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港的变迁(文/王德胜)

  德州港是老德州人的俗称,它正式的名字叫山东省交通厅卫运河航运局,其前身为晋冀鲁豫人民政府交通厅广华运输公司德州办事处,从1947年设立,到1981年撤销,存在了34年的时间,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德州港的设立与撤销

  运河流得繁荣来,德州的港口出现源于大运河的漕运。从金天会七年(1129年)的将陵仓开始,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一度均居运河沿线各港口之首。

  大运河的航运管理在元明清三个朝代,主要以漕运船只为主,也有民船。漕运船只是南粮北运的官家水上转运队,也是朝廷官员往来南北的水上交通工具。漕运船只和船工水夫都有定数,由当时官府供给。根据水路历程分设水驿,河政由州同、管河州判管理。民运船只无定居,多以船为家,自揽货运,由钞关检验并收税。据相关县志记载,旧时德州管理运河的机构先后有:钞关、盐关、管河州判署、管河州同署、漕运公馆等等十余家。清朝末年,漕运废止后,官船都变成了民船,德州段运河船运进入帮派争运的时期,当时政府除沿河设卡收取货税外,并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

  1937年,日军侵占德州期间,先后有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内河航运营业所、管船办事处等日伪机构管理和控制着德州的运河航运,此外,还利用码头上旧有帮会组织“安清帮”出面,组建了船主公会,直属内河航运营业所管理。德州船主公会成立于1940年,会址在桥口街西首靠近运河的地方,会长苏子明是临清人,船主公会按船只营运收入的5%收取管理费,每人每月缴纳会费伪币五毛,要求会员遵守会章、接受工会布置的任务。

  1945年,随着解放区不断扩展,前线和后方都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边区政府内部增设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1945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财经运输处首先在涉县索堡成立了华北地区第一个由人民政府领导的运输机构——太行运输总公司。它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航运机构输送了大批航运干部和运输工具的裕通、裕华、永祥和广华四个运输公司的前身,后均改称转运公司。1946年6月,随着德州的解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厅分别在临清和大名龙王庙设立广华运输公司、裕丰运输公司,以做买卖掩护身份,购置物资运至天津敌占区以供给前线部队。1947年,两公司合并为广华运输公司,在德州设立办事处,即卫运河航运局的前身,当时国营船只14只,980多吨。

  随着经济发展,装卸量逐年增加,对码头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水营码头,由于杨家圈河段截弯取直,河水断流,被逐渐废止。原桥口码头,由于连年防汛,堤岸不断增高,傍岸装卸和存放物资的场地越缩越小。1948年,德石铁路恢复通车,德丰专用铁路延伸到德县兵工厂旧址的南墙根外,也就是目前胜利桥北侧,不少物资部门在这里建立了仓库。因此,德州市搬运公司就在德县兵工厂旧址西墙外,沿运河按照物资集散的要求,建设了新的码头,修筑了装卸坡道,南北长约1公里,原码头逐渐废弃。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胜利桥北,运河东岸的码头遗址就是那时候建设的。

  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华北内河航运局在天津成立了华北内河船运公司下设德州船运分公司,内设船运、营业和会计三个部门,有26名职工,经理叫孟广洪,当时国营船舶数量极少,仅占10%不到,其余均为私人经营的木帆船。船运公司十分重视对个体船民的团结,与他们签订货运协议,合理分配资源,统一调整运价,并向船民发放低利贷款,资助船民修理船舶、添置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1952年6月改为德州航运办事处,1953年又改为河北省内河卫运河系统航运管理局,由河北省交通厅领导,1955年,国营船只发展到38只,并增加了3艘拖轮。1956年公私合营后,德州公私合营航运公司成立,木帆船为184只,14098吨位,拖轮6艘,378马力,当时的原则是40吨以上木船实行合营,40吨以下木船组织合作社。

  1957年,卫运河系分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管理,其中运河山东段301公里,码头13个,由南向北分别为:南馆陶、北馆陶、尖庄、大营、临清、油坊、渡口、武城、甲马营、郑口、故城、四女寺和德州。德州港设计最高通航水位20.4米,最低通航水位17.27米,年吞吐量65万吨,港区依旧位于胜利桥与天衢桥之间的东大堤外,由货场到码头,在大堤处开口,设有防洪闸,以备运河行洪时用。德州港为中转港口,出口货物由津浦、德石铁路运进来后,经水路散运到临清、武城等地,港区内有铁路专用线674米。

  1958年,德州航运办事处归聊城专员公署交通局领导,同时名字改成卫运河航运办事处,第二年,卫运河航运办事处升格为聊城专员公署航运局,为便于管理,局址设在德州市,局长孟广洪。这一时期的航运局,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有职工5409人,下设船舶修造厂、航运学校、临清站、禹城站等20多个单位。有船舶553只,德州港有21个泊位,可供200吨以下轮驳船同时进行装卸作业,另有多处小泊位,可停泊船只。由当时德州市石油公司投资,还在芦庄西,傍运河修筑了一处小码头,专门用来装卸油料。河道治理方面,四女寺到上码头段特别弯曲,20多公里的河道,大弯道就有十多处,“运河过境,九望德州”说的就是这里。为保障畅通,先是对运河堤防加高培厚。继而扩大治理,建设了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裁弯46处,缩短航道里程30多公里,德州段河道排洪得到控制。

  1961年,德州专区的恢复,航运局一分为二,其中,聊城方面保留了原名称,为聊城专署航运局,德州方面则有了新名称山东省交通厅卫运河航运局,分驻聊城和德州。1962年,聊城专署航运局改为临清市航运公司。1963年,该公司并入位于德州的山东省交通厅卫运河航运局。

  1978年,卫运河因无水而停航,后经逐步调整,1981年12月31日,山东省交通厅卫运河航运局建制撤销,并入山东省公路运输联合公司德州地区分公司,当时移交在职职工804人,离退休职工855人。

人市,脚行和搬运公司

  过去,人们把搬运的行当称为脚行,搬运工等活的地方,叫做人市。德州脚行是伴随着大运河的畅通、漕运的发展而诞生的。

  金天会七年(1129),将陵仓的设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州漕运文化起点,脚行这一新兴行业随之诞生。

明初南粮北运之初,德州段运河尚未改道,运河船运装卸多为船工包揽,除了军运外,没有专业队伍,从事零散脚行的人数不多。。随着雍正和乾隆年间运河改道西迁,尤其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德州水次仓、预备仓移于城内后,其码头也随之南移到桥口。码头固定下来,船工装卸逐渐为当地居民代替。

  明清以来,德州主要有3处人市:一处在北厂街;一处在剪子股街西侧的豆腐坊;一处在原火神庙。漕船、货船到来,需要装卸工或者纤夫,东家就到人市上来找。工钱随行就市,基本约定俗成。久而久之,形成了各据一方,由把头把持和拢纳的一批专业队伍。

  进入民国,德州脚行主要集中在运河的四个码头。一是上码头(德州志里面写作上马头),也叫南码头、水营码头,在目前胜利桥南侧,由豆腐巷李姓人把持,人称李二爷,在县衙里有备案;二是北码头,也叫桥口码头,在桥口街西街口处,先有曲姓人把持,后由张姓兄弟两人把持,人称八大怪。张氏兄弟势力比较大,他们还充当脚行头,经营着澡堂、煤炭店,监管摆渡;三是福记码头,源于德县兵工厂专用铁路,1925年,兵工厂迁到济南后,安徽人关良辰从铁路部门买下这段铁路使用权,并在弯道处改建了码头。四是桑园码头,1953年的时候划归了河北省吴桥县。这四处码头,人数不等,最多的四五十人。

  1937年,日军侵占德州后,所有码头、火车站的装卸,都被国际运输公司德州出张所控制,具体业务由华人把头王吉禄、王长信等人把持,福记码头由于规模原因,并入了北码头。桑园码头仍由当地人把持。

  1946年,德州解放,逐渐成为及鲁豫边区的物资集散枢纽,南起新乡,北达天津的水运逐渐恢复,港口吞吐量逐年增加,装卸队伍随之扩大。继1948年德州市建立了脚力工会,统一了全市运输装卸队伍后,又于1949年固定了专业装卸队伍631人,到1958年发展为四个队1100多人。这支装卸队伍,为德州地区的物资及三和经济建设,为南北水路运输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58年下半年,德州市搬运公司根据上级指示,将码头四、五、六三个装卸队的880人,移交航运局,有关码头装卸的事宜也由该局接管。在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德州港装卸工人保持在500人左右,第二个十年里,平均350人左右。工人的工资在1958年以前实行计件制,工人凭按月评定的“分”领取报酬,1955年1月,平均每人每月工资为49块钱。从1959年1月起,实行计时工资,分为1---6级,工资分别是65元、61元、58元、54元、49元和44元。

  德州港货场面积约4.9万平方米,1960年以前,港口货物装卸靠车拉、肩扛和人抬,之后逐步有了汽车吊、皮带输送机和内燃机拖和固定的吊车,基本上做到了散货装船用皮带机和装载机,整件杂货装卸用吊车,卸煤用散装卸货车,汽车装货用装载机,装卸率不断提高,1958年为7.2吨,1960年9.8吨,1978年最高达到21.3吨。

年吞吐量曾达百万吨以上

  德州港运输业务量与运河水量关系密切。运河流经山东,没有大的支流补充,水量主要受上游漳、卫两河的雨量控制。1958年到1961年,河南的胜利渠扩大引黄济卫,运河水量充沛。武城四女寺到德城区第三店河段,全长45公里,水面宽30—50米,水深1.5—2.5米,1965年以前通航期为9个月。1962年后,胜利渠停止引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漳、卫两河上游建成多处水库拦蓄水源,特别是1965年岳城水库建成后,漳河水源全部被拦截,山东省境内卫运河水量逐年减少。根据1965年到1975年临清水文站的统计资料,这十年平均径流量仅为19.04亿立方米,临清到德州年平均通航时间只有128天。

  相关资料显示,德州航运局的河道运输情况也以1965年为界限,分成两个阶段:以前是逐年发展的阶段,1964年效益最好,货运收入达到504万元;以后是运输逐年衰退阶段,1979年,仅为3万元。运河上的船只以货运为主,客运业务很少,只有几次因雨水冲毁公路而奉命进行了代客运输。曾在卫运河航运管理局(德州)工作的老船工冯亮才回忆说,当时全国内河一年吞吐量在百万吨以上的港口不多,德州港是一个。那时德州航运局职工3000多人,光装卸工就有700多人,他印象中德州港一天的吞吐量最多时有1万吨左右。

  在德州运河的运输史上,还承担过一次国际业务。抗战胜利后,1946年冬,联合国救灾总署调拨了10000吨救灾物资,由天津装船运往泊头、德州和临清解放区。这个时期,天津到沧州河段,被国民党和地方军队把持。为顺利运输,救灾总署在天津召开了由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的会议,成立临时办事处,共同负责装运任务,设在天津马家口子海河沿。德州船民驾驶大小船舶五十多艘,克服国民党多次刁难,一直到1947年10月,分三次,顺利完成任务。

  关于运价,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很不统一,往往根据货物多少和船舶集散随时涨落,比如1948年,一百斤货物运一站(约70里地),平时运价为1斤4两小米,货多船少时涨到3斤多,反之,则比平时低。为统一运价,从1950年4月起,交通部内河航运管理局将天津到临清航段统一定为12.5站,按站和公里进行计费,同时将货物分成四类,每一类运价不同,又将收小米计费改成货币,颁发了从天津到新乡的统一货物运价。这个运价表的特点是:里程分段计费,运价递远递减。以天津到德州为例,里程331公里,上航运价每吨公里0.0279元,下航运价每吨公里0.0252元。之后又有几次大的调整,1957年,普遍提高 35%-50%。1951年,执行交通部办法的25级货物运输标准,从这年开始了船舶登记,凡是民船到德州港经营业务,须先到航政部门登记挂牌,然后方可到航运公司装货,签订劳资合同,缴纳税款。1965年,执行《卫运河货运价率表》,在货物25级的基础上,规定每 10公里为一个计价里程,共有35个,级别不同价 格 不 等 。 例 如 : 在90-100计价里程内,1级货物与15级货物上航价为59.4元和5.43元,下航运价分别为45.14元和4.18元。

船只演变:从木帆船拉纤到机轮拖带

  “一把纤,顶一万,不是流血就流汗”。大运河自开通以来,行船一直是人工拉纤,千百年来,纤夫们从事着笨重的体力劳动,挣扎在坎坷的纤道上。

  新中国成立后,内河航运事业发展迅速,船工、船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运河上的船舶,还是沿用人工拉纤的旧航行方式,凭借风力或顺水徐徐航行。不但运输效率低,而且占用大批劳动力,一只载重100吨的木帆船,满载上航时,需要14名纤工拉船。

  德州港的船,经历了从木帆船到驳船、机船、拖轮的逐步演变过程。1950年底,德州船运公司有船40只,基本是木帆船,最大的也仅仅是100吨位。1951年开春,华北内河航运管理局,从天津海河汽船总站调来两艘机轮,采用苏联的“轮木结合一列式拖带法”,首先在德州到临清的河段试航,其操作是把机轮和木船用两条棕缆绳交叉连在一起拖带,人们称它为“低缆拖带法”,这种方法实现了一次拖带多只木船,节省了大量人力,打破了沿袭千年的拉牵航行的旧模式,木帆船逐步废帆改拖,成为木驳船。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适应卫运河段航道浅、弯多的特点,在拖队航行中,容易发生前后碰撞现象。1956年,航运办事处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船民邓国治和邓世贤两人,根据多年航行经验,提出了“一列式高缆拖带法“的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于1957年6月试航成功,是卫运河航运办事处首创,并很快在全卫运河系推广使用,实践证明它是最适合卫运河航道特点的拖带方法,德州到临清有159公里,这种新的拖带方法不仅省工,还可提前四小时到达。1958年,从天津到新乡各航运部门都采用了这种新的拖带法,一艘不足百马力的小拖轮,可以拖带载重五艘一百吨的木驳船满载上航。到1963年,德州航运局所辖航道全部实现了轮船拖带化,人工拉纤,流血流汗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958年,四女寺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拖队通常由一个拖轮和几个驳船组成,形成纵向一列式队形,拖队的大小,要看拖轮的马力、驳船的重量,还要根据水情和航道状况而定。早期拖轮最大60马力,1977年的时候有了 300马力的拖轮。在德州航运局的拖轮中,“鲁航卫107”很有名气,因为它是内燃柴油机的,非常适合德州航道,总长17.88米,宽3.6米,24.6吨,主机型号6160,马力达到135匹。运河上的驳船和帆船,历来由船员自己进行维护和保养,主要在冬季封河的时候进行。为发展船舶工业,1957年,山东省交通厅投资1.5万元,在德州建设了船舶保养厂,厂址位于运河西,胜利桥南,占地3886平米。1958年,又投资12.48万元,在运河东,杨家圈村北建立了船舶修造厂,占地18000平米。从1958年到1980年,一共维修各类船舶1096艘,建造木驳船9只,最大的320吨位,建造机动船舶15艘,最大300马力。

作者:王德胜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出版《六百岁的德州》《德州记忆》《德州运河民俗》等七部图书,获第八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0)

相关推荐

  • 中篇小说连载|轮廓(四)

                     文|穷水 原载|<清明>2016/4 四 大琴子每天下傍晚都打着油纸伞围着里运河边转一圈. 从她家上河堆先看到的是一个码头.石板向河下铺了十几层,很少有船 ...

  • 遂川旧事之——顺流而下

    顺流而下                                     刘述涛 从南风面的岩石中慢慢渗出,顺着右溪水,流进遂川江,汇聚到赣江,再流经万安,趟过泰和,到了吉安,短暂停留,然后一 ...

  • 直击:聊城到临清的大运河,也就是一条小沟沟

    中国的大运河有两条:一条叫隋唐大运河,一条叫京杭大运河. 聊城本无运河,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州是大运河的起点,洛阳是中点,北京是终点,这条大运河不过聊城,叫隋唐大运河.史书上,一直说隋炀帝是一个很 ...

  • 2引水和船长缺点数,散货船遭受挤压伤......

    <船舶讲武堂>年刊(含创刊以来到今年3月7号全部精华文章:45篇付费文,48篇电喷主机,总计378篇,按设备分类编写)经研究,8折优惠时间继续延长,欢迎进店购买(原价299,现价239) ...

  • 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大动脉,怎么就被一艘船堵住了?

    原创刘二 果壳 今天 从昨天一早开始,因操纵失误而在苏伊士运河南部航道搁浅的台湾地区货轮"长赐"号就变成了网络狂欢的新题材.上班族们争先恐后地转发新闻照片,感叹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如& ...

  • 大运河运转德州(文/王德胜)

    自从有了大运河,德州面貌焕然一新. 德州被称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这是指元.明.清三代的德州,即京杭运河沿线四大粮仓之一的德州.因为如果没有大运河,每年400万石的漕粮不可能经过德州转运北上:没有大运 ...

  • 鬲国是如何演变成德州的(文/王德胜)

    绎幕县的存在时间很短,短到史料中没有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广川县,位于安德县西北五十里.14年后,也就是隋文帝仁寿初年,杨广被立为太子,为避太子名讳,广川县更名为长河县,此为长河县之始.唐天宝年间,平原郡 ...

  • 德州名称的来历(文/王德胜)

    德州的"德",源于徳水.德水,古黄河名.古人认为,有德州,便可德水安澜,人享太平. 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也称" ...

  • 德州,退海之地万古沧桑来(文/王德胜)

    德州地处华北平原,这片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演变过程. 德州所处大地构造部位为华北地台渤海凹陷区,约形成于3.6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该时期华北大地泰山.太行山.燕山等山脉上升隆起,平原部分则沉降 ...

  • 大禹治水开启德州黄河文明(文/王德胜)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各个地域文化都因此呈现出农业文明的厚重垒积,德州也是这样.德州因德水而名,德水,古黄河名. 大禹治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治理黄河.<长河志籍考>记载:德州,古九河之 ...

  •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文/王德胜)

    作为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德州历史上流传着众多神话传说,这其中,以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最有代表性. 古时候有两个羿:一个是尧时候的,人们称他大羿:一个是夏朝时候的,人们称他后羿.后羿的"后&q ...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中党的组织制度的变迁(文/王树林)

    在红军中建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红军中党的组织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普遍建立党委制 土地革命战争前 ...

  • 3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从伏羲到文王完成了64卦的革命

    作者:杨本枢 原文: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 ...

  • 【远方】贵州《人间五月来》文|王文学 主播|生命的舞者

    [作者]  文|王文学 主播|生命的舞者 编辑|憨憨 人间五月来 岁月悠悠如水 生命往来匆匆 最美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不经意间 一池春色已化作云烟,荡漾于尘世 最美五月天,又如约而至 也许,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