪。
退伍后的老兵被国民党当局称为“荣誉国民”,然而“荣誉”的背后却没有给予他们应该享有的待遇。
台湾当局不重视退伍老兵的退伍生活,其实在当时的国民党当局的财力也无法完全照顾到每一个退伍军人,只能以蜻蜓点水般“打发”老兵们。
随着时间的流逝,远离家乡多年的老兵们思念亲人的愁绪是控制不住的。
于是有些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但却遭到了台湾当局的禁止。
遗憾便从寄不出去一封简单的家书越演越烈,那一封轻巧的家书写满了多少沉甸甸的思念和牵挂。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终究人民的声音还是战胜了历史的声音。
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会议内容主要如下:
“反共国策与光复国土目标不变;确保国家安全,防止中共统战;基于传统伦理及人道立场的考虑允许国民赴大陆探亲。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之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以上两点送请行政院主管同志处。”
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正式对外宣布行政院的决议案。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个月。
中国国务院当日发表声明,对台湾这一举措表示极大欢迎。
当日,《联合报》就开放探亲一事刊登40余位学者访谈录,同时发表社论《探亲迷雾拨清之后——兼谈大陆政策的相关问题》。
当日的台湾上下无不欢喜,尤其以老兵为首。立委和学者举行集会,欢迎当局开放探亲政策,希望接下来进一步放宽限制。
当时,两岸之间根本没有协商的渠道,但是在双方都有意开放的意愿之下,台湾老兵终于可以突破长达38年的明令禁止,名正言顺地进行返乡探亲。
38年是一个人的大好青春年华,这38年仅仅是个数字,但在老兵眼里那是牵挂家乡、亲人望眼欲穿的多少个春夏秋冬!
然而,就在台湾当局开放探亲政策后,有很多老兵依旧无法回到大陆和父母团聚,原因之一便是太多老兵在台湾生活过得并不好,没有钱回家。
同时在台湾久了,和家里几乎断了联系,找不到家乡亲人的线索。
在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才开始没有多久,很多地区书信都寄不到,又因为行政地域的划分,很多旧时的地名称谓早就不用了。
当时有的老兵就曾托人悄悄地捎信件给家里,少许的家信得到了回复,大部分的书信却杳无音讯。
有些老兵们得知的父母尚健在;有些老兵们的得知父母离开人世;最痛心的还是那些想寄家书却没有地方可寄的老兵,探亲政策开放了,老兵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退伍后的老兵们生活本就拮据,要到数百公里,数千里的大陆寻亲,囊中羞涩也阻断了老兵们的归心似箭。
在台湾退伍老兵中那些目不识丁的军人,他们是最可怜的群体。
他们的书信除了拜托别人书写外,连地址的准确写法都不知道,最后这些家信只能石沉大海,无人认领或者原路退回,想要通过书信寄托相思都不知道该寄去何处,正因为如此,有些老兵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最终回到大陆家里的案例少之又少。
如白发苍颜的台湾老兵谢春生,年轻时跟随国民党军四处征战,在抗战时期立了不少功,撤退到台湾后七十一年,才得以回老家与亲人相见。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母亲居然还健在,老人家已经106岁高龄了。
人们说,这是上天赋予她不可思议的长寿,就为等着儿子回来。
而这还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回到大陆见亲人的幸运老兵。
退伍后在眷村生活的山东籍老兵桑顺良,在大陆时曾和女友立誓,今生今世非对方不娶,但是他1949年撤退到了台湾,和女友天各一方,后来桑顺良不幸得了癌症,终是没有等到回大陆的那一天。
多年后,桑顺良的老战友抱着他的骨灰回到了山东老家,桑顺良的女友早已是白发苍苍,也终身未嫁,她饱含热泪穿上鲜红的嫁衣,抱着桑顺良的骨灰盒拜了天地。
他和她互相坚守了爱情的忠贞但却也成为了爱情永远的遗憾。
大部分的老兵在台湾的生活,孤苦无依,有的在老兵退伍集中宿舍安度晚年,有的就在如眷村一样条件差的村庄勉强度日。
他们长时间无法得到亲人的消息,只能每天遥望对岸,想着远在大陆的家人们,到底过得好不好。
台湾老兵把最好的青春留给了国民党政府当局,临了了老兵们的晚年生活却异常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