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的临床实践指导极其重要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南宋金真定人。最有影响的《脾胃论》,至今对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

  1 脾胃为生命根本

  胃为“仓廪”,脾主运化,一脏一腑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充养四肢百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说“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并指出“脾合意”又与精神活动有关。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2 脾胃病机的三对矛盾

  2.1 胃主纳与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五谷,脾受胃阳鼓动而运化,如果但纳不化,或只化不纳都是病态。从纳与化的功能失调观察是认识脾胃病的方法,调节纳与化为治疗脾胃病的措施。

  2.2 湿与燥 脾为湿土,胃为燥土,都居中焦,李东垣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又“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多湿病,胃多燥病,燥与湿为脾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用温燥之药助阳气以扶脾,以柔润之药和胃气。是脾胃治疗常用方法。

  2.3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 脾气升则精津布输,胃气降则浊气得泄,因此“脾主升,胃主降”。李东垣认为“脾升则健,胃降则和”。

升降失常常见为:清气下陷,即脾虚气陷,如胃下垂、脱肛、久泻、癃闭、子宫脱垂、带下经漏、小儿囟陷等病;浊气上逆,胃气上逆上干清道,眩晕、呕吐、食滞,中土虚而浊阴得逞,清浊相干,湿浊痰饮,不能运化而中满痞塞腹肤;清浊相干,清气不得升,浊气不得降而呕吐、泄泻;土虚木乘,肝木克土,怒则气逆,呕吐腹痛飧泄;阻碍心肾交通,脾位中央交通上下,虚则精血不足,心肾不交,惊悸、不得卧、梦遗等症;痰饮中阻,胃不和则卧不安,呕吐脘肤,不眠。

  3 脾病辨证

  3.1 脾气虚弱证 面色菜黄,倦怠乏力,纳减脘痞,腹胀便溏,舌苔薄舌质淡,脉濡缓。常见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肠结核、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病。

  3.2 脾胃虚寒证 身倦乏力,而色晦滞,怯冷四肢不温,脘腹隐痛不止,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舌胖胀满,大便溏泄,小溲清长,或尿少浮肿,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苔白滑或白腻,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虚缓。常见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水肿、妇女带下、肾炎。

  3.3 脾气下陷证 言语无力,动则气坠,腹部坠胀,太息为快,或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舌质淡苔白,脉弱。见于胃下垂、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脱肛、肾下垂、妇女子宫下垂等。

  3.4 脾虚湿困证 头重如裹,身体沉困,口粘不渴,或渴不欲饮,胃脘痞满,纳呆,恶心呕吐,肢肿腹泻,尿不畅,妇女带下,舌苔白腻,脉濡或迟缓。常见慢性胃肠炎、小肠吸收不良、慢性肝炎、妇科炎症。

  3.5 脾蕴湿热证 发热目黄,口苦或甜腻,体倦身重,纳减脘闷,呕恶,便结不畅,溲黄赤少,皮肤湿疹疮疡。舌苔黄腻,脉濡数。常见肝胆疾病急性期、皮肤病湿疹、脓疱疮。

  3.6 脾不统血证 脾气虚弱,舌质浅淡少苔,脉沉细。常见崩漏、二便下血、皮下出血等多种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等。

  3.7 脾肾阳虚证 消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清冷,腰冷畏寒,五泄泻,浮肿或腹水,舌苔薄舌质淡,脉细尺弱。常见慢性肠道病、肠结核、肝硬变腹水、肾病综合征等。

  3.8 心脾二虚证 面色萎黄,头眩倦怠,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纳减腹胀,大便稀溏,舌苔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常见贫血症、神经症、抑郁症等病。

  4 胃病辨证

  胃有病则饮食失常,四肢百骸,皮肉筋骨无以养,可见乏力,肌肉消瘦,唇色少华。“胃为燥土”,易化热伤及阴津,李东垣《脾胃论》中偏重治脾,叶天士认为脾胃病当分析而论:“胃属戊土,脾属巳土,戊阳巳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因而胃病治疗也不同,用药宜偏柔润之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