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易而入地难,相比探索宇宙,钻穿地球才最是困难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与地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具有着相同的地位,及至科学诞生,人类认识到了宇宙的真容,才明白天与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们所谓的大地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岩质行星,莫要说由数万亿个星系所组成的宇宙,就仅仅是银河系这一个星系之中,岩质行星的数量就多得数也数不清。而天呢,天就是广袤无边的宇宙,仅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就达到了465亿光年。所以如果将天比作一间房子,那么地甚至还算不上房子里的一粒尘埃。如此看来,似乎入地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上天才是无比艰难的,可事实却恰好相反。有人总会提出这样的质疑“我们的地球还没有研究明白,为什么总要去探索宇宙呢”,其实这个质疑还真是错了,因为研究地球比探索宇宙还要难得多。

以人类现有的航天技术水平,已经可以帮助人类踏上地球以外的星球,虽然人类能够亲身踏足的地外星球还只有月球一个,但是人类所打造的航天器却已经能够去往更为遥远的宇宙空间了,最远的航天器甚至已经到达了距离地球上百亿公里的地方。

回过头来再看看地球,人类对于地球的钻探研究不要说百亿公里了,就是百公里也是难以达成的天方夜谭,目前人类对于地球最深的一次钻探就是著名的科拉超深钻孔了,它的深度达到了12262米。12公里的深度对于地球而言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虽然人类距离钻穿地球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人类对于地球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地球从内而外分别是地核、地幔以及地壳,其中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又分为下地幔和上地幔。

在整个的地球结构中,人类唯一能够接触到的就是地壳了,这也是地球结构中最薄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将地球想象成一枚鸡蛋,而地壳就是鸡蛋壳,其实从比例上来讲,如果地球是一枚鸡蛋,那么它一定是一枚薄壳鸡蛋。但就是这薄薄的一层壳,人类却怎么钻也钻不开。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大概在17公里左右,如此说来,科拉超深钻孔的12公里已经离钻穿地壳不远了?并不是这样的,17公里只是地壳的平均厚度,而地球地壳的薄厚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通常海底地壳较薄,最薄的地方只有不到2公里,而陆地则要厚一些,比如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就可以达到70公里。

一般而言,地球陆地上的地壳平均厚度大约在三四十公里左右。所以科拉超深钻孔距离钻穿地壳还远得很。

既然科拉超深钻孔已经钻到了12公里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不继续下去了呢?因为实在办不到了。

科拉超深钻孔的正式运转是从1970年开始的,在1983年的时候,它的钻探深度就达到了12公里,然而科拉超深钻孔项目真正停止的时间却是在1994年,而从1983到1994的十年多时间里,钻探深度只前进了262米,可见继续钻探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如此深的钻探工作而言,依靠机器带动钻杆旋转是不行的,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消耗会大幅增加,没有机器可以带动如此长的钻杆,于是科拉超深钻孔项目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钻头旋转而钻杆不动的钻探技术,但这只是解决了能量消耗上的问题,却无法回避钻头消耗的问题。

在地下12公里处,温度已经超过了100摄氏度,钻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消耗速度极快,而高温又使得土质变软,所以更换钻头的时候,土质就会回填,每前进一步都是举步维艰,对于这样一个耗费甚巨,却没有进展,而且也没有收益的工程而言,停止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

那么人类为什么一定要钻探地球呢?当然是为了对我么所生活的地球有更深的认识,虽然通过地震波在不同界面的反射,人类可以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极具局限性的,它不可能与真实情况完全一致,只有真正将地球钻开,才能够对地球的结构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地下还存在着很多古生物化石,所以钻探研究对于地质研究以及生物演化研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是不知何时人类才能够打穿地壳。不过即使钻穿了地壳,人类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因为几十公里厚的地壳对于半径为6371公里的地球而言只是层皮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