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覆一座城,只为找到家的感觉

感觉是较为抽象的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主体性,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却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主观意识较明显,随之就产生了美的感觉、幸福的感觉等等主观认知与意识。而“家的感觉”让人成为主体,从而感知美与幸福,也让“我”这个本体获得归属感。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其中的“倾城”二字并非是指传说中绝色佳人的传奇故事,而是战火中一座城的倾覆成就了两个人的爱情。

无论小说、还是央视上映的同名电视剧,《倾城之恋》吸引大众的大抵是白流苏、范柳原面对感情、婚姻绞尽脑汁算计对方,却在互相斗争中萌生了爱情。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香港在敌机轰炸中,物资短缺,他们的房屋被炸毁,家中的粮食所剩无几,到了这个地步,流苏竟是可以做了简单可口的饭菜等柳原回家吃饭,范柳原没有了往日的嬉笑调情,正经的说:“流苏,你给了我家的感觉”。“家的感觉”使得柳原从此便愿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家的感觉”也是流苏一直以来所希冀与向往的,一座城池的倾覆让他们彼此有了家的感觉。

如果我们单纯觉得《倾城之恋》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大抵也不是才女张爱玲所写了。张爱玲从小由姨奶奶看管,父母离异,继母待其刻薄,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没有让其有家的感觉,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她总是在寂寥中漂泊。有了家的感觉,冬天的寒冷、战火的无情、人情的世故、言语的尖酸、彼此的猜疑会离心远一些吧!

“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文中的哥嫂算计着流苏离婚所得的财产,母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她也想着回唐家守活寡,倒也可以衣食无忧,远离哥嫂的围攻夹击,或者将就着与视财如命的唐先生、古怪阴柔的吴先生之类的人凑合着过日子解决燃眉之急,逃离窘迫,但总是缺少一点什么,大抵是“家的感觉”吧。

流苏终究是去了香港,感觉是一种蛮奇妙的东西,“家的感觉”不是锦衣玉食,金碧辉煌所能赋予的,“家的感觉”是人生存的信念与力量。那样的年代更是如此,这种感觉可以让他们相互理解,共同生活十年八年看到对方的真心,在那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家的感觉”让他们明白钱财、地位都是靠不住的,能靠得住的也只有相互的惦念关心了。

“我们最可怕的不是身处的环境怎样,遇见的人多么可怕,而是久而久之我们已经无法将自己与他们界定开了。”剧中的白宝络被哥嫂冤枉偷了家的大洋,为了洗清冤屈,宝络以死澄清,所幸无大碍,柔弱的宝络终于出走了。在为母亲奔丧的途中命悬一线之际遇到赵团长,宝络的主观意识觉醒,她与流苏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提供盘尼西林。

电视剧中的宝络前后判若两人,在赵团长即将去前线时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气,大抵是赵团长让宝络有了家的感觉、国之情怀。在那个时代的女人都是含蓄的,换做今日的女子这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没有什么比家的感觉、国之情怀更让人通透肆意的了。

王小波评价说: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写的很地道。文章的开篇是压抑的上海旧社会光景,白公馆这个旧家庭用的是老钟,在白公馆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旧式,文中的这一家子人使得读者观察到了人性透彻本质:自私、算计、  冷漠尽显其中。改编后的电视剧也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在上海沦陷后,哥嫂丢下老母亲一人独守白公馆,带着金银细软逃难,哥嫂两家人几经波折兜兜转转还是不约而同回到了白公馆,大抵是“家的感觉”让精于算计的哥嫂有了温情,知晓了古训孝之真谛,怎么可以丢弃老母一人在炮火中呢。对于流苏,宝络有了真心的祝福与担忧。

“家的感觉”让白公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始终留存有家的味道,旧是旧了一点,有了家的感觉,没落短暂的生命也可和上生命的胡琴了,这种家的感觉也满足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到处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张爱玲的作品少有团圆的结局。《倾城之恋》到底是团圆了,有了“家的感觉”,人就安稳了,不再是无根的浮萍;“家的感觉”与房子的大小等一切外在的东西无关,是内心的一种感受罢了;有了家的感觉,人便少冀,和谐与感动多了一些,相互之间不再假装,家庭中更多是幸福的成分而不会掺杂着无端的压力与猜疑;有了家的感觉,人便豁然了。

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随时可能被炸弹击中的前线战场,家的感觉是无畏的力量,是彼此的呼唤与牵绊。

END
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