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原来有四大名寺你知道吗? 搜集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 编辑 | 刀笔吏隶 来源:微信公众号“沂蒙那些人和事儿”(ID:fanshidoudeizhixiao)
来源:微信公众号“沂蒙那些人和事儿”(ID:fanshidoudeizhixiao)
兰陵,这个出产美食、美酒、美景和英雄地方,也曾是佛教文化发达的地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兰陵原来是有四大名寺的,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下。
【朗公寺】
朗公寺,又名大宗山朗公寺,坐落于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政府驻地东3.5公里处的大宗山,为临沂古代四大名刹之一,创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扩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时期僧侣愈千人。
朗公寺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因朗姓高僧所创而得名,历经南北朝,隋、唐、元为鼎盛时期,为古琅琊郡寺院之首,被称为齐鲁四大名寺之一,曾与万德灵岩寺和杭州灵隐寺相齐名。
相传,郯国之东海县境内,有一富豪朗公,名卓大。卓氏五旬之余,膝下九女,无子,求子甚切。是年春,卓大去泰山降香求子归来,途经大宗山脚下的车庄,酣睡中仙人托梦:朗公、朗公,此山九头,不出国公出王侯,你若募捐建寺,来年定生贵子。朗公卓大醒来,深信不疑。
回家后,携带银两至大宗山,建成该寺,并邀年少出家多载的胞弟朗公卓锡,携数名弟子来此结庐供佛。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暮春,王羲之来到大宗山,朗公寺主持朗卓锡来到王羲之跟前,请求他题写寺院楹额,王羲之欣然答应,挥手写就"大宗山朗公寺"。
朗公寺历史悠久。据寺内碑文记载:建寺于东晋,历经南北朝,兴于隋唐,元鼎盛时期占地数百亩,僧侣500余人,曾为古琅琊寺院之首,当时可于长清灵岩寺和杭州灵隐寺相齐名。朗公寺历经南北朝,兴于唐代,盛至明清,衰于民国,毁于文化大革命。
朗公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绵延至今,成为深山古刹,1997年得到部分修复。
朗公寺现存古建遗址为晋代建筑风格。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有上寺、塔林、下寺三大建筑,在朗公山之阳,下寺、塔林、上寺,从低至高。上寺殿堂飞檐斗拱,石柱盘龙,雄伟壮观,分前后三进,东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为佛祖殿,供如来佛祖,两侧为罗汉塑像;二殿五间,为罗汉殿,殿内塑弥勒佛像,两侧列十八罗汉;前殿五间,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殿内塑四大天王。上寺中保存了大量碑碣刻石。
塔林位于上寺西约50米,这里原是历代寺僧圆寂处,塔基多为鼓形,塔身为六面柱体,所置覆莲花项轮随处可见,塔身各面雕有盘龙飞天等图像,优美的造型与绝妙的浮雕相辅相成,显示古代佛教雕刻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
古往今来,既有帝王曾来此"造化",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题刻,众多方家游人络绎不绝。惊奇的是两幢民国十四年创修聚仙阁所立的石碑,用手击之如磬,有金石声,用木棒敲打,会发出颤音。
朗公寺于山中林密泉流,石怪径曲之处,景点较多,西南有山涧,下有石洞,深丈余,名曰"朝阳洞",相传为朗公面壁处,稍过瞑思,能寻味到"清风明月净禅心"的情趣。洞西有碧云观、关帝庙、尼姑庵俗称下寺。寺前有溪,溪上有桥,名曰"天桥",桥下悬崖,有一棵古柏,蟠曲虬劲,生于石缝之中,犹如昂首苍龙奔腾欲飞,人誉之"万年松"。这里林壑优美别有情趣,幽净清新令人神往。
此外,山中还有聚仙阁、九步天阶、仙人脚、佛爷洞等景胜,为大宗山和朗公寺增添了诸多秀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天王殿:四大天王虎目圆睁,脚踩八怪,十分威武。寺内东西配廊房、钟鼓楼、碑亭等建筑。
杏抱槐: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观―――杏抱槐。宛如母子,相偎相依,扶老携幼,亲情绵绵,蔚为壮观。
塔林:上寺西行50米,古柏中有塔林一处。塔林为寺中历代僧人圆寂安葬之处。僧人圆寂后,尸首葬于塔林,灵魂经南边的天桥赴西天极乐世界,当时有塔七十八座,塔高不一,高者十余尺,低者亦有二人高,塔基石为鼓形,塔身为六面体巨柱,塔顶为圆锥体,掩映于松柏之中,巍伟壮观。
聚仙阁:此阁端座于奇石峭壁拥抱的盆地之中,宋潢书斋以北。阁分两层,石柱飞檐,流光溢彩,阁内香雾缭绕,仙气荡魂。"胡三公"脚踩祥云,手持宝伞,慈眉善目,奈人仰慕,仙阁前碑文记载:车庄卓姓先祖卓云仙,救一狐狸于危难,狐狸变作一老者胡三公,与卓去仙结为兄弟,后卓姓族人人财两旺,族人建一阁楼,取名聚仙阁,以示奉祀。
碧云观:位于玉涧以北,峭壁之阳。此观早年飞檐重叠,琉璃瓦顶,前后两进院落,前5间为送子娘娘殿,殿内送子娘娘妖娆无比,光彩照人,怀抱赤身男童,左右两侧侍金童玉女;后9间是观音殿,中间3间供观世音菩萨,像高3米,立于莲花之上,神态端庄、慈祥。右手拿杨柳树枝,左手持净水瓶。东配殿供文殊菩萨,西配殿供菩贤菩萨。如今,已失去了当年的宏伟,但迹形犹存,灵气犹在,是善男信女求子求福的好地方。
佛爷洞:碧云观东,峭壁陡崖之上,天生一洞,洞府邃幽,名曰:"佛爷洞"。洞前玉涧流淌,四周古松苍翠,绿树掩映,遮天蔽日。传说:佛祖为教化、超度一性情粗野的顽子,化为一老者,居于此洞,教顽子修炼百日,终成正果,化为金翅大鹏,终生辅佛。佛祖居住的石洞被称为"佛爷洞"。佛祖教化顽子的传说,广为流传,方圆百里,不少乡民拎着孩童到佛爷洞前抚摸一番,三磕九拜,烧香祈祷,期待顽童聪明伶俐,学业有成,至善至孝,终生无灾无病。
红孩儿桥:碧云观南,玉龙涧之上,有座石拱桥,叫红孩儿桥。始建于隋代,重修于大明弘治年间。因桥北送子娘娘殿的娘娘常遗红孩儿抱子经此桥,送给前来求子者,所以这座桥便称为"红孩儿桥"。民间有:"红孩儿桥灵悠悠,小媳妇不育桥上走,送子娘娘点罢头,来年准生胖娃妞"的顺口溜。
万年松:红孩儿桥西行五步许,玉涧之阴,巨石中冒出一奇松,蟠曲虬节,古貌苍然。传说,松树是善良小龙女的化身,是长生不老、永葆青春的象征,被称为万年松。
神泉:位于转经山之阴,山腰间。相传,此地久旱无雨,河干井枯,偶出一泉,泉水清澈见底,清凉甘甜,有一盲人携子来朗公寺降香,口渴掬泉水饮之,洗面,目复明。四方乡民闻之,皆来取水治病,果真灵验,遂称神泉。世人为感恩戴德,捐资建一神庙。上刻楹联:"山中生泉滋万物,地中有水润众生"。匾额:"泽及生民"。
九步天阶:由神泉下百余步,有一巨石,东低西高,天生九阶,酷似阶梯。相传,西天佛祖降临大唐传经,驻足大宗山,见众僧绕山诵经,便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后踏石阶,乘神骥西归。如今,蹄印清晰可辨。佛祖踏过的石阶,被称为"九步天阶"。
观日台:位于转经山顶峰,建于唐代初期,久经苍桑,历遭战火,只留残迹。立观日台,观日出胜景与岱顶日峰无异,人称鲁南"小岱顶"。乾隆皇帝登观日台曾赐楹联"碧海金黄色波涵旭日,苍穹清静拥祥云"。
龙泉井:朗公寺门前,九龙涧南,地势平坦,绿草如茵,树荫下有一口石栏水井,曰"龙泉井"。此井水搬倒不溢,黄旱不枯,冬暖夏凉,井水澈洌。常饮此水,延年益寿,随意饮用,绝不腹痛。
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观--杏抱槐。杏树有一搂粗,树桩部有一小小空洞,洞中生长出一棵幼槐,有成人拳头粗,高过一人,茁壮挺立。
传说,这棵杏抱槐原为槐抱杏。唐代初期,槐树搂半粗,高三丈,怀里的杏树三人多高,已开花结果。老槐树除了抚养幼杏成长,还常为相爱男女牵线保媒。
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夏天,一妖孽被火龙追赶,遁匿槐树间。火龙口喷火焰,寺中僧人发现老槐树干已被烧煳,怀中杏树枝叶烧秃,树下怪物肉煳骨朽。随后,火龙口喷清水,洒在槐抱杏根下,腾空而去。
槐抱杏大难不死,时过境迁,年幼杏树锻炼得干坚、枝挺、叶茂,长成一棵麦黄杏,继承老槐树天职,怀中又抱小槐树,小槐树乃老槐根生。
"六百年前槐抱杏,老去却让杏抱槐。方知乌鸦反哺意,草木岁岁换春来。"当地人称,老槐为祖父,杏为儿子,小槐为孙,祖孙三代,传宗接代。这如同人类繁衍生息。
【灵峰寺】
灵峰寺位于山东省兰陵县(苍山县)下村乡境内,坐落在鲁南第一峰、天下第一崮的抱犊崮东麓。
灵峰寺始建于隋朝,历代王朝都要“敕封榜谕”。唐宋时寺内香火最为鼎盛,寺碑载僧众达三百余人。历史上几经兴废。现尚存清雍正年间佛楼三座,明清时期碑刻十块等寺院遗址。寺庙三面环山,环境清幽。其内外,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绿色覆盖着,山水相依,幽深静谧。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89%,含氧量极高,负离子比重大,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之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
2002年开始重修灵峰寺,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方信众的共同努力,陆续建成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念佛堂、斋堂、客堂等殿堂和数十间寮房,塑造了庄严的全堂佛像。成为兰陵县唯一一座合法对外开放的寺院,满足了当地信众的信仰需求。
【华岩寺】
要说华岩寺,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芙蓉道楷禅师(山东临沂兰陵人)。
1111年(宋政和元年),67岁的道楷禅师离开流放地淄州,率弟子僧众一路南下。原计划到浙江天台山、雁荡山传法,当途经沂州时,地方官和家乡父老纷纷拜访,竭力挽留他回家乡修禅布道。有一流放沂州的京官刘奉世,与道楷禅师有着类似经历,他的诚心挽留和鼎力相助,对道楷禅师改变主意起了决定作用。刘奉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因王安石变法牵连和受奸相蔡京的排挤打击,在政治舞台上三起三落,备受挫折。在大放平反后任端明殿学士,下放到地方任职。刘奉世信仰芙蓉道楷的禅宗教义,在沂州任职时,对到来的有着同样人生命运的道楷禅师非常关切。见地方僧众有挽留其归乡的强烈意愿,同时需要施舍一处结庵之地,他决定出手相助。得知道楷禅师的家乡芙蓉湖荒芜湿地价钱实惠,可供僧人垦荒种粮以自给自足,刘奉世便施舍俸金买下芙蓉湖田,赠予道楷禅师,用作僧人结庵和耕种之所。
刘奉世施俸金购湖田,在芙蓉山(今兰陵县磨山镇华岩寺村附近)建成禅院兴化寺,在芙蓉河边建起成片庵舍供僧人居住。在道楷禅师住持下,结庵传法有了居所。不久,云游四方的衲子蜂拥而来,一时僧俗云集。宋代僧人通常自食其力,种地谋生,不向百姓化斋。芙蓉湖建寺庵之初,僧众云集,岁收不足,虽精打细算,斋饭仍渐成米汤。兴化寺僧众多时达300多人,后因饥馑难忍,仅剩下30余人。道楷门下的得意弟子有子淳、法成、惟照、元易、自觉、禧浦、齐琏、善秀、法灯等人,都曾在芙蓉兴化寺伴师父左右。其中丹霞子淳(1054-1117)和净因自觉(?-1119)法嗣著称于时,传世久远。
那时,芙蓉山周围湖水汇聚,南北弥漫百里。为增加寺院岁收,道楷禅师考察芙蓉湖地势和洪水流向,认为把芙蓉湖水引到泇河下泄,就可以得到数千顷良田。常平使派地方官前往禅师处受教,并规划如何治理水患。农闲之时,芙蓉道楷带领僧人和地方百姓开始了凿渠疏导湖水的劳作。僧众和民工自湖滩地沙窝(今卞庄街道沙窝村)处向西南挖通一条斜沟(今斜沟村附近),将芙蓉湖水引入泇河主道(今芦柞镇三合村)。湖水泄去,滩地现出,湖底淤地成了千顷良田。寺院将土地分给乡人耕种,所种庄稼都获得了丰收。周围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于是纷纷扶老携幼来芙蓉山施舍供献以感谢道楷,使寺院收入颇丰。在百姓的支援下,道楷禅师又带领众衲子兴建梵刹,装修更新楼宇。曹洞宗历经百年孤独,在道楷禅师的推动下进入中兴时代;芙蓉山寺院享有盛誉,成为佛教圣地。
1117年(政和七年)冬,宋徽宗为芙蓉山僧众题字“华严禅寺”。华严禅寺的匾额未能在芙蓉山寺久留,后被挂到芙蓉湖东北石梁山前的佛寺。寺址所在村今称华岩寺。
【紫金寺】
紫金寺位于矿坑镇薛山南的紫金山上,现已湮灭不可考。下面是笔者考察时写的一篇文章:
离开王家庄,我们去薛南村。
薛南村因薛山而得名。薛山是出薛山砚(有人称薛南山砚,属于误称)的地方,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款坑镇东南。
多年来笔者只知道薛山却知不知道在薛山和驴脖子山之间还有个紫金山。原来紫金山上还有个紫金庙。直到我读了琅琊小祝老师的文章《山石此处,此时话薛南山寺》才知道此事,文章说:
“ 琅琊东南三十里,有一山脉,起伏绵连,自北而起,有雾平山,人山,薛山,薛南小山,狠虎山,驴脖山,土山,以及部分山脉合称谓之大宗山等。
附近村名地志有,山北头,曹家峪,小王庄,薛南,涧头,车庄等。
相传曹嵩率曹氏一族自琅琊西去,行经此山,恰逢大雨,只好暂留此庙中,原本徐州陶谦专门派张闿带兵护送并相约三日后送曹嵩至兖州,并立军令状知会于曹操。无奈天降大雨,三日期过,曹嵩仍未成行,张闿在半路眼见活期己过,送回嵩仍是死,又见曹嵩财力丰厚,故贪利借陶谦之名而追杀之。
嵩慌乱而逃,问部下曰:北为何山,下曰:薛(雪)山。复而问曰,南为何山,下曰:驴脖山。操叹曰:吾命休矣(大雪压松,馿脖子拴槽)。
嵩忙与妻妾躲至后室,见一后窗,让嵩氏先逃,无奈嵩氏太胖,卡于窗中,后追兵至,嵩与一家三十余口全歿于此。后葬于薛山与雾平山之涧,后人称此处为曹家圩。薛山此址即在徐州琅邪和兖州泰尖山郡华县之间。
古之砚材,书略有著,多出自寺庙所在之所,盖因古人少印刻,僧道之读修,因贫乏而多用抄经,亦或抄经也是修身兼营生之一方式。抄经必有研用,盖庙宇所址,研也广用,因而知名。
此山于薛山南,故而薛之南山,南山有庙古,硯以用为名,薛南山硯因所也。
北山再南,绵延而至有太宗山,山有郎公寺,与此山此石同地层,为何此出不谓大宗山硯亦或郎公硯,盖因大宗山郎公寺起规模晚于此庙矣。
今日再游,古砖青苔,己为草陌,石池青碑,又已失矣。”
读罢文章,笔者决定亲自前往考察。几经周折,到了一个稍微凸起的小山头,山头上是平整开阔的场地。据村民孙先生说,该处以前叫紫金山,因为后来有了庙,就俗称庙山子了。
环视一周,发现旧庙遗址荡然无存,战火和文革让这个地方成了荒草丛生,就连石碑和栓马槽都被有“远见的人”运走了。
没有石碑,故而历史不可考,唯一能见到的就是薛南村民众捐款重竖的一块碑,上面只是简单交代了寺庙建于元明时期、庙宇规模和形式以及配置,又说了毁坏的原因和下重建的理由,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看到杂草丛中的碎砖和瓦砾(砖是青砖,不知能否磨砖作砚),我突然想起孟浩然的一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里没有留下胜迹,只有剩迹,今不知古,今不识古,也就今不如古,悲莫大焉!
(本文作者信息: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字不凡,號巨隐、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難經世何濟用?尤嗜紫砂、盆景、奇石、硯臺(石見吉室)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文章结束了
记得帮忙点最下方的赞和在看哦!分享也是美德!
……………………………………………………………………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