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
先生回家了,早饭得自己张罗了。一觉醒来,被责任支着,再无睡意,起身做饭,一菜一饭,简简单单,用油煎煎昨天蒸的发糕,熬点玉米稀粥晾上,再炒个大辣椒土豆片,都摆好上桌叫女儿起床。很平常的日子,在我来说却是一种难得的表演。细细思量,天长日久、日久天长中,多少人在姑息我的懒散、百般将我呵护,平常日子中习惯成了自然,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有多幸福。
还是那个吃饭速度,女儿吃的简单、应付,吃完饭一个人回屋了,留下我一个人细嚼慢咽。如果先生在,隔着两道门,沉浸在手机播放的小说声中,也会对我放下碗筷的声音有份敏感,第一时间回过来收拾碗筷的。做好了自己收拾杯盘狼藉的心理准备,也就不必故意弄出声响引起谁的注意,动作很轻。出乎意料的是,女儿风一样从屋里赶了出来,干净利落、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桌子的碟碗盘筷,归置整齐。看见女儿娴熟的动作,忙碌的身影,不禁在孩子身上看到先生平时的样子,一样的主动快速,一样动作娴熟,一样的默默无语,一样的自然而然。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先生的翻版。
女儿成为先生翻版的情形随处可见。先生出行之前,我们三个围坐在床的周围,开起玩笑,故意放粗声音,以先生的口吻,对着女儿嘱咐着:“爸爸不在家的这几天,你得替爸爸照顾好妈妈,当好妈妈的帮手……”说出这样的话的初衷,也就是在打消先生走走撩撩不放心的顾虑。也是借着先生的语气,说些玩笑的话,仅此而已。想不到的是,自先生出门,女儿确实迅速摇身变为一份支撑,对我的呵护也不亚于先生,做饭时打下手,递食材、递工具,倒脏水,倒垃圾;洗衣服时,帮着定时间、甩干、倒水、晾晒、收拾残局;夜晚来临,女儿把晾晒的衣服收拾回来、负责锁门、拉窗帘、铺床,还不忘学着爸爸平时的样子帮我掖掖四处的被角。叮嘱我可以想睡的时候随时睡着,她负责关灯……。
原以为,先生不在家,我会象以前一样,有诸多的不适应,没想到女儿给了我惊喜和支撑。原来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她都有印记,平时生活中的角色分配、习惯延续对她来说都有记忆。孩子就是父母生活中的翻版,是父母留给对方的情感贮蓄,孩子对爸爸的态度就是妈妈生活中的样子,孩子对妈妈的温度就是爸爸平时表现出来的热情。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随时随地,是跟随一辈子的。
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歧途,既然选择了一份约定终身的人生路,就应该尽全力付出,即便是担下痛、咽下苦,也应该有份蜜蜂一样的情怀和大度,用自己的辛苦劳作、忙忙碌碌成就一份甜蜜付出。所有的付出,不止想收获劳有所获的因果,更主要的是一种爱心传递和人生态度的影响,教会孩子懂爱、会爱、敢爱,让孩子把对别人的付出当做一种自然而然,才会有大的情怀、强的担当、不惧未来的勇敢。做不了有成就的人,也要做好成就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