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兴衰的背后,藏着晚清官场三大势力之争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文:竹映月江(娱有理专栏作者)

提起清末商界中的大鳄,就不得不让人想起素有“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鼎盛时期,胡雪岩坐拥千万家产,一时间名动公卿。

可惜好景不长,这位曾经的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却在晚年一贫如洗。那么,胡雪岩一生兴衰起伏的原因是什么?在胡雪岩兴衰的背后,又是否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奥秘呢?

01、杭州守与失

胡雪岩的发迹,始于王有龄。

在王有龄还是“候补浙江盐大使”的时候,胡雪岩便慧眼识人,为囊中羞涩的王有龄雪中送炭,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

后来,王有龄一路青云直上,官至浙江巡抚。发达后,王有龄没有忘记胡雪岩的恩情,他将政府的业务委托给胡雪岩代理。小到钱庄药店,大到军粮漕运,通通让胡雪岩垄断经营,甚至还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并且不收分文利息。

靠着王有龄的关照,胡雪岩的生意蒸蒸日上,钱庄的分号越开越多。日进斗金的同时,胡雪岩也渐渐地有了名气,俨然一颗业界新星。

为了感谢王有龄的照顾,胡雪岩提出替王有龄筹集粮草,以便应对围攻杭州的太平军。

然而,胡雪岩不会想到,这一次的出城筹粮,却让他的命运发生了惊天的变化。

胡雪岩走后不久,太平军就攻克了浙江。王有龄丧失城池,羞愧自尽。

靠山一倒,胡雪岩的商业帝国风雨飘摇。胡雪岩看着杭州城中连天的烽火,轻轻的叹了口气。

胡雪岩明白,让他陷入危机的人不是眼下杀得兴起的太平军,而是左宗棠。

因为,当时左宗棠的部队就屯扎在安徽,他只需要稍微援助一下王有龄,杭州城就能守住了。

或许有人会问,左宗棠的部队近在咫尺,他为何不去解杭州之围呢?如果杭州城没事,那王有龄也不用死了。

这就牵扯到清廷官场的派系之争了。左宗棠是曾国藩湘军派的人,而王有龄所在的派系,却是湘军派的竞争者和政敌何桂清派系。太平天国在江浙闹得火热,曾、何对江浙的争夺也是火热。

正因如此,虽然王有龄急切盼望湘军东援,他甚至血书“鹄候大援”四字,向驻守在安庆的曾国藩求救。但曾国藩依旧严令离杭州不远的左宗棠勒马观变。

总之,曾国藩早就垂涎浙江,他就是要坐视太平军消灭王有龄,自己再夺回浙江地盘,不但可掌控一大块新地盘,还可靠着收复失地来立功。

因此,曾国藩对异己派系的王有龄的血书十分冷漠,却假惺惺的哀叹一番:“遥望杭州,鞭长莫及,忧灼奈何!”

世人都觉得商场险恶,但对于这一众晚清名臣来说,官场上的派系之争可一点也不比商场中的经营来得轻松。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02、改换门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胡雪岩也成了这场派系之争的牺牲品。好在胡雪岩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他稍一思索,便想到了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计。

胡雪岩主动去找了左宗棠,提出愿将自己筹集到的粮草送给左宗棠劳军。这条计策果然十分管用,左宗棠对胡雪岩的慷慨解囊感激不尽,二人遂引为莫逆之交。

而后,胡雪岩又利用自己做生意结识外国人的便利,与外国军官一起为左宗棠训练了一支用洋枪洋炮全副武装的“常捷军”,用来配合清军攻打太平天国。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为了答谢胡雪岩,左宗棠让胡雪岩做总管,独家经营整个浙江的钱粮军饷。

此外,左宗棠还将清军攻克浙江后的战利品,全部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靠着这笔巨额存款,胡雪岩的生意以几何倍数迅速扩张。短短几年,胡雪岩就开设了二十余处阜康银号,而且还兼营了药材、丝茶等生意,整个江浙的商业,尽在胡雪岩掌中。

胡雪岩的事业就此迎来了腾飞,鼎盛时,他的资产高达二千万两白银,是名副其实的首富。

巨额的财富也带给胡雪岩巨大的商誉,他的钱庄成了官账公款的指定存放地点,甚至一些朝臣官军私人的财产,也都存放在胡雪岩的钱庄里。

胡雪岩明白,自己能有今天的风光离不开左宗棠的帮助。作为商人,胡雪岩深谙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道理,他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回报左宗棠。

机会还真让胡雪岩找到了。1873年,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但军费不足。清廷原本想向洋人借钱充当军费,哪知洋人却不愿与清廷做交易,结果就连恭亲王出面都借不到银子,西征之事顿成困局。

胡雪岩听说后,毅然请缨筹集军饷,他以自身良好的信誉以及浙江海关的收入作抵押,终于从洋人手上借来了1870万两银子,成全了左宗棠的西征。

左宗棠大军出发时,胡雪岩又将自己胡庆余堂生产的“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等珍贵药材送给左宗棠的军队,以保证西征大军行军途中万事无虞。

胡雪岩的支持,左宗棠都记在心里。凯旋而归后,左宗棠立刻向慈禧举荐了胡雪岩,于是胡雪岩因为辅助左宗棠的功劳,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

胡雪岩的事业就此达到全盛,他旗下的胡庆余堂资本高达二百八十余万两,与北京的同仁堂南北辉映,以至留下了“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传说。

这期间也正是左宗棠得势的时期。新疆收复后,左宗棠官至两江总督,其门生故吏也多有提拔重用,一时间风头无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胡雪岩但见荣华富贵滚滚而来,三公九卿颔首低眉,真是江山拱手,为君一笑。

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往往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左宗棠独领风骚让李鸿章嫉恨不已,再加上左李二人为了疆防海防之争闹得水火不容,这使李鸿章早已视左宗棠为头号政敌。

李鸿章深知,想要扳倒左宗棠,首先要拿下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于是,李鸿章决定从胡雪岩下手,打压左宗棠。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03、再次失势

1882年,胡雪岩斥巨资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为了击败洋人对生丝市场的操纵,胡雪岩高价收购百姓手中生丝数百万担,以期形成垄断拿下生丝定价权。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胡雪岩即将成功的时候,中法战争打响了,更倒霉的是,当年正遇到欧洲意大利的生丝大丰收,市场行情顿时变化。这一来胜负易位,胡雪岩就落了下风。

李鸿章便在此时出手了,他抓住胡雪岩生丝库存过高的机会,利用职权让胡雪岩的工厂无法开工生产,迫使胡雪岩不得不将生丝贱卖,直接导致胡雪岩巨亏一千万两白银。

紧接着,李鸿章趁胡雪岩巨亏之后资金周转不灵的机会,又拖延清廷到期的一笔八十万两的贷款不还,而这笔贷款的担保人,正是胡雪岩。

清廷不还钱,胡雪岩作为保人只能卖了自己手中几处矿场,替清廷把这笔贷款补上。此举正中李鸿章下怀,李鸿章马上安排人四下散布胡雪岩家里闹钱荒的消息。

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去胡雪岩的钱庄取钱,从而引发了一场大挤兑,重压之下,胡氏各地的“阜康钱庄”纷纷倒闭。

然而,胡雪岩的钱庄里还有不少朝中要员的私产,结果引发连锁反应,一度连大学士文煜和恭亲王放在胡雪岩处的钱都取不出来了。

胡雪岩只得变卖资产来赔偿朝中大员的损失。墙倒众人推,不少人借机大肆吞没胡雪岩的资产,比如胡雪岩价值数百万两银子的胡庆余堂,就被文煜以区区十八万的低价购去。

可惜,纵使胡雪岩全力弥补,还是没能躲开朝廷的制裁。此时左宗棠已死,朝中再也没有能为胡雪岩说话的人。最终,胡雪岩的财产全部被查封,他本人在贫病交加中盍然而逝。

胡雪岩一生的兴衰沉浮,正是晚清官场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大时代下,小人物个人的努力常常受限于时代潮流。譬如胡雪岩,纵使机巧百变经营有道,也依然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最终顺应了时代的步伐,成为了与时代潮流相依相伴的一部分。

而晚清官场的权力之争又何尝不是时代的洪流的一部分呢,那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事变化,只不过是一轮又一轮新的宿命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