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诠 前言:求真求善明大义,去玄去神入现实

主讲人简介:澎湃而清澈,重庆庸富实业董事长、妙品堂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国学研究者、践行者,在多年的创业实战过程中,研究、勘正、践行中华优秀文化,著有《老子真诠(普适版)》(正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法家真相》(未刊)等专著;诗人,著有《湃清格律诗选》;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自问世以来,《老子》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主要底层支撑和重要标志之一,是成大学问、干大事业者不可不读的经典。历来读老解老者不计其数,但大多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很多人,因为没有真功夫,就靠故弄玄虚,把原本入世实践意义很强的《老子》讲得云里雾里、玄乎神乎。还有极少数人,处心积虑地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或遮掩自己不光彩的所谓“成功”过程,故意歪曲《老子》,将其宣讲成柔弱退让、消极无为的卑弱处世学。

所以说,两千五百多年来,真正得到《老子》真善大义者,很少;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运用《老子》者,更少;能够用《老子》做到建德立功再功遂身退者,少之又少!那么,我等凡夫俗子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真正读懂《老子》,并用之在现实社会中建德立功呢?有了功德,又如何才能“功遂身退”呢?身退之后,又何如才能“深根固柢、长生久视”呢?

《老子真诠(普适版)》这本书,就是要帮助一个世俗社会的正常人,去除千百年来被有意无意地强加于老聃其人和《老子》其书的讹误臆妄和故弄玄虚,本着以老解老的基本原则,真真切切读懂《老子》,用好《老子》,行走在“建德立功——功遂身退——长生久视”这一条功德圆满的人生大道上。

一、关于老聃其人及其写《老子》的特殊背景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春秋晚期东周朝廷守藏室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史官,见周王朝衰乱不堪甚久,遂向西而去,欲之某地隐世深居,在函谷关被名叫喜的关令尹留下著书。于是,李耳老先生以道德为主旨,写就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后蓬累而去,世人莫知其所终。普遍认为,被称为《老子》或《道德经》的这本书,就是当时李耳所写的“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关于司马迁所记李耳字“聃”这个事儿,也有人指出,李耳祖上为周文王的庶子,封聃公,李耳世袭聃公爵位。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最高,仅次于王(周朝前期,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即使是姬旦也只能称“公”)。传说,李耳刚出生时就呈现出老相,更有甚者说他出生就有白眉白发,故被人戏称以“老”。也有人说是周灵王很喜欢他,赐之以“老”。所以,李耳被称为“老聃”,后来又被尊称为“老子”。先秦典籍多直接称其为老聃,如《庄子》中的《天道篇》《天运篇》《天下篇》、《韩非子》中的《内储说下》《六反》等。

老聃不仅是周王室守藏室的史官,还很可能是周王室王子们的老师(包括后面要提到的姬朝)。《庄子》《史记》《礼记》等很多文献都记载了孔子多次求教问礼于老聃的事情。

可见,老聃是当时上层社会的贵族精英知识分子,他的生活环境、阅历见识、学习条件等各种资源,是孔子这类民间知识分子不能望其项背的。老聃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洞察世事;同时,他生活在一个大争大夺、缺少权威的乱世,各路武力杀伐争夺,各路文人唇枪舌剑,他见识了太多的功名利禄、尔虞我诈和成王败寇。

我们不得不说说老聃其人的神秘化和《老子》其书的玄虚化。

除了一出生就呈现出老像的传说,以及战国时期一些高深玄乎的记述之外,司马迁对老聃的神秘化起到了最大的助推作用。据《史记》记载,老聃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因为他修道而养寿;孔子拜见老聃后对弟子们说,老聃就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高深莫测,不可捉摸;并且,老聃和老莱子可能还是同一个人,因为他们都是楚人,都与孔子同时代,又都著书言道。这个老莱子就是“二十四孝人物”之一,“彩衣娱亲”典故的主人公。

自司马迁以后,各种别有用心之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弄玄作虚(尤其是养生家、阴阳家、方术家、权谋家等),活生生将老聃这样一个真真实实的正常人神仙化、宗教化,后来更整成了法力无边、通管三界的“太上老君”;将《老子》这样一部具有很强治国理政和行为处世现实意义的著作玄虚化,整成了“谁能讲清楚谁就肤浅,谁能说清楚谁就无知”的“皇帝新装”。

根据截至本书付梓之日我们所能考查的所有公开文献及相关证据综合推测,老聃出生的时间在公元前572年前后(周简王或周灵王时期),他“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90年之间(周敬王时期)。这段时期及前后,东周有几件影响特别大的事情。首先就是“姬朝之乱”,王子朝被迫携带周王室的大量珍贵典籍投奔楚国,致使大量典籍遗失;后来,帮助周敬王姬匄击败姬朝的单氏家族逐渐权倾朝野,欲夺周天。也许,正是这几件事情给了老聃最后一击,让他对周王室彻底失去了希望和信心,决定隐世深居。从常情常理推测,老聃对上述几件事情都不太可能置身其外。

可以说,《老子》这样伟大的著作,首先得益于老聃平素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下阅读、见识和思考的积累。孔子为什么50多岁才学习《周易》?很可能就是他以前根本读不到, 要不是“姬朝之乱”使周王室大量珍贵的典籍失散民间,孔子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到《周易》。其次,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老聃也通过《老子》对亲身经历过的政治事件和自身处境有感而发,比如《德经》中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从字面理解就是说,深仇大恨是不能彻底和解的,这可能就是对“姬朝事件”的感慨;又比如,《道经》中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有可能就是在影射单氏。

所以说,老聃是人,不是神,他也有局限性,我们不能刻意神化他;《老子》是人书,不是天书,其中也有糟粕,我们不能故弄玄虚玄化它。也许,世界上真有人通过参悟冥想老聃和《老子》的神玄奥妙而得到了神乎其技、玄乎其身,但那不是绝大多数人应该枉费精力去追求的,也不是本书的主旨和目的。

二、关于《老子》其书:大义与文本

作为一个世俗之人,要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身处世、建德立功并做到功遂身退,我们首先要明白《老子》的大义。

首先,我们应当清楚,《老子》到底是写给谁读的?我直截了当地说:《老子》是写给已经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功名的人,尤其针对那些能影响社会治乱的权贵们。随着社会发展演变,当今社会渴望建功立业、有大欲望、大理想的人,也非常适合读《老子》、用《老子》。

第二,《老子》到底是在教人争还是不争?教人为还是无为?教人有欲还是无欲?我也先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老子》首先是教导那些已经有了一定功名和社会地位的人,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时空内保住身家性命、保住功德地位,如何为才能为得更长久以至于达到“取天下也,恒无事”的境界,如何争才能争得更彻底以至于达到“天下莫能与争”的境界。老聃也不是要人没有欲望。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呢?没有欲望本身也是一种欲望。老聃是教导我们要有大欲望,做到“大欲无欲”“大有归无”,而不是被世俗酒气财色的小欲望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

对一个时空条件极其有限的世俗之人来讲,《老子》中的“不争”“无为”“为之下”“退其身”“外其身”等都不是目的,是手段,是过程,是方略,真正的目的正好相反。可是这些过程和手段却成了很多人被愚弄的说辞论据,或者成了许多人故弄玄虚的幌子,或者成了许多人软弱无能、一事无成的遮羞布。

在那个大争大夺的乱世,老聃教侯王权贵们先用“损不足而奉有余”的“人道”建德立功,再成为“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的有“道”者,用“天道”使自己“功遂身退”“深根固柢”。

历史上,真正在实践中用透《老子》的人,首推范蠡。有人认为范蠡的老师文子是老聃的学生,还有人说范蠡和文子同是老聃的学生。研究了《老子》和范蠡,能更好地践行《老子》的思想,能更深刻地理解道家、法家以及董仲舒所独尊的“儒术”,也更能明白初汉的“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到是怎么回事。

以上是一个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世俗之人首先应当掌握的《老子》大义。接下来谈谈《老子》的文本问题。千百年来市面上流传的《老子》文本实在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早在元朝中期,张与材在给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作的序文中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历来,以各种方式注解《老子》的名家大才太多,涉及到各领域、各阶层。各注家引用的《老子》原文不尽相同,大多是借老聃之名说自己的话,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同的《老子》文本。1927年著名古文献学家、版本学家王重民教授著《老子考》,共计收录450多种《老子》文本,包括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和历朝历代木刻与排印本等。

在1973年以前,市面上流布的《道德经》基本都是魏晋以后的传本,汉代的传本都几乎绝迹,更不用说先秦的传本了。这些《道德经》文本总体上看大同小异,区别往往都是衍文脱句或虚词用字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们相互展转传抄又互为考校。

在普世本《道德经》中,以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傅奕《道德经古本篇》流布最广。不过,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可能并非出于汉初,而是晚于王弼的后人伪作。曹魏时期王弼原著的《老子道德经注》在南宋时就已经很少见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南宋熊克“复镂以传”的翻刻本。唐初傅奕校定古本《老子》所谓的“古本”,是公元574年从项羽妾冢里挖出来的,但经过傅奕“考覆众本,勘数其字”后,经文与王弼本差异不大,“古本”是啥样,我们反而看不到了。

1973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简称“帛书甲乙本”)。甲本用篆书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乙本用隶书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后刘恒登基之前。帛书甲乙本都相对比较完好,一些残损的部分也可以相互校定。帛书甲乙本都不分章,且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但是段落次序与普世本《道德经》大体一致。帛书甲本是目前公开可见的、内容完整性和时代久远性综合而言最善的《老子》文本。

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出土了用楚系文字抄写的竹简《老子》(简称“郭店楚简本”)。郭店楚简《老子》抄写时间大概在战国中期,比帛书《老子》甲本早约100年。单从时间而论,郭店楚简《老子》当是最善的,但可惜其残损太甚(或者说本来字数就很少),能辨识的总字数仅为普世本《道德经》的1/3左右。虽然字数不多,但郭店楚简本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直接推翻了很多学者秉持的《老子》成书于战国晚期的“晚出论”;郭店楚简本中并没有普世本《道德经》中普遍存在的“绝仁弃义”和“绝圣弃智”,而作“绝巧弃利”和“绝智弃辩”——这是一个关乎《老子》大义的重要问题。

2009年初,北京大学受赠获得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其中包括一部比较完整的《老子》(简称“北大汉简本”)。据研究分析,北大汉简本应当抄写于刘邦在位期间。如果仅从内容完整性而论,它是最好的,因其经文存5200多字,对理解文义有影响的缺文不多。与其它本《老子》不同的是,北大汉简本分为《上经》和《下经》两篇(《上经》相当于《德经》,《下经》相当于《道经》),共分77章,有明确的分章提示符号。北大汉简本的77章与普世本《道德经》的81章次序大体一致。

研究《老子》的人通常将帛书甲乙本、郭店楚简本和北大汉简本称为“古本”。我们应当认识到,四大古本都和市面上公开流传的所有普世本《道德经》一样,仅仅是众多《老子》文本中的一中,都不能称为真本善本。我们也应当相信,或抱着期望,今时今世可能有人手里尚存有老聃《老子》真本,或者某个角落还深藏者《老子》原本静待重见天日。

目前能从市面上公开见到的所有《老子》文本,包括上述古本,都不象一个上层社会的文化精英在时间充裕、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要么是仓促而就,要么是被人故意制造错乱后再流布于世的。当然,还有人认为《老子》和《论语》一样,是老聃或其他人与人问答对话的语录集。

我花了15年时间研究了近500种《道德经》文本,包括普世本和四大古本,还有私家传承从未流布于世的秘本,综合校正勘定而得到了本书的《老子》原文。我勘定的《老子》原文共5507字,其中德经3074字,道经2433字,勘正了众多千百年来流布甚广的讹误,但愿成为《老子》研习者的善本。比如,“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普世本《道德经》中妇孺皆知的话。可是,老聃的原文真是这样吗?水经常吞噬万物,摧毁一切,恶莫大焉;水之性趋下恐高,不争到最低处不肯罢休。老聃尊重常识、崇尚自然、因顺本性,会说出如此违悖常识和自然的话吗?又比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致虚极,守静笃”是老聃说的吗?如果是,该怎样理解?如果不是,原文又当是怎样的呢?

关于“善本”的问题,我不自是,不自现,不自伐,不自矜,大家研习后定会有深刻的体会。

关于《老子》的文本问题,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一个老神医有绝世秘方,他100多岁临终前传给了他儿子。老神医的方子只有儿子才能准确辨识,在其他人看来都是天书或桃符。为了保护独家秘方,儿子模仿父亲的笔迹造了多份各不一样的假方子流传于世。有很多得到假方子的人也能治病救人,还有不少成为了名医。于是,假方子得到了广泛地传扬。

有音乐家根据看到的方子,演练出美妙音乐,得到了权威大奖。有翻译家也根据看到的方子,翻译出优美的外语诗歌。有军事家根据看到的方子悟出了行兵布阵之法。还有艺术家看见方子以后,认为那是上天赐给人类的艺术作品,发展出了很多艺术流派……也有很多人看了方子感觉似是而非,但又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不懂,也就跟着人云亦云,随意附和。

……

一张药方,无论真假,人们都通过它获得了各种真实的成就。那么,还有没有必要找到老医生留下的真方子并准确解读它、运用它?

……

(作者:澎湃而清澈 审核:RWW00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