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作者:曹征服【散文】人之初,吃洋芋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人之初,吃洋芋

文//曹征服
洋芋就是土豆,土豆就是马铃薯,马铃薯就是洋芋。这一“学说”,放之四海而皆准。洋芋·土豆·马铃薯,是我先认识它?还是它先认识我?这事儿恰似“蔑条串豆腐——不用提”,肯定是它先认识我。谁若不信,我立马就敲“回车键”,让你穿越到51年前:
1968年7月29日戌时,湖北省恩施地区咸丰县大路坝公社四季红大队伍家坝生产队(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大路坝区大路坝村伍家坝生产组)曹家降生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肥嘟嘟的,“哼唵儿哼唵儿”的哭声,嘹亮大半个院子,惊得吊脚楼角的一堆洋芋目瞪口呆。洋芋们搞不明白,那个奶娃儿为啥落地就哭?
那个奶娃儿就是我,小名曹二毛、二老毛,学名曹征服。我成年后,有一次听我妈说,给我接生的人,是我的老汉儿(父亲)。我一降生,我的老汉儿把我脚脚儿倒提起,屁股三巴掌,打得我清胆胆儿叫唤(厉声啼哭)。
我问我妈:老汉儿啷咯(为什么)要打我?
我妈说:“屁股三巴掌——又肥又肯长”!
遥想奶娃儿我当年,目不识丁,就连扁担倒地上,也不晓得那是个“一”字,哪会认得洋芋·土豆·马铃薯?倒是吊脚楼角的那堆洋芋,一个个睁着芽眼,目睹了我自娘胎呱呱坠地。足以见得,的确是洋芋先认识我。
时光最易把人抛,紫了葡萄,软了香蕉。暮然回首,当年那个肥嘟嘟的小奶娃儿,如今年已半百,鬓也半白。回想人之初、吃洋芋,到底是在哪年哪月哪时哪刻?搜肠刮肚,毫无记忆。人民公社时期,武陵山中,刀耕火种;农家伙食,四季如昨,基本上是早上“金苹果”——洋芋,中午“马尔科”——洋芋,晚上“现家伙”——洋芋。那年月,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家真没油水。依照农民家庭盘细娃儿的常规套路,我和洋芋的第一次我中有它,大概是在半岁左右。半岁左右,要喂辅食。辅食之中,最易得的,惟有洋芋:白米精贵,非逢年过节,至亲登门,大多舍不得下锅;包谷粗糙,吞咽不爽,难以消化,婴儿不宜;红苕也有,口感柔软,但易胀气,婴儿不宜;鸡蛋最好,可是没鸡,无从说蛋。鸡呢?鸡不姓社,是资本主义尾巴,统统被割……何以喂娃,惟有洋芋:冬种夏收,易种易得,亦粮亦蔬;或蒸或煮,捣成糊糊,细腻、柔和、醇香,喂给娃儿,不光抵饿,还肯长膘。
生长在农村,自幼饱逮(饱食)洋芋的,除了我,还有二别个(其他人),比如我们生产队的毛老二。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是毛老二,不是二老毛。在我们生产队,大家都晓得,毛老二姓汪,二老毛姓曹。毛老二为急切表达还要洋芋、而且是要洋芋粑粑,曾急中生智,整出一个招牌动作,广为流传,堪称经典。
那时候,毛老二才几岁。那时刻,毛老二家一屋老小正在吃“少午”——土家方言说:少午就是中饭,中饭就是少午。说是中饭,其实没饭,只“孔”了一大锅光洋芋。可别歧视光洋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赶英超美”的人民公社、大集体年代,农村家庭的一日三餐,能够计划出让你一次逮过够的光洋芋,用贤老平的话来说,真是“舒服、愉快、高兴”。那时的毛老二,人小饭量大,吃的“长长饭”(生长发育快,能量需求大)。头的一碗,毛老二逮的“梗洋芋”(个头完整的洋芋)。逮“梗洋芋”,有利有弊。利处在于:大的,几口一个;细的,一口一个。不论大细,统统掀下“肚家坝”,很有获得感。弊端在于:洋芋粉多,逮起“面咚咚的”,梗人。因为逮“梗洋芋”梗人,所以,逮二的一碗时,毛老二想换个花样。
毛老二把空碗递给嬢嬢(姑姑)。他的嬢嬢见他吃得梗天梗地的,便问他:是要梗洋芋,还是洋芋粑?
此刻的毛老二,正被头的一碗的最后一个梗洋芋梗遭哒。但见他昂着头,涨红着脸,脖子一伸一缩,腮帮一鼓一陷,恨不得把口头那个狗日的洋芋,一下掀进“肚家坝”。但那狗日的洋芋存心作梗,偏偏梗在毛老二的喉咙口。
可毛老二的嬢嬢还拿着毛老二的空碗站着呢,正一脸关怀一脸关切地等着毛老二给个答案。
右手拿着筷子、喉头梗着洋芋的毛老二急中生智,赶忙挥动左手,在各人的左胯胯儿上“啪啪啪”地连拍三下。
哦,懂哒!毛老二的嬢嬢转身就去灶屋,用锅铲儿给毛老二打了一碗糯滋滋的洋芋粑粑。
也许,年轻读者要追问:难道幼儿时期的二老毛和毛老二,以及和他们年纪一般般儿的崽儿,上顿下顿都是洋芋?难道那时没有牛奶?
呵呵,牛奶?
用重庆人的话来说:有个锤子!有个铲铲!!
用咸丰人的话来说:有个狗卵(咸丰方言:卵,表示否定;狗卵,表示彻底否定)!
摸着自己良心说,我二老毛能从51年前嗷嗷待哺的“梦虫虫儿”(婴儿),长成1米8高的大个子,除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和遗传基因的导航,便是洋芋持之以恒的支撑。
当然,我们生产队的毛老二也是一样的。如今的毛老二门高一扇,壮得像黄牯,也是靠洋芋撑大的!

编审:陈章文

           

         

作者:曹征服,湖北咸丰大路坝人,祖籍重庆黔江小南海,土家族,从事新闻采编,恩施州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系列散文《洋芋·土豆·马铃薯》、中篇小说《铁血英雄温朝钟》、长篇小说《白虎啸天》。

           

           

           

1. 为保护原创者权益,我们只收原创作品,即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如发生抄袭事件,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版权问题引起纠纷,请投稿人与版权方自行处理,本平台不介入其中。
2.文章类型为诗歌、散文、杂文、随笔、小说等均可。文章以2000字以内为宜,小说不超过3000字,诗歌一次2-5首,特别优秀的可安排连载。
3.稿酬规定:从2019年11月11日起,文章采用后,以一周时间为限,阅读量在100以下的,按赞赏金额6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100-300的,按赞赏金额的7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300-500的 ,按赞赏金额的8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500-1000的按赞赏金额的90%计发稿费,阅读量超过1000的,赞赏全部归作者本人。发布的文章无赞赏金额则无稿费。稿费在文章发布的第8至10天之内,以微信红包或转账的方式发放,逾期未领视同放弃。10元以下(含10元)的赞赏及文章发布一周后的赞赏不发给作者,留作平台运行经费。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5727260343。
来稿可发微信15727260343、tan15336693443,或发邮箱717326846@qq.com。投稿请附1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及个人生活照1张。编者收稿后会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一般不会超过一周时间,在此期间请勿多投,超过一周可自行处理。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