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宫花事件该如何定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黛玉的错

两枝宫花,引出多少事!一个是书香之族的探花家的大小姐,一个是大家族的一等仆妇,谁是谁非,真是众说纷纭。

这件事到底该如何定论?作为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如果断章取义,就容易走入误区。因此,要给这件事定论,必须结合全书,从事件的背景、人物个性特点及身份地位,还有事件在全书中的作用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宫花事件发生的背景来看,黛玉正处在恃宠生骄的阶段。

宫花事件发生在第七回,在此之前的第五回和第六回,重点讲了两件事,一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二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而在这两件事发生之前,作者重点交代了黛玉进贾府后的处境:“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也就是说,林黛玉自进贾府,为人处事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回初进贾府时,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然而到了第七回,她不仅没有“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反而因为两枝宫花对下人发难,说出“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样容易被人耻笑的话。

试想一下,如果这事发生在黛玉初进贾府时,当时的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她还会说出“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样的话来吗?那时的她,只会非常有礼貌地接过花并欠身道谢,根本不会想是不是别人挑剩下的。

黛玉之所以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贾母把她放在了三春之前,“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因此,黛玉看到宫花的第一反应是“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注意这句话,在黛玉的心里,要么是单送她,要么是她在三春之前,绝不能在三春之后,所以她问的是“别的姑娘们”是不是都有。“姑娘们”,当然单指三春,不包括王熙凤。因为按照常理,王熙凤是贾府媳妇,不能和姑娘们相提并论,黛玉也不会想到这礼物也有王熙凤的一份。

这就充分体现了黛玉在贾母“万般怜爱”之下,恃宠生骄,因为没能得到独宠或第一,就为难跑腿的下人。至于这个下人是谁并不重要,此时,谁送谁挨怼,她针对的不是周瑞妇,而是“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没把她放在第一位

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先生高明的写作技巧,他用一句“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体现了贾府平时在分配物品时,都是把黛玉放在第一位,“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都是黛玉先挑,挑剩下的再给三春。之后在挑选大观园居所时,也体现了这一点:宝玉和黛玉先挑。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她:“你住哪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她,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习惯了凡事第一的黛玉,偶然遇到了薛姨妈送礼不按这个顺序来,黛玉就不受用了,于是有了无礼怼跑腿仆妇的情况出现。

从周瑞妇的个性特点和身份地位来看,她不但不会逢高踩低,而且有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很多人把送宫花一事定性为周瑞妇的逢高踩低,认为她作为王夫人的陪房,为主子出头,帮助王夫人打击客居的黛玉。

在此,我们不讨论王夫人有没有不喜欢黛玉,也不分析她会不会打击黛玉,仅从周瑞妇的角度来看,她既没有打击黛玉的用心,也没有打击黛玉的立场。

在送宫花之前,作者曹雪芹先生刻意用一整个章回的篇幅,详细讲述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经历。刘姥姥是个与贾府拐了好几道弯的远亲,她目标明确地来贾府“打抽丰”,而且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周瑞妇。

周瑞夫妇和刘姥姥所代表的王家,身份和地位从来没有对等过。王家曾是官宦之家,周瑞夫妇是仆人,也许还是世代为仆的家生子。王家得势之时,曾与周瑞夫妇交好。那时的周瑞夫妇,显然没有现在的地位。

现在,两家的地位逆转了,王家落魄成了乡下的贫农,周瑞夫妇却上升为荣国府的内外管家。俗话说,宰相仆人七品官,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的高官仆人并不少见。面对落魄到形同乞讨的刘姥姥,如果周瑞妇是个逢高踩低的人,她完全可以不认刘姥姥,或者几句话把刘姥姥打发走。

然而,她不但没有在刘姥姥面前摆架子,而且竭尽全力帮助刘姥姥实现目标,还不肯居功自傲:“俗语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说一句话罢了,害着我什么!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举手之劳就可助人,何乐而不为?

这是周瑞妇的个性特点:没有逢高踩低,而且乐于助人,有着一副居委会大妈般的热心肠

不踩落魄的刘姥姥,会踩风头正盛的林黛玉吗?

前面分析过了,此时的林黛玉,正处在恃宠而骄的阶段,在贾府的地位比肩于宝玉,根本不属于“低”,如果周瑞妇是逢高踩低之人,巴结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踩?

一个逢高踩低的人,会以刘姥姥为耻:我们王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亲戚,丢不丢人?这种情感没有出现在周瑞妇身上,反而出现在了林黛玉身上:“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个'母蝗虫’就是了。”周瑞妇没有嫌弃刘姥姥来“打抽丰”,林黛玉却嫌弃刘姥姥在宴席上出丑。

如果一定要说在宫花事件中有人逢高踩低,这个人不是周瑞妇,而是林黛玉,刘姥姥就是照见二人心性的镜子

从林黛玉的个性特点和身份地位来看,她在恃宠生骄中迷失了自我。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一言一行都表现得非常有教养,进退有度、对答有节,充分体现了林家“诗书之族”的严格教育

宫花事件发生之时,林黛玉还属于客居身份,父亲依然健在,林家还是一个可回且必回去的家。

作为客居者,又是“书香之族”的代表人物,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林家,黛玉应该以何种表现出现在贾府主仆面前?

至少有两条规则需要她来遵循:

其一、入乡随俗,在贾府的地盘,该遵守贾府的家规;

其二、打狗还需看主人,客居者面对主人的仆人,没有发难的立场。

在入乡随俗上,初进贾府的黛玉做得很不错:她会因为贾母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而改口说自己“些须认得几个字”;她还会因为“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却又“不得不随”,因此“少不得一一的改过来”。

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规矩很多,而且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都必须遵守的制度,凡事都有例可循,有度可制。而其中最为明显的一条就是严格的上下尊卑制度。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林之孝家的过来巡查,提到“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当宝玉和袭人晴雯都说宝玉只是偶尔叫名字,平常叫姐姐时,林之孝家的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它不得。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注意这句话:“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它不得。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回到宫花事件,周瑞妇是太太的陪房,是太太身边的老仆了,连王熙凤见了她都要恭敬地叫一声“周姐姐”,林黛玉又是如何对待她的?

周瑞妇来送花,边进来边招呼:“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来与姑娘戴。”王夫人既是贾府的当家主母,又是黛玉的舅母,她的陪房来给黛玉送花,这是多大的面子啊!平时这种差事,可都是小丫头跑腿的。可是,林黛玉既不起身招呼,甚至连头都没抬,反而因不是先送的她而对周瑞妇发难,借用林之孝家的话来说,“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它不得。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这林姑娘不但连太太的陪房都敢随意伤,可见是没受过调教的小姐行事。

有读者说,黛玉是客,周瑞妇怠慢她,有失待客之礼。这话其实应反过来说,客居的黛玉对主人的仆妇发难,有失做客之礼。为什么?因为打狗还需看主人,对主人的狗不满,不能直接对狗发难。正如邢岫烟被婆子丫头欺负,她隐忍不发,默默承受,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小姐行事”。何况,黛玉面对的不是狗,也不是普通下人,而是贾府当家主母的陪房,身份和地位都极高,轮不到黛玉一个客居的晚辈来教育。

当初那个进退有度、言行有节的林姑娘,为什么变成了“没受过调教的小姐行事”?其原因就在于,被贾母捧到高处的黛玉,迷失了自我,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林家给予的良好教养

从宫花事件对全书的作用来看,作者着重要表现的是黛玉被捧杀。

林黛玉是书中唯一“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人,其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无人可比。正因为她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她才能在六七岁的年纪便表现得成熟稳重,在贾府众多贵妇小姐面前,毫无失礼之处。

然而,这份聪明才智,很快就消失无踪,其原因就在于她被贾母捧杀,甘当花瓶和玩物。

为了表现黛玉被捧杀而失礼,作者连续写了两件事,宫花事件和宝玉醉酒事件。这两件事的主角都是黛玉,与她唱对手戏的,都是贾府有身份的仆妇:周瑞妇和李嬷嬷。

也就是说,对宫花事件的定论,要结合宝玉醉酒事件来看,才能了解黛玉被捧杀到何种程度。

在宝玉醉酒事件中,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只是遵照职责劝阻宝玉喝酒,却遭到了黛玉“比刀子还尖”的言语攻击。在薛姨妈家喝酒,李嬷嬷又是宝玉的奶妈,黛玉没有任何立场插话。但她不但插了话,还伤了李嬷嬷。

这件事发生在第八回,正是宫花事件之后,是连续的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看起来毫无关联,却被作者写在了一起,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此时的黛玉被捧杀得失了教养。

林黛玉这种失于教养的表现,一直延续到第四十二回的“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在这个期间,因无人提点,黛玉在自我迷失中越走越远,直到当众说了禁书上的句子,被宝钗提醒,才意识到自己“失于检点”。

这就好比一个人私下说脏话,从来没人提醒她不该说,直到说成了习惯,在重大的社交场合也说了脏话。好在这脏话只有宝钗听明白了,所以把黛玉叫到房里私下提醒。

经此提醒,黛玉不但意识到自己“失于检点”,而且反省到自己从进贾府开始,就教养缺失了。如果她的记忆里还有宫花事件和宝玉醉酒事件,她一定会专程向周瑞妇和李嬷嬷认错。是的,这两件事,都是黛玉的错!

此时的黛玉,有睡狮猛醒之感,从自我迷失中彻底清醒过来了,重新捡回了林家的教养。

因此,由两枝宫花引发的风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黛玉的错。当然,从根源来看,都是贾母的错,贾母对黛玉一味地捧高,才导致她失了林家原有的教养,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就是一个“没受过调教的小姐”。

(0)

相关推荐

  • 原来你是这样的林黛玉

    黛玉,心明眼亮之人.众人都说其爱哭且刻薄.傲娇又刁钻,实则,林黛玉是大观园内最勇敢纯粹的姑娘. 一. 敢爱敢恨 论智慧与聪敏,钗黛二人不相上下:黛玉却甘愿在爱情里犯糊涂. 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是&quo ...

  • 《红楼梦》:这4条人生法则你必须知道

    文 | 松奈子 编辑 | Anita 13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仍然有粉丝在微博的" 陈晓旭 超话"里留言,缅怀这位已经逝去的艺术家. 不只是演员,那个繁华的 大观园 ,那些薄命的十 ...

  • 林黛玉到底是刻薄之人还是单纯善良之人?

    对于<红楼梦>的两大女主林黛玉和薛宝钗,历来读者分歧很大.喜欢林黛玉的,一般讨厌薛宝钗,原因是林黛玉单纯善良而不老于世故:喜欢薛宝钗的,一般厌恶林黛玉,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像文中的史 ...

  • [漫谈《红楼梦》]: 凤姐就在身边

    <红楼梦>中人物那么多,有些让你"一见钟情",终生难忘,而有些却是过眼云烟,"遇见"后便再无任何印象.金陵十二衩中,凤辣子王熙凤一出场,就用其独特的 ...

  • 林黛玉为什么会怼周瑞家的?

    本文音频:林黛玉为什么会怼周瑞家的? 相信大家在读红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疑问,关于人物结局,关于人物性格. 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她从三春送到凤姐,大家都没说什么,直接接了花完事,但为什么偏偏到了 ...

  • 送宫花事件,是林黛玉在无理取闹?是时候好好掰扯掰扯了

    读<红楼梦>,在里面的众多女儿中,林黛玉总是那么的吸引人眼球.她有绝世之美,她能提笔成诗,她腹笥极宽,她冰清玉洁--林黛玉的好,不知抓住了多少读者的心,但是,似乎美玉微瑕,林黛玉也因为一缺 ...

  • 《红楼梦》周瑞家的送宫花,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何最后送给黛玉?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事件看似闲笔,其实一点都不闲,非但不闲,送宫花甚至对于整部书来说都十分重要.从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去找王夫人回话一直到给黛玉送完宫花这一连串事件,作者不仅以周瑞家的为视 ...

  • 《红楼梦》:那一场送宫花事件背后的人情练达,你读懂了吗?

    作者:南木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红楼梦>里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情节,在作者看似平铺直叙的描写下却蕴含着诸多的待人处事的哲理,其中第七回里的一个情节历来被众多读者 ...

  • 骆玉明说红楼:林黛玉与“宫花事件”

    黛玉借着一对宫花,终于把她的不满发泄出来,并不是无端的尖刻. 曾经读到钱锺书夫人杨绛的一段话,她说<红楼梦>有的地方也写得不合情理,譬如林黛玉为了一对宫花的小礼物而恼火,出语尖刻,就不合大 ...

  • 林黛玉与“宫花事件” 骆玉明

    . 林黛玉与"宫花事件" 骆玉明 曾经读到钱锺书夫人杨绛的一段话,她说<红楼梦>有的地方也写得不合情理,譬如林黛玉为了一对宫花的小礼物而恼火,出语尖刻,就不合大家闺秀的 ...

  • 送宫花事件,黛玉妙到毫巅的亮剑,一路都是戏!

    前言:黛玉的刁钻小性格总被人提起,"黛玉受宫花"便是经典案例,但为林妹妹喊冤的也不在少数.究竟这样一个"世纪疑案"是黛玉之过,还是周瑞家的有错呢? 其实,打发下 ...

  • 漫话红楼 | 送宫花引金玉初聚,黛玉亲手把宝玉推向了宝钗

    作为一个下人,周瑞家的真是命好. 在那个女人无自主权的年代,身为奴仆的女人更如飘絮,不知道此生会有什么归宿.但是,周瑞家的算是没经历什么波折,一切都顺风顺水. 首先,被选中为王夫人的陪房,应该之前就是 ...

  • 红楼梦的花语:只疑繁花迷人眼,未识香中别有韵

    原创作者:卓语 春日渐暖,东风欲苏,大江南北万物萌动,生机待发.不久后,各种花儿将依次盛开,又一季人间轮回开启了. 这样的季节里,最适合来谈谈红楼梦的花语. 花文化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无论是庭院 ...

  • 闲话红楼梦:花气袭人知昼暖

    袭人本是贾母房中的一个丫鬟,名叫珍珠,因贾母极其疼爱宝玉,对服侍宝玉一干人等不放心,才指派了她精心调教的丫鬟给宝玉.宝玉因看了"花气袭人",而袭人刚好又姓花,因此才改为袭人. 袭人 ...

  • 红楼梦里的玄机太多,从贾母一顿饭就能看出黛玉在贾府的地位!

    第七十五回,写贾母吃饭.先是看见饭菜铺张,便说:"都是些什么?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果然,后面因添了探春在这儿吃饭,就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