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17连涨敲定,但为啥要倾斜照顾这3类人?原因就是以下这些

今年在社保方面,国家又给老百姓打了一针强心剂,就是养老金将实现17连涨,虽然涨幅比去年低至4.5%,但有疫情影响的问题,大家也基本表示理解,很多人也对国家在经济遭遇亏损后,仍然坚持为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这件事觉得很感动。不过,有些不知道的声音还是出现了,就是在倾斜调整方面,一些人始终想不通,为啥对3类人要特殊对待?我们不妨先从这3类人的情况来分析下,就能得到答案了:

第二,高龄老人

虽然同样是退休人员,但是刚退休不久的人,和已经退休十几二十年,七八十岁,甚至年龄更高的老人是完全不同的。刚退休不久的人,年龄不过五六十岁左右,由于现在大家越来重视运动,我国医疗水平又在不断提高,很多这个年龄的退休老人,身体非常好,可以在退休后重新投入社会,赚取收入,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保障的,子女也不用花太多钱补贴父母。

但高龄老人不同,出去再打工根本无力承受,而这个年龄的老人是重疾病高发人群,医保虽然能报销,但是不是100%,报销之外的部分都需要自己出钱。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更差,可能还需要家里人24小时照顾,或者专业人员的护理,花费要比刚退休不久的老人高好几倍。养老金的压力大,这些老人只能求助于子女,子女的压力就要跟着加大。所以,国家为这些高龄老人增加养老金,除了帮他们缓解生活难题外,也是在减轻他们子女身上的担子。

第三,艰苦边远地区的人

我国的人口流向很明显都是往大城市发展,但一个城市能够向前走,必须有大量人口才行,人口都跑到大城市,小城市就无人可以支撑。艰苦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差,支柱产业少,配套资源稀缺,究其根源就是人都走了,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让他们看到未来的福利。

国家积极为这些地区的退休人员多发养老金,也是希望很多人留在这里工作参保,控制人口流出率,刺激更多人愿意来这里工作。艰苦边远地区如果能有更多人留在城市工作置业,他们的经济能继续走向自给自足,不用年年需要国家拨款,从而降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而手中有了钱,大家经济富裕下,消费就成了老百姓首选的一项活动,消费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多行业都能赚钱,可以说是共赢的好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