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课题汇报并不难,做足准备“功课”最关键!

(一)

我们先看部分教师课题汇报的现象:

现象1:某教师(是XX学校领导)课题汇报时,一直低着头照着稿子读,声音比较低,甚至有时还读不成句子。

现象2:某教师汇报课题,从第一句话开始读到最后一个字,自己一个人就足足用了十几分钟。即便读稿子过程中有人提醒注意时间,但她也没有什么反应,仍然坚持读完开题报告。

现象3:某教师汇报课题过程中,展示了大量活动照片,而且使用大量篇幅展示学校开展该活动的过程,似有做广告宣传的嫌疑。

现象4:某教师汇报课题,照着PPT上的大标题快速读了一遍,没有任何展开,不到2分钟就汇报完毕,然后匆匆走下讲台。

现象5:某教师课题汇报约一半内容时,闹铃就响了,主持人立刻叫停,该教师只好“灰溜溜”地走下讲台。

……

上述几种现象,是近期我们部分学校的课题开题会上部分教师课题汇报时的情景。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的课题汇报存在着很多的瑕疵。现象1中,我们初步判断,该课题开题报告应该不是汇报人自己写的,而是由别人代劳的。那么由于他不熟悉稿子,因此读稿子时就漏洞百出了。现象2中,该教师不注意时间的要求和约束,也不分重难点内容,而是放任自我,甚至不听劝阻,课题汇报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现象3中,该教师不放过任何自我展示、自我宣传的机会。不像是课题汇报,倒像是搞个人的宣传广告。现象4中,该教师明显就是应付差事,不重视课题汇报工作,按照PPT上的大标题读了一遍就草草了事。现象5中,在课题汇报之前,主持人就已经明确告诉课题的汇报时间是3分钟并且计时。显然,该教师并没有把握好时间和汇报节奏,出现了课题没有汇报完毕而被迫中途停止的“尴尬”局面。

(二)
近期,部分学校教师在课题汇报过程中,我们发现台下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有的教师一直低头“扣手机”,有的教师小声打电话,有的教师互相窃窃私语,有的教师来回走动,甚至有的教师提前“溜号”了……整个会场显得比较凌乱、嘈杂,因此部分学校在开题会活动过程中,主持人不得不出来维持会场“秩序”。
也就是说,由于课题汇报的各种不当现象,导致了开题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这说明开题会活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更没有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当然,有个别教师却这样说:“参与教师本就是汇报论证自己课题的时候感兴趣,与自己无关的课题不感兴趣,只是形式把他困在那里,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很正常。”也有个别教师甚至这样认为:“(课题)与自己无关很正常啊,每个人的问题不一样,做好自己的就行了,借鉴不借鉴不重要。”
据我们了解,部分学校的开题会不仅让课题组成员全部参加活动,而且还要求学校的全体教师也参加开题会活动。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我们认为其目的就是让全体老师们都能够听听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汇报和科研专家的点评,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同时也对他们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只要参加开题会,那么其他教师的课题不能说“与自己无关”,也不能说“借鉴不借鉴不重要”。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听、认真学,也一定会从别的教师课题中学到很多“宝贵经验”。
(三)
课题汇报环节,在课题开题会活动过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目的其实很明确:一方面,课题组成员通过汇报课题开题报告,展示该课题前期的准备和研究情况,同时也达到参加开题会的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科研专家需要聆听、了解课题内容,便于及时点评和提出修改建议。显然,课题汇报这个环节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不言而喻,在课题开题会之前,每一个课题组成员尤其是课题主持人应提前做好开题会活动的准备工作。有部分学校要求课题汇报必须做PPT,但我们认为未必都需要做PPT,因为PPT展示的内容仅仅是大标题,台下的参会教师有时候看不完整、也看不明白,尤其是部分教师有口音或者声音较小的情况下就更不清楚了。因此,我们建议教师课题汇报时,把Word版汇报稿字体放大即可,这样台下的参会教师就能够看得明白,也看得清楚。当然,其最大的好处在于,科研专家点评时更加方便,因为可以打开Word版汇报稿进行点评和提出修改建议,便于参会教师的学习更加直观。
我们发现,部分学校的开题会活动由于汇报人数较多,因此对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汇报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课题汇报就成了一门学问:汇报什么?怎么汇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汇报和达到参会教师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些都需要课题汇报人仔细斟酌与思考。
事实上,我们认为课题汇报只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就是有效的课题汇报:1.重点突出,思路清晰;2.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3.言简意赅,详略得当;4.不读稿,不宣传,不夸张、不拖延时间。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课题汇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就需要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汇报之前做好这样一些必要的“功课”,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熟悉开题报告中的各部分内容,明白主持人的汇报要求,把握好课题的汇报节奏等。只有汇报前的“功课”做足做好了,那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课题汇报工作,也不算是什么难事了。
(四)
显然,上述的5项课题汇报,都属于课题汇报人“功课”没有做好做足的具体体现。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个别教师有应付的嫌疑。
为提高课题汇报的有效性,部分学校的课题开题会改变了部分活动形式。如,先让科研专家或教科室主任进行《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微型讲座,然后再要求教师汇报课题时只汇报个性化内容,即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而课题的共性内容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创新点及研究价值、课题组成员分工、成果形式等就不再一一汇报。这样一来,课题需要汇报的内容就大大减少,但又突出了课题的重点和难点。显然,课题汇报的质量也就得到了相应提升。
有人说:“开题会不是科研专家介绍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撰写是开题会之前应搞定的基本内容。”应该说,这名教师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事实告诉我们,开题会活动过程中进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的微型讲座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在前几天个别学校的课题开题会上,当我们讲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之后,课题组的老师们纷纷反映效果良好。在对照自己已经撰写好的开题报告,用“千疮百孔、惨不忍睹”这些词语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我们认为,微型讲座的最大好处在于,课题组成员知道了自己的开题报告问题在哪里?尤其是开题报告中的共性内容,课题组成员就可以在开题会后及时进行自我矫正和修改,不再占用大量的开题会活动时间。那么,就可以结余大量时间对每一项课题的个性化内容进行充分交流,既达到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又突出和解决了开题报告的重难点内容。
不难看出,课题开题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既取决于汇报者的汇报能力,又取决于开题会活动的组织者水平,同时也取决于科研专家的指导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一次高质量的课题开题会。
结束语
我们先看一个寓言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
第一个人还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
第二个人坐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对同一件事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态度最重要。好的态度,就会出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局,而一个不好的态度,其结局往往就会比较糟糕。
显然,就课题汇报而言,应该说只要我们课题组主持人端正态度,提前做足了课题开题会的“功课”,加之学校的科学组织和科研专家的精彩点评,那么一场高质量的课题开题会也就应运而生了。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图片来自于二七区兴华街第二小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