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之死

辛亥革命过去100多年了,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在辛亥革命中成千上万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先烈,这其中就有被称为中国宪政第一人的宋教仁。
武昌首义之后,南北议和,在清庭和革命党人之间,袁世凯是上袁世凯的北洋军。下其手。以革命党人威胁清庭,逼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又以清廷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压,逼迫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置。
年轻的革命党人远远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袁世凯的对手,在袁世凯老辣的政治手腕下,轻而易举地放弃了自己的革命成果。
经历了此次变故,同盟会的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萌生退意,而此时的宋教仁则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将同盟会与其他几个党派共同改组成立中国国民党。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
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议会中的多数党将组成责任内阁,由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总理。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南京北上,前往北京去实现他一生所追求的民主宪政理想。前来送行有黄兴、于右任等国民党重要人物,当宋教仁休息厅走向检票口时。枪响了,宋教仁痛苦地说:“我中枪了。”由于子弹带毒,虽经抢救,终告不治,年仅31岁。临死,让黄兴代拟电文给袁大总统。电曰:“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希望袁世凯信守承诺,遵守约法,保障民权。
孙中山先生撰写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宋教仁之死,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袁世凯干的, 但很多国民党人认为就是袁世凯干的。从黄兴也写的挽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悲愤已极的孙中山,立即召开会议力主发兵讨伐袁世凯,但大多数人虽然气愤但尚未失去理智,主张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
此时,袁世凯却先下手为强了。他以能力不足为由,先后免去国民党人的江西都督李烈均、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的职务。国民党人随即发动二次革命,江西,江苏,安徽,广东先后宣布独立,袁世凯借机令北洋军南下,国民党的军队不是北洋军的对手,很快便被打得落荒而逃。黄兴等人也逃到日本避难,二次革命失败。
国民党人在与袁世凯的较量中一败再败,最终成就了袁世凯的帝制梦,也埋下了军阀混战的种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