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逸梵&张爱玲:相爱相杀的传奇母女

前些日子谈论张爱玲时,甘草子姐姐悠悠地冒出一句:“张爱玲的潜意识里应该是想超越母亲的吧?”深以为然。

自古以来,中国父子关系一直都是微妙而奇怪的存在:既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又时刻在打压他,不允许孩子挑战父亲的权威。每个孩子也都有想要超越的目标,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往往是儿女要超越第一个目标,而为默默为家庭付出的母亲却很少有这种待遇。

但黄逸梵似乎是个例外。这个了不起的女子可能至死都未能明白,她极有可能成了女儿张爱玲努力一生要超越的目标,甚至还被自己的女儿嫉妒着。

而张爱玲自己,也许也没有意识到。

黄逸梵原名黄素琼,门庭显赫,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后为清政府立下了功劳,被封男爵。父亲黄宗炎承袭爵位,任广西盐发道。

照片上的黄逸梵虽然头发略黄,肤色也不白,眼睛深凹,鼻梁高挺,嘴唇薄薄的,有一点像外国人。有资料显示,因为黄家是明朝时从广东搬到湖南来的,所以极有可能有南洋混合血统。

拥有这样的脸庞,当然不是典型的东方美女,但无疑是美丽的。加之她身材窈窕,体态轻盈,而且既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又出国留洋学习过,见多识广的她无论是衣着气度,还是举手投足都优雅大方,散发着一种罗曼蒂克的气质。

这样的母亲,无疑给女儿张爱玲提供了一个梦幻的成年女人的完美样本。

都说养儿胜似父,养女胜似母,爱美的张爱玲定然希望自己能比母亲更美吧?但现实往往喜欢打脸。和母亲相比,张爱玲的高颧骨总让人觉得她有点尖酸刻薄,虽然同样身材高挑但显然偏瘦,总少了那么一份柔美。后来张爱玲穿衣打扮总喜欢标新立异,也许与此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吧。

张爱玲喜欢宅,无论是年轻时蜗居小楼写作还是晚年深居简出。她的朋友不多,即使有限的几个,也得看心情,怼起来没商量。

这和她的母亲黄逸梵截然不同。

也许骨子里承袭了湖南人的勇敢,黄逸梵独立坚强,行动力超强。虽然出身传统官宦世家,但她不甘于深闺宅院里传统妇女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推崇西式教育的新女性。

她经济独立 (有一份丰厚的陪嫁且自己掌握着),对社会有着清醒的思考;她多才多艺,拜师学油画,跟徐悲鸿、蒋碧薇这些社会名流很熟识;她浪漫潇洒,迈开三寸金莲出国留洋,走遍了千山万水;她追求自由,渴望与志同道合、民主新潮的伴侣共度一生,毅然与丈夫离婚。

在这一点上,张爱玲永远达不到母亲的高度。于是,她展现给世人的是与母亲恰恰相反的名片:孤高冷漠不合群。

但无论如何,母亲,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女儿。

和母亲一样,张爱玲的爱人很纯粹,也始终经济独立,绝不依附男人。只不过,她没有像母亲一样不断恋爱,而是为了一个“懂得”,就不顾世人的白眼,飞蛾扑火一般与胡兰成结婚,将自己低到了尘埃,后来在胡三番两次出轨后依然无怨无悔,甚至在分开后仍把一大笔稿费给了他。

似乎,她比母亲更决绝。

一个优秀的女性,绝不止于美丽的外貌、优雅的举止和过人的才情,她的生存能力和内心的强大也是必然的。

黄逸梵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和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

有人说,黄逸梵独自在外面“野”惯了,对儿女的感情早就淡薄了。她早年离婚,一双儿女都留给了前夫,亲子间缺少沟通,更少呵护与依恋,母女(子)感情自然不会粘稠。

但天下父母,拳拳之心都是一样的。她也和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女儿过得顺当,活得美丽。

所以,她对女儿的教育非常重视——以每小时5美元的重金聘请了家教。民国初期1美元等于2.4枚大洋,一块大洋价值近似于今天的250元,中后期则只值得今天的100元。1911-1919年米价恒定为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这样的家教费即使在今天也绝对会让你瞠目吧。

她了解女儿的短板,于是用自己驰骋半生得来的处世经验言传身教,教爱玲练习走路姿势、看人眼色、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还告诉女儿,如果没有幽默天赋,千万别说笑话。

这一切,是不是很值得年轻父母学习借鉴?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个别人眼中的天才女儿似乎离黄逸梵的期望很远。生活中,张爱玲笨拙得很:“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

女儿这样的状态让脾气急躁的黄逸梵非常恼怒,她忍不住咆哮:“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这和现在辅导娃儿作业恨不得崩溃的陪读母亲有得一拼。

这在黄逸梵看来仅仅是情绪的发泄,却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暴力,对敏感的张爱玲而言,简直字字诛心。

张爱玲虽然个性乖僻,但希望能得到母亲关爱和肯定的心和任何一个缺爱的小孩一样。黄逸梵回国后,爱玲终于有了机会亲近母亲。但因为去多了那个带着西洋气息的家,继母不满了,于是这对“母女”矛盾自然免不了,爱玲也因此得到了父亲额外的“奖励”——关禁闭,直到大半年后才有了机会逃离父亲的家。

16岁,张爱玲与母亲团聚。这一路,她走得如此是辛苦,本以为可以得到母亲的脉脉温情,黄逸梵无疑也对女儿充满了希望。

可是,现实并不如愿。

黄逸梵未曾料到女儿竟然如此之笨;张爱玲也没想到母亲对自己如此嫌弃。更重要的是,母亲的嫌弃并非无中生有。可以想象,在一个少女心中,面对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追赶不上的母亲,骄傲又自卑的张爱玲,有过那么一点点嫉妒不是没有可能。

对母亲,张爱玲甚至一直是怨恨着的。

因为孤身一人,并未工作的黄逸梵一直是靠着自己的嫁妆维持日常开销的。随着女儿的投奔,加之战争爆发后上海物价的飞涨,她的生活水准日益下滑,越来越困窘。

于是,她给女儿两个选择:要么拿着一小笔钱去读书,但不能保证衣食条件;要么拿钱化妆打扮,嫁一个长期饭票。

张爱玲自然选择前者。虽然在港大求学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她非常努力,也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弗朗士还以奖学金之名赠给她800块钱。

知道母亲生活的不易,得到这笔钱,张爱玲开心极了——这可是自己凭能力得来的,母亲一定会夸奖。

可在黄逸梵眼里,也许女儿始终是那个笨笨的小孩吧。她很不放心正值青春期的爱玲,认定女儿和老师有了私情,一定要将刚刚萌芽的爱情扼杀在摇篮中,甚至闯进浴室要检查女儿的身体。

而那有大用场的800元钱却被她一转眼输了个精光。这一切,让张爱玲无比心寒,本可修复的母女情彻底归零。

不久,张爱玲因写作早早成名。有了稿费的她毫不犹豫地带着两根小金条见了黄逸梵,感谢母亲为自己花了这么多钱。

在她心中,小时的自己并未得到母亲的疼爱,此刻钱情两清。那一刻,她并不认为自己冷酷决绝,也体会不到母亲的伤心失望。

这对骄傲的母女,不久再次分开。黄逸梵定居英国伦敦,与胡兰成结束后张爱玲到美国,后来与赖雅结了婚。一条大西洋将母女隔在了地球两段,二人至死都未曾再见过面。

其实,黄逸梵是向女儿低了头的。1957年,病重的黄逸梵也许觉得自己时日无多,给女儿写信:“我现在只想见你一面。”

可张爱玲最终也没去,只是寄去了一封信和一点钱。虽然她说当时连一张飞机票也买不起,但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她不想去面对这份伤痕累累的母女情吧。

一个月后,黄逸梵在孤独中去世,享年61岁。几个月后,她的遗产漂洋过海来到了张爱玲住处。

让张爱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港大读书时的一张照片,完好地被母亲放在了箱子里。她终于明白,母亲是爱着自己的。

只是,这份爱千疮百孔。这份爱,也让张爱玲最终决定不要孩子。她说:“觉得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黄素琼报仇。”

我想,谁也不愿意看到,这对传奇母女,竟是以这样的方式,相爱相杀了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