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爱雏田《童年》

童年

我们小学肯定都被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叫做《童年趣事》的作文,当初在我得知要写一篇这样的作文的时候,我脑海里全是在外婆家的有趣的事,但是最后我却胡乱编了一个故事去写,结果还被老师当作范文来念,被同学拿作文里的故事取笑了我很久。我当时不敢去写,因为太长;我不敢去写,我担心我写不好会糟蹋了我的童年。

事实上我现在也不见得能写得多好,就根据记忆里的样子一点一点的描述出来吧。我觉得很奇怪我小时候好像就很笨,尤其是数学,我总记得有一次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有数学考试,我什么也不会,茫然然的呆坐着,也不知道我在考试,不知道同学们都在埋头苦干做着什么,只依稀记得卷子上有几何一样的图形,大概是教我们认图形之类的吧。所以我很笨,别人没有和我讲的之外的世界我总是不知道,似乎我身边的同龄人知道的总是比我多,比如我在村子里念小学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的镇叫什么,后来我初中知道了自己的镇叫什么却不知道我们的县叫什么,只知道我从村里坐车到市里很远,我会晕车会吐就对了,所以我总是很狭隘的笨笨的活着,直到后来学习与体验多起来,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世界之大。但是作为一个女生我的语文成绩是很好的,小时候学那些拼音,生母、韵母什么的我学得很好,以至于生活在讲方言的地方,普通话的口音还是很端正,语文老师们几乎都很喜欢我,甚至还会在课堂上问我觉得是咸花生米好吃还是甜花生米,作为一个孩子我当然说是甜的,老师很快反驳我说咸的好吃,我便不说话,心想应该猜到老师不会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的,应该说咸的好吃。你有这样的片段吗?空阔阔的教室外充斥着我们大声念课文的童稚的声音:小猫种鱼~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农民伯伯收获了很多花生~小猫把小鱼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小猫想收获很多小鱼~这应该不是完整或正确的一字不漏的原文,但是我脑海里就是这些句子,很奇怪,我能感受到,我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很大声很卖力的,但是,我的脑海里却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教室外感受这份美好的童稚,朗朗的读书声,空旷的教室走廊,我静静的感受这份美好,好似我还没有长大。

放学回家我们总是成群结伴,经常是走到离家还有一小段距离的时候我就能看到外婆家的烟囱在冒烟,我回家就能吃饭啰,我的小伙伴们也争相踮起脚说,我家的烟囱也冒烟了,大家很快的跑回各自的家去吃饭。印象里外婆总是站在家门口那个大石头上喊:“玲诶,吃饭了”,我总是能很快的捕捉到这条信息飞快的跑回家去。外婆家的构造和附近别人家的不一样,是两层的红砖瓦砾房,二楼是木质的,两个舅舅住在上面,因为踩在楼梯上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我总不敢上二楼,生怕自己一踩上去便会掉下来,一进大门便是空空的大厅,平时用来堆放红薯,过年吃年夜饭时便会把角落里的大桌子搬出来吃饭用,大厅两旁一左一右两个房间,右边那个好像是给后来的小舅妈住了,左边那个外婆带着小表妹住,左边的房子左边还通了一个门通向柴房,平时堆放柴和杂物的,后来家里人多起来,也就是小舅舅的女儿出生后那个房间便放了一张床,我和外公睡,在住柴房之前我是和外婆住靠左边有电视机的好房间的,因为记得我第二天要上学,外婆让我早睡不给玩看电视,我便假装睡着其实是躲在外婆的臂弯里偷偷看电视,然后被外婆发现呵斥着去睡觉了。也正是外婆家的新生儿多起来家里没有我住的地方,后来才会回到奶奶家吧。然后厨房是单独的在最左边,厨房的最里面是澡堂兼小便池,一拉帘外面是灶火台,灶台上有两个一样大的锅以及中间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小锅,里面总是放满水的,只要烧了锅,一家的热水都来自那,不停的兑冷水保持热水的供应。两个锅都是被水泥固定在灶上的,不能拿下来,靠外面的锅用来平时炒菜,用得很多,里面那个锅只有在过年或者请客等大事的时候才会用来做饭熬油等。灶台边是两个馊水桶,旁边是方方的大饭桌,饭桌正对着窗。夏天每天晚上都要吃外婆煮的绿豆粥,把另外的小饭桌搬到外面喝粥,大舅舅总喜欢在这个时候讲新闻或者诡异故事。

家家户户都会种红薯,水稻和养猪,我几乎要把红薯当成外婆家的主食,红薯最多的是做早餐,把大大的红薯洗干净不去皮也不切块一整只的放进锅里煮,锅里放很多水和少量米,灶底放很多柴,盖上大锅盖,很快便可以吃到美味的红薯稀饭,我不爱喝稀米汤,但是大人们都很喜欢。我喜欢那一整只的大红薯,盛到碗里来再舀一点白米汤,红薯我还是钟爱红皮的,淀粉较多,黄皮的我一般碰都不碰。把一双筷子插进去再掰开,红皮里包裹着的黄灿灿的红薯肉就在热腾腾的蒸汽里展现在我这只馋猫的眼前,用筷子挑出来放进嘴里,热热的、甜甜的又粉粉的,好吃得不得了。吃了几口纯净滋味的红薯便把注意力转向外婆从木碗柜里端出来的昨晚没有吃完的鱼,鱼肉和鱼刺很杂乱的在碗里横着,由于天气冷,鱼汤都冻结了像果冻似得,拿热乎乎的筷子刺进去便会使得周围的汤都融化,挑一小块果冻似的鱼汤放进红薯肉里,鱼汤很快在热乎乎的红薯里晕染开来,入了味,挑进嘴里,鱼的咸鲜调皮混合红薯粉厚老实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真真是美味极了,即使是现在我依旧会热爱那种味道。只是能吃到的机会不多。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小老百姓总有自己的方式滋润生活。所以我从小就不挑食,极少生病,性格懦弱所以听话,很招大人们喜欢,只是用我现在的话来说:活得很不自我,哈哈,能有什么特别的自我呢?天知道我小时候活得多快活!

你小时候肯定没有吃过知了肉!那得是最热的夏天的知了才能叫得那么欢快,“知了,知了,知了……”我们一般下午出动,一群孩子里总得有一个头才能捕到知了才能保证肉的公平分配,那个人就是胡峰哥哥,一根长长的竹竿顶上一个小网兜便是我们的捕捉工具,我们一群孩子也就只有一两个网兜吧,大的男孩子负责捕,我们小的几乎就负责开心闹腾和吃肉。找到知了声最大的那棵树,待我们靠近知了们也感受到危险的临近便也渐渐不发声,可是我们已经发现它们啦!胡峰哥哥嘱咐我们不要发出声音,拿着竹竿蹑手蹑脚的靠近大树,找准时机将网兜快准狠的往树上一网,顿时间,只见这一片树上的知了全都惊飞,而胡峰哥哥迅速的将网兜拿下来,趁知了飞走之前迅速的将其抓住,然后把它的翅膀撕掉一半使其不能逃走。然后把被掳获的知了交给我们,接着便去寻找下一片未被打扰的知了声很足的树林。就这样一整个下午跑了许多地方,大概能捕到六七只吧,总之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小块肉。知了肉很容易烤熟,我们只吃脑子那部分,当它还活着的时候那部分的外壳是很光滑的。烤熟之后尾巴部分早已被烧焦。剩下的刚好就是可以吃的部分,从火堆中将其拨出来,撕开焦壳就那么小小的一块肉,也说不上有多美味,但是绝对和我们平时吃的猪肉鸡肉味道完全不一样。我也不知该如何用文字描述那种味道,还是需要你亲自去尝一尝。

除了知了肉之外,我们还有一种自己动手的美味。那便是龙虾。春天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池塘边折一根柳条,将其叶子连皮一起撕掉留下一条光溜溜的柳条,再去蛙声四起的稻田边用柳条抽打田埂边的草。为的就是将青蛙吓出来然后将其抓住,说到抓青蛙那很是要技巧的,抓青蛙的那只右手手指要紧紧闭着并且手指弯曲大概八十度成一个罩型,在看到跳起来的青蛙的一瞬间快准狠的对着它扑去。我一般是抓不到青蛙的。说来惭愧,现在想想小时候抓青蛙钓龙虾的手段实在残酷!被抓住的青蛙会被用力的狠狠地摔在水泥地上直至不能动弹,再将它的皮撕掉,用毛线绑着,毛线的另一端便绑在竹竿或随手的来的树枝上,接着将饵甩进池塘里便可以开始钓龙虾了。龙虾虽然很容易上钩却不容易将其顺利放进你的篓子里,龙虾不似鱼儿被勾住了嘴,它是用钳子夹住青蛙肉而已,在你将要把上钩的龙虾提上岸的时候它多半松了钳子使你空欢喜一场。所以这只是我们抓龙虾的一种方式,村里洗衣服的那条河的下游经常是清澈见底,我们拿了家里大人不要的鱼内脏之类的肉引龙虾出洞,直接与虾儿们一起在水中嬉戏,那真的是一条很清澈的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