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认知的四个维度: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
董运生 昂翁绒波
身体是多元的,其内涵不断扩充,在不同层面有着丰富意义。身体不仅有生物学意义的感觉、知觉、情绪的存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身体的存在是许多力量交杂其中的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空场域之内。1身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象征形式,不断接受强化文化中的规则与社会等级制度,身体在身份和权力之间发挥着联通彼此的中介作用。同时,身体作为自我主体性之所在,成为身体拥有者践行或反对现有身份的重要场所。2无论是宗教对于身体欲望的约束,还是知识规训透视身体核心的微观权力机制的研究,都显露出各种社会制度、组织对于身体的规划和控制的隐蔽意图。身体被置于自然身体与权力的关系网络之中,加诸性别、阶层等影响因素,身体政治由此施加于个体的身体之上。因此,身体成为权力的身体,且被视为嵌套在社会权力关系网络的一种话语符号和隐喻。对身体的研究既要考察身体所承载的社会关系、权力政治,同时还应关注行动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能动的身体实践,关注行动者对身体的使用方式。身体本身同时体现了客体和主体的双重归属,身体作为社会图景中的关键一环成为研究共识。身体具有空间性,空间的基础是身体,空间也有身体性,身体创造了空间,身体成为空间得以产生的条件。在鲜活的身体经验中产生新的空间,即身体空间。3本文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通过探索其理论演化过程,结合身体空间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从二元性、多元性、异质性和复合性四个维度出发进行理论梳理,试图提升空间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当前空间社会学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
二元性:身体空间的对立与辩证
身体长久以来被置于二元情境之中,表现为身体与灵魂、精神之间的二元性。以古埃及木乃伊为例,古埃及人相信人去世之后灵魂不死,因此可以通过制作木乃伊以保证灵魂的完整。柏拉图也断言,我们要接近知识只有一个办法,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和肉体交往,不沾染肉体的情欲,保持自身的纯洁4。柏拉图强调的身体与灵魂相对立的观点,被奥古斯丁等人继承与发展。奥古斯丁将上帝之城同世俗之城对立起来,在上帝之城居住的是被上帝拯救的人,而在世俗之城居住的是被上帝抛弃的人。奥古斯丁认为,欲望的身体无法通达上帝之城。身体,尤其是性,是人接近上帝时必须克制的放肆的本能。5因此,灵魂的活跃和得到救赎的前提,是对身体的压制甚至扼杀。这一思想笼罩下的中世纪欧洲,呈现出了身体失语的漫长历史。文艺复兴之后,科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身体逐渐走出神学的牢笼。对神学的崇拜转变为对知识的狂热追求,知识取代上帝,理性时代降临,但是身体和意识的对立叙事方式依旧存在,身体仍被置于对立与漠视的境地。笛卡尔宣扬身体和心灵处于对立状态,康德提倡对理性进行公开运用,黑格尔强调对绝对精神的全神贯注。6在他们那里,能够进行思考的意识和理性判断的心灵受到关注,木讷和感性的身体不断受到排斥,甚至被推上知识的对立面。
现象学在身体二元性的基础之上,开始纠正对身体的偏见,解放身体并将其置于空间视角中进行考察。身体不仅是空间的一部分,也是空间得以构成的基础,身体空间是自然和最初空间,也是实践活动最初关联的空间。7因此,身体在空间性的本质建构中具有起源地位,需要通过身体来把握外部空间。梅洛·庞蒂强调身体体验与觉悟,并用“身体图式”概念进行概括与表达,“身体图式”是进入和获取空间认识的方式。“我的身体在我看来不只是空间的一部分,如果我没有身体的话,在我看来也就没有空间。”8因此身体是空间的中心,也是意识的出发点。
由此可见,身体空间的二元性,一是表现为对立性。古典时期的身体,是被哲学家们贬低的身体,是高贵灵魂的必要反衬。中世纪的身体,是被宗教压制的身体,身体以一种污秽堕落、具有警告意义的身份登场。进入启蒙时期,身体依然处于被贬抑、甚至被漠视的境地。二是表现为不平衡性。身体往往被置于极端状态,既被过分轻视,也被过分强调。对意识、理性、精神、心灵的过度推崇导致身体被过分轻视,甚至被排挤至边缘。后期对身体的重视虽然使其得到解放,但也使得意识、理性、精神、心灵被弃如敝屣,甚至出现“用身体力量驱走意识推论”9的声音。身体在被认知之后,面临着被简单甚至错误解读的问题。三是表现为辩证性。19世纪之后的研究特别是现象学的研究中,身体概念得以被空间化并与外部空间相互勾连,身体空间也由传统二元性跳跃到现代多元性维度。身体与空间实现了对立与统一。身体成为空间的基础,身体空间成为其他空间的原初空间,人们通过身体空间了解与把握其他空间。身体空间的二元性与辩证性实现了空间认知的维度扩展与内容丰富,推动了身体空间的变化与发展。
多元性:身体空间的扩展与再生
尼采认为,身体本性是身体之力的反复繁殖,空间的扩充和身体之力的繁殖是相辅相成的。力的本性是扩张自己的空间,作为力的身体也要不断地扩张空间。10身体空间扩展可以分为内在身体本质性塑造的空间拓展和外在空间支配产生的空间拓展,前者由内而外,利用身体本体及其相关特性来进行空间生产,形成新空间。后者由外及内,通过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和规训,外在空间进入身体空间,从而产生多元性身体空间的扩展与再生。
由内而外的身体空间扩展立足于身体特征进行空间再造,主要体现在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产生。哈维指出时空生产与身体生产是相关联的,他关注身体卷入资本主义空间的生产与积累过程,资本通过劳动力身体循环,劳动力因此变成资本循环的附属物。在此过程中,全球空间与身体空间相遇,在地方层面实现的不同身体特征和价值模式,经由资本循环卷入全球空间的竞争环境之中。随着生产饱和现象出现,资本转向消费领域,以追求高收益回报。而消费空间背后,是资本主义全球空间和身体空间的矛盾,体现了财富和权力空间分配的悬殊化与消费空间的分异,以及由此而生的都市空间分裂和多元化,导致财富将自己封闭在高墙之内的郊区“私托邦”和城市“门控社区”之内。“富人居住区成为‘资产阶级乌托邦’,而行为不当的穷人总是会被监禁在巨大公共投资所建的新的城市改造机构之内”,11社会归属感、社会内部相互支持程度降低。政府为了缓和此类矛盾,采用“集体消费”形式,产品和服务由国家、城市、社区等提供,以分配作为主要摄取方式,“集体”提供如住房、交通、医疗设施等公共产品,以服务生活在空间里的人。12
由外及内的身体空间扩展的主要形式是政治空间。福柯认为,自18世纪开始,政治大规模地包围身体,身体进入了“知识控制与权力干预的领域”,13即政治空间。他强调权力对于个体与总体生命的规训和控制,将此权力机制称作生命权力,其特点是对身体进行积极性管理和生产。14在福柯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知识、权力、身体、空间、道德等要素编织成的结构网络,每一要素和结构层层嵌套、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身体,旨在将其改造为“归顺的身体、可以被使用的身体、可以被改造和完善化的身体”15。因此,福柯描绘出权力、知识、道德规训身体的路线图,并将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变得可视化。在一定条件下,空间对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人类解放可以产生积极作用。16阿甘本进一步认为身体的出生,是人权以及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础。身体获得公民身份之后,就成为主权的载体。14而公民身份获得与否,直接导致有权利的生命和作为动物生命的赤裸生命的分野,生物性的生命被政治化了,生命或身体的政治空间正式形成,身体成为权利的起源。
由此可见,身体空间的多元性体现为空间的扩展和再生。首先体现为延伸性,根据身体不同特性与外在环境影响形成诸多空间,各个空间不尽相同,体现出多元性特点。这些空间都是基于身体空间产生的延伸空间,体现了身体空间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其次体现为重组性,这些空间作为多元空间,是身体空间与外在空间的交集空间与混合空间,体现出融合的特征。多元空间通过改变身体感觉和外在空间来实现重组,类似于在影院观赏3D电影,因3D眼镜改变身体感觉而重组出一个新的外延空间。再者体现为共时性,身体空间与外延空间同时存在,互不干涉,并行不悖。身体空间的扩展无论是向外扩展还是向内延伸都体现出延伸性、重组性与共时性的特征,只要身体存在,身体空间就会不断发现、扩展、联结、生产新的空间形式。
异质性:身体空间的对立与反抗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中的身体被无情压迫,最终表现为身体异化。工业时代的工人身体沦为机器、动物性的肉体、工具、商品、奴隶,其背后是资本逻辑的大行其道和资本对生命赤裸裸的占有和利用。17马克思从工人阶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普遍意义出发,分析其生存空间的构成机制和特征,强调工人生存空间的阶级性与社会性。18马克思着眼于异化现象,分析与批评身体与空间异化,其目标在于身体与空间解放。列斐伏尔同样关注资本主义压迫之下的身体,他认为身体存在着三重影响,分别是生命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以及社会关系再生产。19身体空间成为一种本源性空间,一种伸缩性的反抗空间,身体容易被形塑,却也反抗改变。
大卫·哈维在继承列斐伏尔思想的同时,引入了政治经济学视角。其将身体空间视为全球空间积累策略的必要过程,身体空间通过身体实践来反抗外部空间。对于空间的认知,需要从人类不同的实践活动生产和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理解。20哈维的空间研究经历了从身体空间到城市空间,再到全球空间扩展的过程。其理论重点在于关注该过程中时空压缩对身体空间的影响,频繁的时空压缩容易使身体空间被动重构。时空压缩对后现代思维、感受与行为方式产生明显影响,比如各种商品、价值观、实践活动变得易变和短暂,空间的意义和价值也与以往大不一样了,进而导致创建某种永恒真理的难度随之上升。21
福柯通过麻风病院、瘟疫等形式呈现政治、权力对于身体空间的监视、渗透、分割和宰制,来展示现代监禁社会的形成。进而提出“异托邦”概念,试图在资本主义监禁社会空间内部开辟出弱势群体的亚文化空间。在这种空间里,能感受和满足“各种受禁的性快感”22,“空间对于任何共同生活而言都是根本的,对于任何权力的运用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23。现代社会是纪律社会,空间成为权力运作的重要场所或媒介,当这一空间变得模糊时,社会成员会自发启动一种自我控制机制,在这种被动的身体空间的形成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几乎被消解殆尽。爱德华·W·索亚的身体空间研究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空间视角,也继承了福柯的微观空间权力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在生产空间的同时,也生产阶级矛盾和对立。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表达和执行资产阶级利益,贯彻国家权力,包括性别控制和家庭生活的形成;从这些社会进程中产生的空间形式也变成了被剥削阶级、受压迫的主体、被控制妇女反抗的焦点;这些反抗的社团不时成为为强大的社会运动,他们挑战空间结构意义并试图重组城市空间以支持新的功能、形式、利益、工程、反抗和梦想”24。
由此可见,身体空间的对立与反抗是身体空间异质性的体现。首先是身体空间的异化与多元的分裂,资本主义奴役身体的同时,也在支配着空间,身体和空间为利润最大化服务,最终导致身体空间异化。资本主义对身体空间的影响也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发散,通过生产、消费控制身体与支配空间,导致身体空间与资本空间异化。资本主义在整合身体与空间资源的同时,也导致身体空间的分裂。资本随心所欲地宰割身体空间,根据其效用进行重新挑选与组合,身体空间表现出多元分裂的样态。其次是身体空间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张力,权力始终贯穿身体空间,通过生产、制造、规范与控制空间得以延续,同时权力控制已经从生产领域转换到消费领域。权力宰制着身体空间,控制从外在转向内在,从片面转向全景,从刚性转向弹性,内化到身体空间的方方面面,人们逐渐成为沉默的空间使用者。再者是身体空间主体性与实践性的错位,空间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总和25。福柯的身体空间是被权力入侵的空间,身体空间的自主性较弱。马克思、列斐伏尔、索亚、哈维等人视域下的身体空间,突出了资本主义对身体空间的影响和控制,同时强调身体空间通过实践进行反抗,社会成员主体性得到肯定。再者是身体空间生产性与碎片性的矛盾,空间随时随地可以被生产出来,身体空间亦是如此。人的身体是观察生产和再生产权力的关键之处,身体空间在向外扩展的同时,其他空间也在向身体空间内部进行延伸,进而实现双向生产。虽然理论家对空间与身体的生产方向各执一词,但都承认身体空间的生产性的存在。身体空间生产也是权力生产,权力与统治技术对身体空间的控制呈现精细化趋向。身体空间被划分为许多细小部分以提高控制效率,这进一步导致了身体空间的碎片化。
复合性:身体空间的嵌入与整合
网络在现代社会中作用日益突显,社会成员的身体嵌入于网络空间,其交往方式、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空间是共享空间,内部流动着各种信息,空间联系与交流也以信息为基础。信息技术使人们能轻易获取知识与得到发展,共享信息与技术能链接、整合空间内所有资源,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打破阶级藩篱,实现流动与融合。信息技术还能缩短距离,实现时空压缩。网络的传递作用可以从心理体验和身体行动两个方面放大时空,起到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扩展时空的效应。26与其他空间相比,身体空间能够更充分地借助网络技术优势,更好地嵌入网络空间之中,实现空间复合。身体空间利用信息共享性,对内整合信息以纵向发展身体空间,对外依靠共享实现身体空间的流动与横向扩展。但是共享信息空间也存在缺点,信息技术把人类带入地球村时代,代价是失去人际传播的在场效应。形成在场效应的关键在于交流的双方以对方的身体为交流界面,同时保证双方身体的信息通道(感觉器官)处于开放状态。在网络空间中,身体空间畸形发展,一方面,一些感官功能借助信息技术得到了单向度的降维延伸,身体空间得到了某种扩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非真实性与发展程度不足限制了某些感官的协调工作,技术空间导致感官失衡与身体空间的割裂式发展,网络空间很少对这种延伸所造成的人体感官失衡与空间缺失进行有效弥补。27
网络空间是赛博空间,身体在网络空间中转化为数字、图形等符号,并通过这些符号来完成虚拟空间中的一系列活动。缺席的身体被符号代替,身体空间表现为在线符号空间。符号的可建构性与虚拟性使其在早期表现出对现实身体与身份的遮盖,人类的社会身份出现一种退隐状态。28符号空间中的符号虚拟性向身体空间的真实性靠拢,人们通过生产符号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建构相应的身份。日常生活中的直播与短视频的兴起,就是符号空间变化的实例。身体空间符号在网络空间中的大规模生产与扩散,重构了网络空间,体现了身体空间对网络空间进行身体化改造的过程。身体空间依靠符号化实现了在赛博空间内的快速流动与整合,进而转入高效发展阶段。这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符号化冲突现象,如无实体交流、无休止的在线交锋和网络谩骂等。这体现了身体在网络空间中的扩散和消解,也是网络空间对身体空间的一种吞噬。网络空间是跨越空间,既是在场与缺场的跨越,也是虚拟与真实的跨越。通过网络将身体空间引入幻觉空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难以判别。在网络游戏中,当游戏玩家沉迷于游戏时,会得到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产生游戏与现实经历含混的暂时性错觉,这是身体空间幻觉的代入与模拟。基于感官的身体在网络空间中得到模拟与拓展,网络中的身体空间因此得以形成。在网络中的身体空间一方面被分裂成不同的感官碎片,产生具有较高强度的碎片式时空幻觉。另一方面,在空间交集和技术控制之下,实现了身体空间深层次的嵌套与融合。因此,身体空间兼具在场与缺场、真实与虚拟,呈现出复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在当前网络社会的背景下,身体嵌入与整合于网络空间。首先是多元融合性,体现在现实性身体空间与虚拟性网络空间的多元复合,身体空间通过技术进入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也借助技术来模拟身体空间感觉,借助信息和技术,相互融合与虚拟,二者互相影响,最终实现多元复合。其次是群体整合性,网络中身体空间呈现出碎片化趋势,碎片经由符号传播,最终在网络中实现整合。随着科技发展,对身体空间的感知模拟将逐渐突破真假难分的模糊边界,人们日益习惯将身体空间代入网络空间并在其中进行拓展与重构。碎片性身体空间依然存在,但是碎片空间能借助网络得到符号化、规则化处理和传播,使得符号能被广泛和及时接收,碎片也得以被拼凑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群体整合。再者是经验联结性,网络空间包含的信息量和更新速度爆炸式发展,给不同主体提供了对网络空间的多样体验与感觉,身体空间也因为网络的时效性、变化性而处于不断地建构之中。同时,不同身体空间可以借助网络的开放性来交流经验,寻找相似和形成同类集聚效应,形成大量的经验相似的“小团体”,再经由网络将身体空间投射回现实之中,通过采取社会行动来改变现实,表达对变迁的不满与反抗,网络中形成的社会共识、观念互动和情绪共振对网下实际行动有导引和助燃作用,29由此实现了身体空间的经验联结。最后是时空嵌入性,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工具性媒介都能连接网络,在网络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随意切换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必备技能。社会成员借由网络空间将身体空间投入线上进行虚拟连接与拓展,身体空间依然正常开始其在日常生活的拓展和联结。“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不仅要前思后想,还要环顾左右,不仅环顾身体直接触及的左右,而且要在一个广阔的空间甚至全球化视野中展开思维与反思行为。” 29身体空间作为本体性空间,其与网络空间的融合也是必然的,因为网络空间的实质是包容与共享,网络空间绝非单个空间,而是一个不断开放和拓展的多元复合综合体。
依据身体空间的理论演化和研究过程,从二元性、多元性、异质性、复合性四个维度思考空间社会学的研究进展和理论趋向,这四个维度相互独立又不失关联。二元性特点在于其对立性、单维性与辩证性,其内里贯穿着时间顺序与因果逻辑,这三个特性渐次深入,最终达到了辩证、复合的灵活状态。空间的扩展与生产使多元性成为可能,多元性既是外延的多元性,也是内化的多元性,多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多元性表现为延伸性、重组性与历时性,空间在多元维度中实现了横向扩展与纵向加深。从异质性来看,资本主义压迫身体来实现自身发展,导致身体空间的剧烈反抗。被压迫的身体空间经历异化与分裂,存在着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张力,呈现出主体性与实践性的错位,最终导致生产性与碎片性。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空间是所有空间必须直面的空间,网络空间具有共享性与割裂性、高效性与吞噬性、跨越性与模糊性的特点,网络空间中的身体空间则体现出多元融合性、群体整合性、经验联结性、时空嵌入性。论文通过四个维度把握空间性质,进而用四个维度作为理论的框架去理解其他空间,探索空间认知路径。
近年来,时空社会学成为学术热点,时空研究也逐渐成为社会学视野扩展和理论建构的新方向和新路径。身体空间是所有空间的本源空间,它对于空间构成、适应、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社会理论家对身体进行广泛研究,身体论题进入社会理论的核心。30身体空间不仅是单个空间,也包括身体空间的多维关系;身体空间不仅是固定的静态空间,也是变动不居、无限生产的流变空间;身体空间不仅是平衡空间,其空间内部也是张力十足的变化转换过程;身体空间并非单一或二元空间,而是多种空间的多元复合,是多元复合型的复杂空间;身体空间不是面向身体的内合封闭空间,而是基于身体不断向外扩展与吸收的开放空间。身体解放和空间意识觉醒是身体空间发展的根本动力,身体空间是身体与空间二者博弈的结果。权力、文化、网络等外在空间的影响和形塑作用明显,身体本身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其实践与反抗对身体空间影响深远。所以身体空间认知需要结合内外特性,从不同维度理解身体空间,进而对身体空间进行综合考量和探索。这样不仅能保证身体空间的均衡性与开放性,对于外部空间吸收和内部空间整合也大有裨益,最终实现“空间和谐”。
注释
1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2唐青叶:《身体作为边缘群体的一种言说方式和身份建构路径》,《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第57-58页。
3马元龙:《身体空间与生活空间——梅洛-庞蒂论身体与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第144-145页。
4(1)[古希腊]柏拉图:《斐多》,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5(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6(3)冯合国:《走向生命治疗学——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动态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28页。
7(4)关群德:《梅洛·庞蒂对空间的现象学理解》,《法国研究》2009年第4期,第66-67页。
8(5)[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0页。
9(6)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10(7)冯珠娣、汪民安:《日常生活、身体、政治》,《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1页。
11(8)[美]戴维·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105、145、149页。
12(9)朱迪:《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3期,第194页。
13(10)[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377页。
14(11)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25页。
15(12)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16(13)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17(14)燕连福:《从资本的逻辑到身体的逻辑 ———对马克思哲学的另一种解读》,《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第35-36页。
18(15)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116页。
19(16)[法]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曹顺庆主编:《中外文化与文论》,刘怀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6页。
20(17)强乃社:《资本主义的空间矛盾及其解决 ———大卫·哈维的空间哲学及其理论动向》,《学习与探索》2012第12期,第29页。
21(18)[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3年,第357、368页。
22(19)张之沧:《论福柯性道德观中的虚无主义》,《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59页。
23(20)Stuart Elden,Mapping the Present:Heidegger:Foucault and the Project of a Spatial History,New York:Continuum,2011,p.119.
24(21)[美]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25(2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28页。
26(23)刘少杰:《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时空矛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第200页。
27(24)陈月华:《传播:从身体的界面到界面的身体》,《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第3期,第23-27页。
28(25)高德胜:《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2期,第6页。
29(26) 刘少杰:《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时空矛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第200、201页。
30(27)郑震:《论身体》,《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