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聪慧解读吉利跨越式发展:深耕精品车,目标放眼全球

掌舵者的格局将决定一家企业的最终结局,在这次采访中,安聪慧多次强调“汽车行业必须要参与全球的汽车市场竞争”,这也将决定吉利汽车的最终走向。

记者|杜余鑫

与沃尔沃合作,发布全新的高端品牌领克,备受关注,销售旗开得胜

即将有9款车型步入月销万辆俱乐部,出一款新车爆款一款

2017年12月份单月销量迈入15万辆大关,全年累计销量直接从16年的76万辆跨越到124.7万辆,同比增长62.8%;2018年确定了158万辆的销量目标

成功收购马来西亚宝腾和莲花路特斯股权;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成功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

吉利白俄罗斯工厂落成,博越全散装件(CKD)生产下线

……

时至今日,吉利这家位于浙江的中国汽车公司再次成为行业翘楚,成为大家关注、议论的对象,不仅自主品牌以它为榜样,更是引发了合资品牌的担忧。

吉利为什么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绩?其产品和品牌为何快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为什么近两年推出的产品款款皆为爆款?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容易,吉利为何能够频繁并成功布局海外市场……相信除了那些列举不完的卓越表现,这一系列疑问也是外界最为迫切知晓和探究的。

近日,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就上述疑问接受了《汽车公社》的专访,讲述了吉利如何取得快速成长的原因。

生在中国,心系全球

《汽车公社》早在今年年初就预言,2017年吉利或将坐上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宝座。果不其然,2018年1月初,当乘联会发布中国汽车产销数据之时,吉利超越长安、长城夺得自主第一的消息就开始见诸报端。

但有意思的是,在吉利官方的任何宣传中,并没有出现“自主第一”这样的字眼,在与吉利官方多次的交流中,本刊记者也未听到官方类似的声音。为何多年经营下来这样一个难得的成绩,却不被吉利看到眼里?

去年,安聪慧在吉利汽车西南地区十八家店联合开业庆典上说:“100万辆只是吉利新的起点,200万辆在世界级车企中也谈不上规模,仅大众在中国市场就有400万辆规模,中国车企完全有能力与世界级车企比规模。”这就足够看出吉利的目标并非自主品牌了。

“吉利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再高,不代表成功,吉利的目标并不放在中国市场,汽车行业必须进入国际化、全球化,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安聪慧不止一次强调,语气坚定而果敢。显然,在吉利“20200战略”——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的规划下,吉利的目标并非自主品牌第一,而是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中去。

所以2017年,吉利能够顺利拿下宝腾、莲花路特斯,成功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公司,还在白俄罗斯建设生产线并下线了博越,也能够成功拿下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这些都是吉利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所进行的分解动作。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所有的工作,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都是吉利系统性考虑的结果,并在很早以前做了规划。”安聪慧表示,吉利的目的并不是要控制对方,而是通过这种通力合作的模式,将企业与企业叠合在一起来进行共同投入和研发,开发未来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用协同力量树立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无论是吉利与沃尔沃的结晶领克,还是吉利与马来西亚携手的宝腾和莲花,在吉利的经营下,都进行得顺风顺水。除了领克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表现,这个欧洲设计、欧洲研发、全球制造、全球销售的全新高端品牌,下一步即将进入到欧美市场进行销售。

“这段时间关于领克进入欧洲的时间已经加快了,吉利在这方面已经有充分的计划,我们会在近期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对外发布。”安聪慧表示,在国际市场上,领克将率先借用沃尔沃在欧洲的渠道进行销售,之后还将进入北美市场,只有经受住最成熟市场和消费者考验的品牌,才具备十足的竞争力。

关于宝腾的最新动向安聪慧透露,从2017年10月份双方交割完成以后,宝腾就全面开始进入到加快产品技术输出和尽快的产品在研发阶段,到2018年2月份,宝腾将围绕品牌形象的打造,让外界看到宝腾的最新进展,同时在2018年年底,外界会看到宝腾最新成果的体现。

“汽车行业必须国际化、全球化,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汽车公社》记者在与安聪慧接触的短短4个小时中,这句话被他提到不下4次。这一刻,本刊记者也终于明白,之前吉利高层常挂嘴边的“眼界决定世界,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而这也正是吉利取得今天这般成就的关键。

成功非偶然,除了机遇更看实力

实际上在总结2017年乃至近几年吉利为什么能够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时,安聪慧除了谈及上述“国际化视野”带来的成就外,还谈到了吉利制胜的几个必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汽车行业都是支柱产业,在‘中国智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初衷。作为目前发展最好的自主品牌和中国汽车工业供给侧改革的鲜活样本,吉利谙熟高质量产品的内涵和精髓,而这恰巧也与吉利“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理念不谋而合。

随着消费环境的剧烈变化,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识也不断在提高,“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的,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本土的优势,所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安聪慧表示,很多人说吉利这几年做一款产品成一款产品爆款一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客户的需求把握准了。

当然在这一基础上,就需要作出更加高品质的精品车型,正如安聪慧这位十足的产品经理一样,他几乎有90%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产品上,安聪慧认为:“企业负责人就是把产品做好,在研究产品方面,无论是大小车展,我们都尽量要去,包括团队都要一起去学习。”毕竟产品才是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

其实在汽车行业中,谁都知道产品的重要性,但是为何别人失败了,而吉利却一直冲向成功之门?归根结底,最终是由体系能力决定的。对于“体系”这个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则,所有的行为都是按照这种适用于企业快速发展的规则进行。

安聪慧说:“吉利的体系力的提升,是这20多年来造车的努力,加上全球并购的一些合作带来的。”而整个体系,包含了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方方面面,目前吉利这些方面都已经随着产品向3.0时代迈进而得到了升级,木桶效应下的各个短板都陆续得到了补齐。

比如研发体系上,为了保证企业和产品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投入。吉利坚持自主突破创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战略,去年投资62亿元的(杭州湾)研发中心全面启用,形成了全球四大研发和四大造型中心的全球化研发体系,一万多人在从事着产品的研发工作。安聪慧还透露,未来吉利还将增添一个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

同时在国际化主流零部件供应采购体系、国际先进设备及标准化制造基地和制造体系、跨时代跨领域活跃的3.0营销体系等方面,吉利都做出了先进的吉利模式和吉利样本,不断迸发出以产品力为基础,体系能力为推动的强大力量。

从对标到立标,在前进中调整

从2015年的50万辆到2016年76万辆,再到2017年的125万辆,以及2018年的160万辆和2020年的200万辆,可以说吉利这5年跨越了或将跨越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多个门槛,这种跨越式发展之路,也增添了外界对吉利的几分担忧。

“担心步伐走得快,留下一些后遗症,担心整个体系是否能够支撑得起200万辆的目标……”在谈及吉利这种急速增长的历程时,不少行业人士表示担忧,毕竟作为最具潜力的中国汽车品牌,更希望其能健康地发展下去,最终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实际上对吉利人而言,他们又何尝不报以此种想法。安聪慧早在在iNTEC技术品牌发布会上就提出“汽车工业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苦练基本功,从描红、写字、造句,再到写文章”。

所以谈到停下来调整时,安聪慧露出一副诧异的表情,并反问到:“为什么要停下来调整呢?企业的发展都是有惯性的,全世界来说优秀的公司没有调整期,最有效的调整是在发展过程中去解决。”安聪慧用轿车和SUV的占比、3.0代产品的销售占比、销量、利润等各项指标对本刊记者称,吉利特别注重快速和健康的高增长。

而这,也是由吉利的文化决定的,它造就了一个人到底是想当将军还是士兵。“只要想到这一点,那起码和标杆之间就有差距了,比如说吉利确定要进入世界前10位,从单品牌、企业来说,年销200多万辆基本上可以进入前10了,那我们就定下这个基本目标。”细数吉利200万辆的目标,安聪慧信心满满。

从2012年开始,吉利实施“对标管理,品质经营”,实践证明,这是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最好方法,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举措。当制定200万辆目标时,自身离这200万辆有什么差距?比如设计部门和研发部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人才条件是否能够支撑一年5款全新车型的开发;制造方面200万辆需要共产规划产能到多少万辆,供应商的规划如何安排,显然种种的种种,都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发展和规划。

“关于产能规划和销量计划,我们要对标的就是这个细分市场谁卖得最好,我们就对标谁,在产品上,我们通常采用越级对标,让消费者能够用买A级车的钱,也能享受到买豪华车的品质和服务。”安聪慧坦言,正是对标文化,让吉利在市场上树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力。实际上无论是博瑞还是博越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对标文化,打造精品车,更是离不开这种思路的指导。

时至今日,吉利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标”已不足以帮助我们去引领市场,我们需要从“对标”走向“立标”。当前,吉利品牌旗下的车型,不论是轿车还是SUV,都已经在各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所以说,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对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吉利自身已成为市场的标杆。

吉利品牌要成为自主品牌的标杆,领克品牌要成为主流合资品牌的标杆,动力总成也一样,新开发的变速箱、发动机必须成为行业标杆。而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全新标杆,也必将由吉利汽车树立。

面向未来,战胜自己

未来吉利应该怎么走?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安聪慧表示压力颇大,毕竟吉利汽车已经进入到了后百万时代,正是考验企业的活力以及体系能力的时候,对吉利而言,它不仅是要战胜全球汽车行业上的对手,更需要战胜自己,因为高手过招,最关键的还在于自身因素。

“现在我们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如履薄冰、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内部高层会议上我讲最多的就是市场、客户,大家的反馈。”安聪慧再次强调,市场和客户第一的原则,同时在自身本领上,还要求清楚自己的目标情况下,不断学习和实践,“吉利就是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和团队,这能保证我们不断能够在新的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阶段能够得到支撑。”

所以在吉利迎来高速增长的新时期,更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因此2018年吉利也将迎来产品大年。吉利将推出包括轿车、SUV、跨界车、MPV等10款以上极具竞争力的全新产品和改款车型。其中轿车产品将在年中推出,跨界车领克02和轿车领克03,以及MPV车型也将陆续亮相。对吉利而言,没有下滑的市场,所有的细分市场吉利都应该有车型去占据。

在新能源方面,前不久吉利K车型官图已经发布,该车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是吉利“蓝色行动”首款新能源战略旗舰车型,承担着开启“蓝色未来”的重任。同时,K车型也是首个全混动B级车,全系产品阵容都将搭载吉利全球首发的全新智能混动系统。

因此2018年也可以称得上吉利新能源之年,安聪慧承诺:“吉利未来将做到每个系列每个车型都要有新能源车型,涉及纯电动、混动和插混等不同种类,最低的也要从48V起。同时还将做到让消费者用买传统汽车的价格买到油电电动车的待遇。”就在前两天,新的帝豪EV450已经亮相,全新的设计和风格,已经拉开了吉利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大幕。

行百里者半九十,造车何尝又不是?虽然2017年吉利止步125万辆,但目前甚猛的势头,清晰的发展逻辑和规划,将给人们无限希望和遐想。而2018年158万辆的目标对吉利来说,也势在必得。根据吉利2016、2017两年连续上调年销目标的惯例,2018年吉利完成160万的销量或不在话下。

可以想象的是,在今年年底,吉利将迈过160万辆销量大关,毫无疑问吉利将站上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同样的高度与门槛,后百万时代的吉利汽车,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一流的汽车公司和品牌行列,并与国际主流的汽车品牌展开较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