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风||【史海钩沉】王长华:汪氏集团文人圈中的姚燧
2019年第48期||总第311期
史
海
钩
沉
·文章以道轻重 道以文章轻重·
——汪氏集团文人圈中的姚燧
王长华
姚燧画像
在汪氏集团的文人圈中,姚燧无疑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汪忠臣是汪世显的长子,其军功与才干与其弟汪德臣相比,可能略为逊色,但其宽厚仁慈,忠厚谦让的品德,却让人极其服膺。故此,其去世后,才被朝廷赐谥为“忠让”,可谓相当准确的评价!
姚燧在应邀为汪忠臣撰写的《神道碑》中,也赞颂其曰:“乃推隽功,潜不自张!”一句话概括了汪忠臣的谦让品德!
姚燧不仅为汪忠臣撰写了神道碑文字,还作铭以纪其功德。
当时的孝子顺孙,想要使其先人的功绩传之后世,都以请姚燧撰写神道碑文为荣;如果得不到姚燧的文章,就会感到惭愧和耻辱。因此,几十年间,元代的名臣显贵,他们的显赫功绩和盛大功德,几乎都是由姚燧来书写记载的,足见姚燧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张建伟、武吉安认为,姚氏自后周入辽,定居营州柳城,其家族繁盛伴随着辽金元三代。姚氏先祖在辽金时期多为武官,由于长期与北方各民族混居,有一支还被鲜卑族同化。姚枢父亲到河南做官并定居,使得好学的姚枢得以深入学习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由此姚氏的家族传统得以转变,成为文化世家。姚燧的伯父姚枢,为元初重臣,他积极学习、传播理学,推行汉法,政事卓著;而姚燧则在诗文词及散曲等方面成就突出。姚氏的崛起与民族政权和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张建伟 武吉安《地域文化与元代姚枢家族》《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32卷第4期)。
姚燧家族为元代洛阳文化世家
令器之才 长自有成
姚燧字端甫,其父亲名为姚格。姚燧三岁之时,父亲就去世了,姚燧成为孤儿,由其伯父姚枢抚育成长。姚枢曾经隐居于苏门。辉州的苏门,即今河南新乡市辉县北苏门山,与百泉为山水极佳的胜地,历来为人文隐居避难的所在。魏晋时期,著名隐士孙登曾隐居于苏门山,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也曾在此游历;金代还有七贤堂、元好问、许衡等人曾来此游览。辉州还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家乡,他曾在此学习易经。金末元初,王磐曾避地苏门,耶律楚材也曾隐居于此。正因为辉州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人文内涵,姚枢才会选择此地作为居住与传播理学之所,而当时名儒许衡、窦默等人也前来共同研读,极大地促进了程朱理学在北方的影响。
也许是姚枢太过于严苛,或者是急于求成的缘故,他在教导姚燧成长的过程中,认为这个侄子童蒙未启,脑子很不灵光,因此,教训督导得十分急切。童年期的姚燧实在不堪忍受伯父的这种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式的教育。这时,河南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被称为“文章、道德为第一流人物”的“关西夫子”杨奂,写信给姚枢,劝止他的这种教导方式,并说:“姚燧是一位优秀的人才,长大后自然会有成就,何必急于求成呢!”而且,杨奂临终前,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姚燧,足见杨奂对于姚燧的器重和期许,而姚燧后来也确实没有辜负杨奂的殷切期望,从此也可以看到,杨奂发现卓越人才的眼光是多么独到。
姚燧十三岁时,在苏门山认识了前来拜访姚枢的元代大儒、著名理学家许衡;十八岁时,他在长安正式拜许衡为师,学习理学。史称许衡善教,“其言煦煦,虽与童子语,如恐伤之”,又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姚燧从许衡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再加上他学习刻苦,长进很快。可以说在许衡等人的影响下,姚燧前期主要以理学者的面目出现,这对他后来成长为一个文学家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姚燧文学思想中的理学因素和许衡有很大关系,这也影响到他的创作。
这一段时期,姚燧还没有开始写文章,但他看到当时在文学之士中流行的文章,丢失了古人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他的内心,对于这种文风,深以为非。
二十四岁时,姚燧才开始读韩愈的文章,并且尝试着摹写了几篇,有人说,其文颇有韩退之的风格。于是,他向许衡请教,许衡也很欣赏他的文辞,但告诫他说:“弓箭作为武器,是用来防御盗贼的;如果让盗贼得到,也会拿来对待好人。文章虽然是阐发和传播卓识的武器,但是,即使有了盛极一时的名声,将如何应对被人所利用的情况呢!文章就像弓箭一样,是一种利器,不是这样的人而赠送给他,和不是这样的人拒绝给他,用之非人,都是一种罪过,不是修养自身和入世立业之道。因此,必须慎之又慎啊!”
姚燧著作《牧庵集》
安辑庸蜀 录囚延安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许衡因与权臣阿合马不合,辞去中书左丞的职务,转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开馆国子学,择选蒙古贵族弟子进行教育。他奏召十二弟子作为伴读,分置各斋,为斋长。姚燧为其中一人,从太原应征到了大都。
姚燧三十八岁的那一年(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被任命为为秦王府文学。时间不长,就被授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这年,他奉秦王(忙哥剌元世祖忽必烈三子。至元九年,即1272年,封安西王,出镇京兆,今陕西西安。次年,进封秦王)之命,安抚庸(隋开皇五年置,治所在石城县,相当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蜀等地。
第二年(公元1276年),汉嘉(古代行政区划名,故城在今四川彭水县东)刚刚并入大元帝国的版图,朝廷诏命姚燧去安抚当地民众,随即又奉命在合州招抚守将王立。
第三年(公元1277年),姚燧又奉诏安抚循理夔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就这样,在五年之内,姚燧三次奉朝廷诏命出使和治理蜀地,都尽心尽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姚燧被授予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录囚延安。录囚亦称虑囚,是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囚犯并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此制始于汉代。录囚也是主管长官的职责,并有严格的期限。唐代由大理寺职掌,还有监察御史巡行地方录囚,明清时皇帝一般不再亲自录囚。录囚为历代王朝所重视,从而使这一制度成为朝廷监督全国司法状况的重要手段。
姚燧在延安录囚期间,凡是逮捕羁押于监狱中的囚犯,经审理查明后,发现其中有错误的,全部都给予释放,由此,人人对其公正的判决都非常服膺。不久,他又被调任山南湖北道,巡视澧州,在当地兴办学校,赈济灾民,勤勉履职,毫不懈怠。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姚燧从湖北任上奉旨回朝。第二年(公元1287年),被任命为翰林直学士。
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授大司农丞。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穷理致知 当世名儒
元贞元年(1295年,元成宗年号),姚燧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应朝廷之召,修撰《世祖实录》,并设置检阅官,推求和审核掌故轶事,姚燧与侍读高道凝任总裁,不久,书稿编成。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元成宗的年号),姚燧被授予中宪大夫、江东廉访使,在太平任上,上书称病。
九年(公元1305年),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至大元年(1308年,是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年号),仁宗皇帝尚为藩王之时,开设东宫三师府。当时,姚燧已七十岁了,朝廷派遣正字(官名,掌管校勘典籍之事)吕洙(字宗鲁,浙江永康人,元代经学家),效仿西汉时期征召商山四皓的故事,拜姚燧为太子宾客(官名,唐代始置,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时间不长,又任命为承旨学士,再拜为太子少傅。
武宗当面向姚燧宣示谕旨,姚燧再三推辞,拜谢说:“昔日微臣的先伯父姚枢曾经担任过这一官职,臣不敢再任此职!”
第二年(1309年),朝廷又被授予荣禄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从二品下,元升为从一品)、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至大四年(1311年),姚燧得以告病南归。不久,中书省又以翰林承旨的名义召他回京;第二年(1312年),再次召他回京。姚燧以有病在身为理由,都没有赴京。不久,就去世于家中,终年七十六岁。朝廷赐谥曰“文”。
当初,姚燧随伯父姚枢在苏门山隐居时,研读南宋朱熹撰著的《通鉴纲目》,对照当时,深感其关于历代皇帝传承的世系分见于各年,这是一种缺陷,读者不能从中得到天下分合之势的全貌。在江东告病之时,他著有《国统离合表》若干卷,以年代为经,以国家重要大事为纬,就和《史记》的各个表一样,将其附录在朱熹《凡例》之后,再拿来徽、建二种版本进行校雠,发现了三处错误,以序的形式置于表的前端。
姚燧的学问,有许多得益于许衡,其探究学问的路子是,由穷究事物之道理出发,获得知识,再经过反复和亲自实践,这才使其成为一代名儒。姚燧的文章,内容宏大丰富,文笔淋漓尽致,大度包容,博通事物,豪迈而不放纵,刚劲而不猛烈,气度雍容,用辞典雅,有西汉时代质朴刚健的文风,宋末以来多年形成的积习和弊端,由姚燧而为之一变。大体上,自延祐(元仁宗的年号,共计7年)以前,当时的文章大家,没有能够超过他的。有人说,在世上没有理解姚燧的人。更有人说:“不仅理解姚燧的人很少,读他的文章能够断句,断句后能够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的人,更少。”
姚燧说:“世上难道有不喜欢琴瑟之音,而想听闻鼓乐的人吗?不过,文章以弘道来衡量其价值,道以文章的好坏来衡量其轻重。如果再有班固一流的人物出现,评价古今人物,将人物分为九品,那么,欧阳修必定会列入一等,这样的人和圣贤相比,虽然还有些距离,但也极为接近而不远了。哪里有一句话就切近古人,而将来之人没有听说过的呢!”
当时的孝子顺孙,想要发扬光大他们祖先的功德,如果求得姚燧为其祖先所写的文章,才认为可传可信;如果求之不得,则感到惭愧耻辱。以故三十年来,大元一朝的名臣和当世功勋之家,以及有着显赫功业和盛大德行者,几乎都是姚燧所写。每有人来谒请其著文,他必须要考察此人的行为和功业是否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然后才答应是否许可,而且从无溢美之辞。如果有人安排了歌舞音乐,姚燧则更为高兴,一边欣赏歌乐,一边援笔大书。否则的话,他的文章确实不容易求得。
当时,被元朝廷封为沈阳王的高丽忠宣王王璋父子,通过连姻帝室,不惜重资结交朝中大臣。有一天,王璋想求得姚燧诗文,但姚燧不肯给予。不得已,王璋上奏皇帝,想求得姚燧诗文。直到接到圣旨后,姚燧才写了诗文送给王璋。王璋准备了金钱、丝绸、金玉、名画,盛装了五十篚(fei竹器,如箧。后多用青铜制做。长方形带盖容器,表面带有纹饰或铭文,多以青铜制成,属于礼器的一种,与鼎、簋、豆、簠、笾、鼎、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贵族或君王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以盛放丝帛,因此也称帛篚),送给姚燧,以示酬谢。姚燧马上将其分别散发给各位下属官员和随从侍奉的人,只留下金银,缴付给翰林院作为公用器皿,而姚燧本人却一无所取。有人问他为何这么做,姚燧说:“高丽是藩邦小国,只知道以财物为重,我轻视他们,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天朝大国不以此为意。”姚燧的大气磅礴、器识超迈和不同凡人,从此可见一斑。但是,他也颇为恃才傲物,轻视赵孟頫,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北魏拓跋氏后裔。弱冠游吴中,以文章名于时。在江南曾作过几任省掾一类官吏。元仁宗未登基前,为元武宗太子,擢元明善为太子文学。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之流,因此,和他交往的人就少了一些。平生所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刊行于世。生有三位儿子:姚壎(xūn),姚坼(che),姚城。
牧庵文集
雄视元初 一代风气
姚燧的政绩虽不像其伯父姚枢那样突出,但他同样体恤百姓,兴学重教,得到时人的称许。
姚燧在文学方面发扬光大,成为元代的散文大家。张养浩《牧庵集·序》称其“才驱气驾,纵横开阖,纪律惟意”,“约要于繁,出奇于腐,江海驶而蛟龙拏,风霆薄而元气溢,森乎其芒寒,皜乎其辉烨。”
元末吴善《牧庵集·序》云:“我朝国初,最号多贤,而文章众称一代之宗工者,惟牧庵姚公一人耳。”比之为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
清初黄宗羲编《明文案》,其序亦云:“唐之韩柳,宋之欧曾,金之元好问,元之牧庵、道园(虞集),其文皆非有明一代作者所能及”,这些都说明姚燧散文的成就和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清嘉庆时杨复吉编有《元文选》,其书不传,蒋光煦《东湖丛记》卷二录有其序,序称以姚燧为代表的元代文章“实足嗣响唐宋,卑视有明。”
魏源《元史新编》卷四十七《姚燧传》,对其文章做了这样的评价:
燧学出许衡,而辞章英挺,则有天授。宋末文士,皆宗欧、苏,其弊也冗踏平易。至燧,始宗韩、柳,以绍秦、汉,不屑欧、苏以下,雄视元初,遂开一代风气。故元代古文,远出南宋以上。
这些评价都告诉我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姚燧是一位不应该被忽视、更不应该被遗忘的文章大家。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查洪德先生《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认为,姚燧以雄奇古奥扭转了南宋文风之弱,其一任才驱气驾,也失之奇险。众所周知,姚燧这种雄奇的文章风格学习的是唐代的韩愈,实际上有一个因素也不容忽略,就是姚燧岳父杨奂的影响。杨奂为文务去陈言,也是深受韩愈的影响,他还删集过韩文。元好问在《故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公神道之碑》中说杨奂“作文刬(chan,同“铲”)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
姚燧为元代早期的身居台阁的诗人,杨镰先生认为,他的诗关注时事,忧国忧民,同时也是他情感的自白。相比于诗,姚燧的词则个人色彩更浓厚,内容多为送别、赠答、游览、咏物,抒发叹老之情,和对朋友、妻儿的感情。姚燧还是早期的散曲作家,名列《录鬼簿》卷上,《全元散曲》收其套数一套,小令二十九首,多写人生幻化之旨、山林隐逸之思和男女恋情。姚燧侄姚守中承继了家族之元曲传统,他曾为平江路吏,作有杂剧《汉太守郝连留钱》、《神武门逢萌挂冠》、《褚遂良扯诏立东宫》等,今俱不存。《全元散曲》存其套数一,即《[中吕]粉蝶儿·牛诉冤》,构思新颖,假托被杀的牛述说自己的悲惨遭遇,谐谑中包含着悲苦与怨愤。《录鬼簿》吊词云:“挂冠解印汉逢萌,扫笔成章姚守中,布关串目高吟咏。牛诉冤,巧用工。扯诏谏,扶立中宗。麒麟阁,狐兔塚,怨雨愁风。”概括了姚守中的元曲成就(张建伟 武吉安《地域文化与元代姚枢家族》《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32卷第4期)。
查洪德认为,“姚燧文章特色可以概括为多个方面,如破体求新、正中见奇、以传奇为传记等。”(《姚燧文章特色论》,《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3期)
姚燧还以自己文章泰斗的身份教导、提携了许多后辈文士,比如贯云石、李之绍、李泂等人。
姚燧一生鞠躬尽瘁,堪称为官者模范。他在闲暇之余,喜游山历水,了解风土人情,这使其散曲小令中,浸染了浓郁的民间色彩,雅洁蕴藉,淳厚隽永,他长于爱情心理描写,将缱绻悱恻之情,刻画得丝丝入扣。
兹略举几例,以窥其文学成就之一斑。
《中吕·醉高歌》《感怀》(二首·节选):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集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题签:魏新河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