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球变为宇宙飞船,要分几步走,又会遭遇哪些困难?

理论上来讲,地球是可以永恒存在的,地球上的生命也可以不断进化和发展,但这一切所依赖的环境却会发生变化。

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以及地球本身的存在都要依仗太阳,而遗憾的是太阳虽叫恒星,却不能恒存永续。在30到50亿年后,这颗耗尽燃料的恒星会发生氦闪,继而膨胀为一颗红巨星。氦闪是一种巨大的能量爆发,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将会在这一瞬间永远消失,而在太阳膨胀为红巨星之后,连地球本身也会被太阳吞噬,所以人类要想永恒存在,离开太阳系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当然,要离开太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我们还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去做,而在数十亿年之后,即使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想要把全人类都运送到一个新的家园,也绝非易事。

当太阳熄灭之后,整个太阳系都会发生巨变,所以人类无法在太阳系中找到新的家园,于是漫长的星际旅行就在所难免了。

刘慈欣老师曾写过一部科幻,叫做《流浪地球》,故事中人类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设想,以这种形式进行星际旅行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地球人类的生存,同时也能够避免遗弃大量的地球文明。

要将地球变为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要分几步走,又会遭遇哪些困难呢?要把地球变为宇宙飞船,就要给地球装上发动机,而发动机需要源源不断的燃料,所以这一切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人类必须要掌握重核聚变技术,如此才能够用石头给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供能。

人类为地球装备的发动机十分巨大,高达万余米,但这样的发动机一旦启动,地球很快就会从一个宜居星球变成一颗地狱行星。

因为地球大气的上界可以追溯到6400公里的高度,一万米的发动机一启动,就会将大量的地球大气吹向太空,假以时日,地球就成为了一颗没有大气的行星。而人类不可能将发动机建造到6400公里以上的高度,这太高了。

巨大的发动机会对地球地壳产生巨大的压力,在地球上,我们觉得地壳很厚,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其钻透,而事实上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地壳只是薄薄的一层,如果地球是鸡蛋,地壳还没有鸡蛋皮厚,所以巨大的发动机很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地质灾难。也就是说,地球还没有启动,就先要设法解决这一连串的难题。

当地球真的变成一艘宇宙飞船之后,便要开始选择目标地点了,而比邻星似乎是人类唯一的选择。

比邻星是宇宙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虽然是最近,也有4.22光年的距离,也就是说地球要是以光速飞行,也需要4.22年的时间才能到,而地球的移动速度显然与光速相距甚远,这注定是一场成百上千年的漫长旅行。

好在,旅行的过程中地球可以得到一些帮助,比如借助于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来为自己加速,从而顺利离开太阳系。在千百年之后,当地球到达比邻星附近的时候,还要面临着新的挑战,那里已经有一颗行星了,而且那颗行星比地球还要大。如果那颗行星上存在着智慧生命,那问题就非常棘手了,即使没有生命的存在,地球仍然难以顺利安家。

比邻星太小了,它只是一颗红矮星。

虽然这代表了它的寿命将会很长,可以达到上万亿年,但同时也标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它的宜居带会距离它很近,而在宜居带上有已经有了一颗行星,所以除非地球能够在那颗行星的相对方位并且与那颗行星保持完全相同的运动速度,否则迟早两者会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发生碰撞。

最后一个问题就来自于比邻星本身,作为一颗红矮星,比邻星的寿命虽长,也不会发生氦闪,但是活动却不够稳定,由于宜居带距离比邻星太近了,所以比邻星吹出的恒星风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干扰,这些都是地球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放弃比邻星去寻找其它恒星系更不现实,因为它们都太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