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这种行为!
最近,网上有一起令人难过的新闻:
加拿大的一个华裔家庭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件,妈妈中枪身亡,爸爸重伤。
案件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从小就生活在父母巨大控制欲下的“完美女儿”,因为无法忍受这种压力,雇凶杀人。
女孩的父亲在死里逃生之后,对女儿的行径万般不解。
他认为他和妻子,已经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了女儿,却换来孩子的一把利刃;
他们用高标准要求女儿,也是为了她的前途着想,而女儿却想要杀死他们。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意识到身为父母,他们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有网友表示,“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了。”
像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
父母倾尽所有的精力、财力,想尽办法给孩子提供完美的教育;
父母也期待所有的努力,能换来一个自己设想的“完美孩子”。
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但以绑架孩子人生为手段的督促和爱,对孩子真的好吗?
1
毁掉一个孩子,就逼他完美
在近日热播的刑侦剧《冷案》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父亲林建功,是一位受人尊敬,桃李满天下的高中教师;
而女儿林慧,考取了名牌大学,她样貌美好,品学兼优,是别人家的“完美孩子”。
林建功作为老师很严厉,他对女儿的管教,也不例外。
女儿从小的衣食住行,到学业社交,林建功都要严密监控。
林慧长期在父亲的管教下,父女之间的矛盾爆发了。
高考时,父亲将女儿喜欢的艺术类专业,私自篡改成他喜欢的金融类专业。
女儿一怒之下,将录取通知书钉在父亲的房门上,和初恋男友私奔了。
但在外漂泊了一段时间的林慧,没有生活能力,她的日子捉襟见肘;
她服软了,她在家门外哭着敲门,求父亲让她回家。
然而,对于女儿的悔恨,林建功冷脸相待,他觉得女儿道歉不够诚恳,一直没有打开家门。
走投无路的林慧,被男人蒙骗,堕入风尘。
后来,林建功在新闻里,见到衣不蔽体的林慧时,终于崩溃。
他找到林慧,怒骂:“你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去!”
父女俩在争吵之下,盛怒的林建功硬生生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直到警察来到家里,他盯着手里林慧生前拿着奖杯的照片,嘴里仍在念叨:
“林慧曾经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作品啊。”
这个让人看了觉得不寒而栗的故事,其实藏着千万中国家庭的影子。
有多少父母,将孩子当成一个“完美的作品”来塑造?
大多数父母,都无法放弃让孩子成为“最好”的执念!
于是,很多家长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规划蓝图、设定路线,实行高度控制;
一旦孩子脱离掌控,父母就开始失控、内心失衡。
父母没有错,但他们唯独忽略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违背天性的控制,只会让孩子感觉深深的压抑和窒息。
被逼着完美的孩子,从来没有被尊重过;
他们过早地背负了太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一些学霸孩子一直活在光环中,不肯面对一次失败;
他们多数人成年后,都背负着童年的伤,或许终其一生,都不知幸福为何滋味。
2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更能活出完美的人生
为人父母,我们对待孩子,应该要多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追求完美;
父母也不是放任孩子不管,而是给他们的成长提供土壤,浇水锄草,静待花开。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也要放下对孩子“完美”的执念。
人生是一场长跑,笑到最后的孩子,才笑得最好。
当父母们放下焦虑,真正懂得欣赏孩子时,孩子的不完美也能绽放最美的光芒。
卡耐基作为大名鼎鼎的成功学大师,小时候的表现并不好。
在整个村庄里,他备受别人讨厌;
因为他总是四处捣乱,每天都不回家,混迹于社会,导致名声很坏。
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又觉得卡耐基无药可救。
在卡耐基九岁时,爸爸娶了一个新妻子。
结婚当天,爸爸把新妻子带回家里,指着卡耐基对新妻子说:
“看看吧,你可要小心,因为站在你眼前的这个男孩一无是处,在整个村庄都是出了名的坏。
如果你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他的攻击,甚至会被他害得很惨。总而言之,你必须小心翼翼。”
对于爸爸的介绍,新妻子惊讶地张大嘴巴半天都合不拢;
她不知道作为一个父亲,为何要把自己的儿子说得这么不堪。
显而易见,卡耐基已经习惯了爸爸这样在他人面前介绍自己。
当着卡耐基的面,新妻子什么都没有说,而是蹲下来抚摸着卡耐基的头,看着卡耐基的眼睛,说:
“他可不是最调皮的孩子。”
新妻子继续说:
“他只是非常聪明而已,他需要找到正确的地方发泄他的多余精力,做出属于他的成就。”
这句话戳中了卡耐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的眼泪簌簌而下。
从此之后,在继母的鼓励下,卡耐基就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一样,最后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卡耐基的父亲只看到孩子顽劣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卡耐基的聪明才智。
而继母发现了卡耐基的优点,真诚地认可和鼓励他,卡耐基的人生才迎来了转机。
因此,为人父母,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
对于孩子的缺点,我们不能当成孩子“不完美”的污点,而是试着去理解、接受和宽容,慢慢指正。
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求孩子事事完美;
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获得完美的人生。
3
不逼孩子完美
是父母的必修课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曾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儿时的她发现自己后脑勺有块白斑,这本来属于一种很明显的先天缺陷;
而她的父母十分有智慧的告诉她,这是上帝给特别孩子的奖励,这让她十分骄傲。
每当有人夸奖尹建莉时,父母会有意指着脑袋后因白斑导致的白发说,“瞧,就是因为这撮白发,她才变得这么聪明”。
她的父母甚至还给她的白斑取了个名字,“白玉点儿”。
长大后的她才发现,父母对她的呵护是这么周到和独特。
父母不吹毛求疵,懂得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
他们懂得善待孩子的内心;
他们没有“正确答案”、“最好”的偏见,而是选择用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而孩子,反而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疑,这才是教育的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