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班级管理的四大障碍
班主任工作是神圣的,因为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繁复的,因为育心;
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因为塑造;
班主任工作是幸福的,因为创造!
笔者通过调查与访谈,把一些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一次梳理,归结为四大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困惑一】理想与热爱的缺失
【解决策略】担责任学做人
笔者从教18年来,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理想与热情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之大。可以这么说:充满理想与热情的教师带出的班级、学生也必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然而,现实中,理想却在慢慢地淡出。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心中涌动的激流,是催促人不断地超越自我,即使在困顿或者消沉的时候,也因为理想,就奋起直追;理想是一对坚韧的翅膀,可以带着我们一直往新的目标飞翔。可如今,有不少教师给我们的感觉似乎缺了点什么,如今看来我们缺的就是理想!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教师就是一份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教师是虚高地位与超低回报的组合体;如果能不当教师该多好啊……
试问,这样的教师又会怎样对待工作呢?当我们不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份事业,并寄予自己理想的时候,工作,真的只是成了一份工作,一份了无生趣的工作,更谈不上理想了。没有理想的人,是走不远的。尤其是教师,需要周而复始地面对许多稚嫩的学生。
理想的缺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热情与爱心的缺失!
可是有不少教师还真的缺乏了那份热情与爱心。热爱是一种信仰,就象土地渴望得到阳光的照耀;热爱是一种沉淀,岁月的磨砺才能使人变得坚定和丰富;热爱,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案例】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到了,不少老师的桌前摆满了鲜花,这是家长、学生尊重老师的一种体现。可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办公室的垃圾桶里开始多了一叠叠纸片——学生动手做的粗糙的贺卡。笔者曾多次在这样特定的日子对不少学校进行委托调查与访谈,结果基本如此。
也许这些学生动手做的卡片真的不好看,可是卡片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有不少老师已经失去了这样的理解与认识。在鲜花与卡片之间的选择恐怕已经反映出了这些教师的教育思想了。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些也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左右,但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案例】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画,画上画着同学们在听老师上课,室内所有的日光灯开着,窗外是阳光灿烂。经过老师的启发,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问题,说应该把灯及时地关上,应该珍惜资源。可巧的是,就是这个班的下午第三节课,窗外也是阳光灿烂,室内却也是盏盏日光灯大开。可惜,不仅是全班学生,就是老师直至下课都未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知行背离的现象?
要想当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学会做人,要时时刻刻用老师的职业要求约束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担负起它赋予的责任。
【困惑二】宏观与微观的处理
【解决策略】夯根基重细节
相信许多人对班主任工作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痛并快乐着!说痛,因为育人事无巨细,班主任都得管,从头到脚,从校内到校外,一句话,只要是跟学生有关的,班主任都有责任,压力之重,可想而知;说快乐,因为学生的进步、成长有属于我们班主任的点滴辛劳,尤其是某些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人发生的特殊的事。
高效的班级管理,应该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要关注到学生的根基(思想、价值观……)教育,又要落实到细小的枝梢。
大化到“基”。以前笔者也觉得爱祖国等大道理是一种很空泛的说教,只是为了教育学生而为之。最近给学生上了一堂关于认清邪教本质的课后,突然警醒了!试想:那些加入邪教的人是傻子吗?不见得。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高级人才深陷其中呢?或许跟我们的教育有关——缺乏有效的根基教育。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没有了理想与梦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盖过一切,重智育轻德育;缺乏对学生思想根基的灌溉和熏陶。当学生处在一种混沌的世界中时,必然在思想上也是混沌的。在学生思想最可塑时我们有时却背道而行,实在是很大的遗憾!
细化到“梢”。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的延伸面将是穷尽一生亦无法穿越的迷雾。犹如人身上究竟有多少毛细血管,亦或有多少末梢神经,恐怕至今也没有科学家弄清楚。然而,由于育人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必须抓这些没有穷尽的“梢”。因为“梢”有不慎,便会贻祸。
【案例】最近笔者到温州一所小学,学校不大,可是学生升旗敬礼那一幕却牢牢烙在了我的脑海。我从未见过这样整齐划一的队礼!一所普通学校做了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事!打造学生标准的队礼虽然花费了学校、老师、学生不少的时间,得到的却是对国旗的敬畏、感恩……
然而这样有意义的小事很多时候却被淡忘了。有时,我们仔细一想,许多枝梢末节的疏忽也会累积成祸患,我们不能不防啊!
因此,优秀的班主任必然是一个能在细节中寻找教育时机的高手,同时也时刻在为学生抹下人生的底色。
【困惑三】懒惰与勤奋的矛盾
【解决策略】懒在形劳在心
勤劳的班主任是可敬的,但“懒惰”的班主任更高明!
我们都赞扬班主任的勤劳与付出,是的,班主任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应该是勤劳的。从教学来说,要钻研教材,做到胸中装着教材,要分析每一课的重点难点,明白教材中的精彩细节;要思考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分析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的习得;要预设并把握课堂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等等。从班级管理来说,要细细分析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要随时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老师实实在在地付出。
勤劳的班主任是可敬的,可是,高明的班主任应该要学会“偷懒”。
在课堂教学上,要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而且,新的教育形式也要求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课堂上做个“懒”教师,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者。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武术中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班主任。而得以实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就是——懒!当然此懒要懒得法、懒得力、懒得意!不是懒散,而是懒在形,劳在心!
【案例】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举办的才艺30分钟表演,具体由班主任负责。几年的历练,我们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节目的编排与表演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的差距。于是,我们进行了调查,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原因——老师过度地干预、策划、帮助,只能得到短时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排练的能力。
其实,班主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只是起到一个组织、引领的作用,完全不用滔滔不绝地“累”着;班主任只是班级管理中的一根针,将所有学生巧妙地穿起来。这样的班主任是“轻松”的,是“懒惰”的,但更是高明的。
班主任千万不要太“勤劳”地一切包办,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案例】有一次,笔者在杭州一所学校作调研。来到一个比较优秀的班级,我们发现这个班级无论是文化课的成绩还是文体活动、劳动卫生、各项竞赛,成绩都很好。然而意外却出现了:就在这样的班级里,班级的图书经常被损坏,同学的书本甚至是钱物会被偷,课桌也有被划的痕迹,同学之间还时有冲突发生。为什么在这样的班级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后来我们对学生和班主任进行了单独访谈,结果发现这位班主任是典型的事必躬亲型,学生只在她面前表现得中规中矩。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甚至事事亲历亲为,看似极其认真负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在害学生——让学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锻炼机会。
【困惑四】共性与个性的协调
【解决策略】存共性扬个性
社会之所以存在并能不断发展,是因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与人之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共生。共性使个体聚合在一起,并维持一定的运行规律,个性又使这个聚合体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点,并成为整体发展的动力。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人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性格各异的心理世界,教师需要通过协调,使不同的学生能够融为一个整体。
【他山之石】日本的小学教育中虽然处处可以感受到对团队意识、服从意识、规则意识的强调,但这种集体意识是建立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以融合不同的个性形成的自然的、富有活力的集体意识。因此,在日本的小学教育中,体育运动会多数是以团队形式进行,强调集体的协作、协调、协同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部个体参加的全员运动会。在日本的小学教育中,从学习到生活都引导学生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不分优劣,强调的是整体效应和个体的积极参与,注重的是个体对集体的服从与协调。
然而,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在对学生提出要求的时候,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持一种趋同的思维方式,总是要求学生向共性的目标看齐,轻视甚至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应有的个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没有意识到如何协调处理二者的关系,以至一些班级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思想与行为的偏差,使学生个性与共性发展失衡。
【现象】有些班级因为管理过严、过死,措施僵硬而使学生表现得很是听话、守纪律,却也缺失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个性逐渐泯灭;有的班级管理过于追求个性,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引导,致使学生盲目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淡化了集体意识和团体的凝聚力,班级成了一盘散沙。
诸如此类的班级管理,最终受伤最大的还是学生,而责任最大的当然是班主任。因此,正确协调班级管理中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
同一班的学生,他们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大致相同,但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在志向、态度、兴趣、能力、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许多方面又有明显的个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学习能力强弱、行为习惯好坏的重要因素。
【案例】某天,课堂上老师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问小朋友如果春游时自己带了两个苹果,而小明没有带水果,你应该怎么做。小朋友们都说,把其中一个大苹果给小明吃。可是下课后,两个小朋友却为了争夺一个稍干净的皮球而吵得不可开交。
教育不可能彻底消除存在于学生身上的这些差异。因而,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同时也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时,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统一的要求,重视对群体学习的管理,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类指导,还要充分照顾各人的兴趣与需要,努力创设条件,以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班主任只有正确协调、处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这样的班级才会充满活力与朝气。
总之,优秀的班主任不只是劳动者,也应当是一个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