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课:教师备课不可忽视的四个要素
备课,是中小学教师一项最基础的基本功,因为只有备课扎实、深入,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凸显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备课?如何备出一节好课?这是部分中小学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而案头工作只要15分钟。”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我们与小学语文教师聊一聊关于备课的那些事。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不可忽视四个要素:
要素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统一。所谓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其主要是指学生对听、说、读、写等基本内容的学习;所谓人文性,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等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是专家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因此每一篇课文都几乎会涉及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相关教育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工具性,人文性恰恰涉及的不多,即使有人文性内容的涉及也大多是浅尝辄止,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小动物过冬》一课的第二课时,某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但很少从小动物过冬这种生物方式,来拓展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奥秘探索,也很少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关心爱护升华到让孩子们学会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不能就课文讲解课文,而应该站位更高一点,让孩子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在听完这节课后,我们发现该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1.借助语气词和关键词读好句子;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方式;3.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提升阅读兴趣。”从该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来看,我们认为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识不够。于是,我们对其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如下:“1.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3.通过小动物之间互相关心和爱护,学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我们这样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续写,显然要比原来的学习目标站位更高,更能体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要素二: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即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往往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观到想象,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学情。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能够按照字、词、句段、文章、情感、人文等教学程序就是符合孩子们认知规律的。如,学习一篇课文时,首先要学会本课的生字,包括会读会写;然后认识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是要读通读顺句子和自然段;四是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是教师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教学环节是符合孩子们认知规律的,也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我们曾经听了某教师某节课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任务应该是评析课文内容,但我们发现部分孩子连句子都不能正确和流利地读下来,甚至还出现读错别字的现象,那么教师在评析课文时就显得非常吃力,孩子们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课堂教学过程支离破碎,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孩子们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内涵,那么其前提是要先解决生字词,然后是能流利地通读课文,进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教师评析课文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教师的评析是徒劳的,这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建筑物一样不可能牢固。当然,目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文中识字”的方法,我们并不反对教师这样做,但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要达成。
要素三:做好课时分配和统一性。就一篇课文而言,首先教师根据其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明白分为几个课时,即一个课时、两个课时还是三个课时。其次,要统一备课,即同时备几个课时的内容,而不是该上哪一节课才去备课。之所以要统一备课,目的是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合情合理地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分配到每一个课时,而不至于会出现有的课时任务重而有的课时任务轻的局面。我们曾经听过部分教师的课,发现这一节课堂上任务特别重,容量也特别大,基本上没有给学生喘息的机会。经过了解,发现该教师没有统一备课,因此第一个课时任务比较轻,从而导致了第二个课时任务非常重的局面。
要素四:明确课时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一篇课文分为几个课时,就应该有几个学习目标,这就叫做课时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课时学习目标,即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上明白课。其次,教师要备评价任务,即针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设计基于学习目标达成的具体活动。每一个课时既然设计了学习目标,那么就要按照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就要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否则会影响到下一个课时的学习进度。只有课前备好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课堂教学过程才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才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影响备课的要素还有很多,我们不再一一例举。上述备课的四个要素,我们认为对小学语文教师备好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两个备课要素,即语文学科特性与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认知,这是一名教师备课必须具有的素养。从表面上看,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事实上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渗透这些理念,否则备课就会没有深度和高度。后两个要素,即课时分配与统一性和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这更多是从操作性方面来说的,这是备好一节课的基础和保障。也就是说,这四个备课要素是有机统一的,互相作用的。前两个要素是备好课的前提和条件,后两个要素是备好课的基础和保障。要想备好一节课,这四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把每一次讲课都看成一次生命的绽放,因此每一堂课都要经过三次备课的过程。第一次备课就是“读白文”,不看任何参考书,全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静下心来反反复复阅读文本,不断给自己提问题;第二次备课广泛收集各种参考文献资料,看名师、教育专家对教材的分析,同时不断思考;第三次备课是在上过平行班之后总结经验,教学反思之后再备一次课。她认为:“我在阅读教学中试图引领学生通过咀嚼语言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表层进入语言表达的深层世界,力求将阅读课特别是经典阅读课上出点深度和难度,上出点文化味。”这里的“引领”与“引导”,展现的就是语文教师扎实的备课功夫。
不言而喻,我们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备课下足了功夫,课堂上才能做到“闲庭信步、游刃有余”,才能让课堂成为师生分享、同乐、共同成长的殿堂。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