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些诗句,我全都读错了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关于读错字
按说,人这么大的体量,不应该认错,可现实中还是无法避免的认错人。
认错几个汉字,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不论是幼儿园小朋友,还是大学校长,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那些唯恐天下不乱、喜欢随波逐流、仅善于鹦鹉学舌、习惯于落井下石、惯性自以为是的道德婊们,真要有时间和能力,去把那些龟甲和兽骨上还没有人认出的汉字都正确的认出来,这才是真本事。
否则都是扯淡。
最近一直在读李白的诗歌,越读越感觉自己的浅薄,原来以为自己读得很准确的诗句,里面个别关键字几乎全部都读错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节选
将来会怎样,到底有谁能知道?
将,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用在将来这个词,将来,给人无限想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将,是兵的统帅,是当仁不让的老大。
将,有jiāng、jiàng、qiāng三个发音,这个字的字义解释起来相当复杂,就像一个性格复杂多变的人一样,不是特别熟悉,你很难了解他。
在以往的阅读中,我一直读的是将(jiāng)进酒,甚至无意间自以为是的觉得这是即将开始喝酒了,大家互相吹牛皮,李白这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是天大的笑话。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
说白了,乐府古题《将进酒》,就是劝酒歌,此处的将,读音为qiāng,是愿和请求的意思,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岑勋仰慕李白,特意到李白故交元丹丘家里等待与李白一见,然后三人开怀畅饮,新朋故交一相逢,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纵酒高歌,虽然豪放不羁,却依然有礼有节,《将(qiāng)进酒》乐府古题的采用,也刚好说明李白对两位朋友的敬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朋友间一场酒局,酒局上一曲高歌,抛开诗句中见仁见智的内涵,李白还为我们留下了至今无法拒绝的喝酒的理由。
作为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将《将进酒》的将读错,是可耻的,遗憾的是,我竟然读错了这么多年。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节选
小学时候,记得有篇课文,叫《朱德的扁担》,扁,发音biǎn。
作为形容词的时候,是描绘物体的宽而薄,常常与片为伍,扁片,比如一条疯狗被压路机压成一张疯狗,那一张的形象就可以用扁来形容。
你真是把我看扁了。
借用的就是雷同于一条立体的疯狗被压路机压成扁片状这一过程所体现的内涵。某种程度上,这与狗眼看人低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之前的阅读中,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扁,我就读成了biǎn。此刻想来,有多少人早已因此把我看扁了。
很多事都怨不得别人的刻薄,只能怨自己太过于浅薄。
是的,扁还有另外一个读音,piān。
扁(piān)舟,小船。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节选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
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越中秋怀》
诗句中的扁舟,都是小船的意思,当然读音也都是扁(piān)舟,而不是扁(biǎn)舟。
将来,再去江南,我准备寻一叶扁舟,找一两好友,互相整几个扁二,然后趁着酒劲,好好复习一遍李白的《将进酒》。
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
古人或许真的比现代人讲究,在古代,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类似裙子的东西叫裳,读音为cháng,而衣裳(shang)仅仅用于现代汉语。
随着文字本身含义与发音的演变,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正在消亡,渐渐被现代汉语的新规则所取代。
假如就算读成云想衣裳(shang)花想容是对的,我同样也是错的,因为我一直读成了云想衣裳(shàng)花想容。
想来,这个读音是受了家乡方言的影响。
小时候,母亲在为我和妹妹们洗衣服的时候,偶尔会说等你们长大了,你们的衣裳都要自己洗。衣裳,母亲都说成衣裳(shàng),而不是现在正规的发音衣裳(shang)。
冬天不可或缺的衣裳之一棉袄,母亲的发音是棉袄(nǎo),而不是正规的发音棉袄(ǎo)。故乡的方言就是这样执拗而沉郁,与故乡人的性格天然吻合。
后来外出上学,我还是学会了正确发出棉袄(ǎo)的音,却一直没有正确发出衣裳(shang)的音。
乡音的力量多么强大。
因为我知道,乡音里最核心的一部分是母亲的声音。
天都这么热(ruò)了,早就该换夏天的衣裳(shàng)了,我抓空把你们的棉袄(nǎo)都拆洗拆洗。
很多很多很多年,没有听到母亲这样的声音。
已经是五月,夏天了,天一天一天热(rè)起来,惟愿依然固守乡村的母亲身体健康,神清气爽。
4/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以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节选
开卷有益,这里不再过多废话,去读一读李白的诗作,就知道他儿时庞大的阅读量给他带来了多少好处!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读错字,写错字,实际上都是鉴别力欠缺的体现。
李白诗句中,还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字,这里只是随手例举一二,借我个人感触稍加铺陈,仅在提供参考,与学术研究无关。
就读书而言,千万不要轻易开口宣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山寨一个句式:阅读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
立刻去阅读,坚持去阅读,认错字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这句诗告诉我们:
你坚持的时光,终有一天会把你自己照亮。
<END>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