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声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地声是一种临震征兆,在震中区或近震中的范围内,能普遍听到地声,随着距震中的远近不同,所听到的地声也不一样。比如有的类似闷雷声;有的类似远雷声,岩石破裂时的“咔嚓”声,有的则是隐隐有声。在靠近震中的地方,大震前可以听到像狂风、雷声、坦克开过来的声音,像开山炸石的沉闷爆炸声等。[37]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据震后调查,距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95%的人听到了地声。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在河北遵化县、卢龙县,很多人听到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隆隆”声,声色沉闷,忽高忽低,延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京津之间的安次、武清等县,人们听到的地声,似大型履带式拖拉机接连不断地从远处驶过。在震前半个小时到几分钟内,震区群众听到了不同类型的地声。据后来人们回忆,有的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有的如狂风啸过,伴随飞沙走石、夹风带雨的混杂声,有的似采石放连珠炮般声响,在头顶上空炸开,或如巨石从高处滚落。这些奇怪的声响和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接着地震就发生了。
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前人们听到地声如“雷吼”,若“千军涌溃,万马奔腾”,于是“争先恐后,扶老携幼,走避空旷之区”,紧接着发生了“屋宇倾颓,砖瓦雨下”的地震灾害。
1855年12月11日,辽宁金县发生5~6级地震,当地人民“未震之时,先闻声如雷”,于是“早已预防”,从住房里躲避出来,所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大大减轻了伤亡和损失。
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出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来说,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地震的震级就越大;反之,声音越小,声调越尖锐,地震的震级也就较小。当听到地声时,预示着地震即将到来,是地震来临的前奏曲。
关于地声的产生原因,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临震前地应力的积累已达到了岩石破裂的极限强度,使岩石层发生大量的断裂、破碎或彼此错动,这种破裂和错动都会引发振动。当振动传到地面时,其中的声频振动就是人们听到的地声。实验表明,在应力达到岩石破裂强度的一半时,声发射信号显著增加,当微破裂进一步发展时,声发射频率由高频向低频转化,因而有可能被仪器和人耳接收。[38]
为了解释地声的超前性质,有人把地声与地震波联系起来,认为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出来,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39]
如果说地声是纵波发出的声音,地动是横波产生的振动,那么,两种波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差,就是地声出现的时间。然而,计算表明,这种推测与事实不符。纵波的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即使传播到震中距100公里以外的震区,两种波间隔也不过几十秒钟;若在震中区,两种波间隔的时间更短,不会超过几秒钟。因此,由纵波所形成的声波,不可能在地震的几小时乃至几天之前出现。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地层岩体内部存在大量微裂隙、密集节理和高空隙结构,这些结构随震前地应力的不断加大,除弱化部位发生变形孕育成地震外,一部分能量会以声发射的方式释放。
在生活常识中,当我们手握一根柴棒两端要将它折断时,棒会受力而弯曲,同时还有咯咯声。这个声音不仅来源于即将断裂的部位,而且还来自棒内的随机部位,声音也出自棒的结构薄弱处的微破裂,同时还可感到微弱振动。随着力的增加,声音也愈频出现而且愈强,最后微破裂快速集中到要断的部位,棒终于断裂。这一过程也就相当于地震时“先听到声,后地动”的情景。
这一假说用折断柴棒产生的声音效果,类比于地声的形成过程,虽然解释了地声的超前性质;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与事实不符问题。我们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强度与振幅成正比。在柴棒折断之前,只能产生撕裂声,最强音一定发生在柴棒断裂的那一刻,因为这时柴棒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同样道理,地声的峰值也应该出现在地震发生时,而不是地震之前。事实上,地震的时候人们听到的声音,几乎都是地声的尾声。
总之,地声现象看似简单,但是,关于地声的起源问题,人们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对地声的形成及其性质,给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
那么,在舌岩体脱落说中,是如何解释地声现象的呢?舌岩体脱落说认为,地声是在地震孕育过程中,舌岩体发生张裂产生的一种振动波。参照地震的形成机制,软流圈中的舌岩体表面分布着深浅不一的V型裂隙,它是一种横向断裂带。在岩浆流涡旋的作用下,最脆弱的一条V型裂隙从舌岩体的边缘开始发生张裂,直至发生断裂。由于断裂而脱落下来的部分岩体,称为震源体;震源体脱落引发震动,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地震,地震的震级与震源体的质量成正比。舌岩体张裂必将引发振动,振动能量以声波的形式传递出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地声。
舌岩体从张裂到完全断裂,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地声早于地震之前出现,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特别是大地震来临时,地声会在几天之前开始出现;并且随着震源体质量的增大,地声会越来越强,由最初的“咔嚓”声变成闷雷般的隆隆声。地声是由断裂带上的破裂点发出来的,它是一个移动的声源,随着断裂带的延展,逐渐向震中靠近;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地声的走向,判断出震中的位置。地震发生时,张裂的舌岩体完全断裂,余下的舌岩体振动慢慢减弱,地声也随之消失,这就是地声的演绎历程。
目前,人们所掌握的地声强度资料还很少,因为难以候到,只有唐山大地震后的一次小余震时测到过。在震中附近的水井中,地声可高达到80分贝。对地声的声调(频率)开展测定较多,现在知道,地声多半集中在5~70赫兹左右的频段上。
从理论角度讲,在舌岩体张裂过程中,将发出各种频率的振动波,这些振动波除了正常的的声音以外,还包括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地声中之所以没有超声波成分,是因为超声波极易被岩体吸收,而被过滤掉了。而次声波传播到地面以后,会对动物身体造成伤害,是引发动物出现异常反应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