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教社工作的12年,20余篇学术论文记录了她的研究轨迹,数项重点课题渗透了她的思想智慧,连续3届中青年论文一等奖证明了她的研究实力。生活中的她从容优雅,研究中的她敏锐深刻。深谙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研究范式,于是对她而言,科研的一面是严谨科学,另一面是生动建构。最善于与研究资料进行深度对话,挖掘资料自身的价值,让平凡的资料熠熠生辉;最善于用睿智简明的语言表达,构建严密的结构,让零散的材料表达独特的观点。她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牛瑞雪博士。1.写作与职业发展:书面表达是人们思维表达的高级形式;书面表达可以促进系统、深度思考;书面表达可以助力职业发展。2.写作是分享、积累。空间上,让他人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有哪些思考,为他人的研究搭建基石。时间上,让后来者了解我们曾经有哪些思考,哪些作为,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基础。教研追求事理,一般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业水平提升为成果表现形式。研究追求学理,探寻的是普遍的理论规律,以论文和学术专著为成果表现形式。旁观的研究者——经典案例,挖掘案例背后的深层道理。(1)从理论到实践:精英的选择;从实践到理论:从根的选择。(2)精英的选择:课题研究;草根的选择:教育叙事。(3)跨越鸿沟的心愿:从开始就关照结果。研究的视角: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研究的敏感:抓住选题;研究的心态:长期积累。(4)跨越鸿沟的工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恰当的研究方法。论文不是独白,而是对话,是与同行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关心主题的读者对话;巧用引用表达理念;可靠的理论作为论证的依据;彰显学术素养。简练(20字以内)、清晰(内含准确)、生动(画面、情感)。如从理论到实践——行动研究的华丽转身简短(200-300字);主要研究结果;突出关键词。如何上文章更有说服力?材料充分(收集);统整、梳理(精选);紧密围绕主题。论据的选择:权威人士的言论(中外教育家、思想家);权威的文件(课标、纲要);公开发表物;常识;实验数据;对被研究者长期观察的结果。
附件1:牛瑞雪博士讲座PPT
附件2:牛瑞雪博士讲座音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