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到发抖,哭到晕厥”,也许是因为这个病!

中午正在急诊室值班,突然被一群家属的呼救声打破了平静。一名三十多岁的女病人,被家属急匆匆地抬进抢救室。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自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双臂麻木,双下肢乏力,手指僵硬不能弯曲。

仔细一问发病原因,原来是半个小时前跟家属吵架,吵着吵着就突然四肢抽搐,昏倒发病了。

随后,立刻给病人做了心电图,测血压,查血糖。除了心跳偏快,暂时没有发现其它的异常。根据经验,患者是出现了“过度通气综合征”。给予一点镇静剂,吸氧,输液观察一会儿,很快症状就缓解了。

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的诱因最多见的就是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引起的呼吸过快。

由于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体外的效率非常高,过度的呼吸,可以使过量的二氧化碳排出。血液中二氧化碳以碳酸的形式存在,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显著下降,就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低二氧化碳血症会使血中氧分子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周边组织因而不容易得到充足的氧气,病人会有缺氧的感觉,因而更紧张,呼吸更快更浅,形成恶性循环。

出现过度通气的原因?


除了精神因素是过度通气综合征最重要的病因以外,还有一些病理因素也可以诱发过度通气,比如甲亢、发热、缺氧、中枢系统疾病、肝硬化、妊娠等等。儿童长时间剧烈哭闹或成人过量运动时也可能出现过度通气症状。

这种疾病有危险吗?


目前一般研究认为,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心身疾病,与焦虑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这种毛病虽然表面看来起病急、症状重、加上患者情绪上的渲染,使得家属倍感紧张,但是大多数预后良好,没有太大危险。

什么人最容易发病?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以女性为主,20-40岁上下最多见。多有明显的激动、生气、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作为诱因,起病和应急事件有明确的关系。情绪不稳定,学习、工作紧张者更容易发病。

典型的发病症状有:

  • 心血管系统:心慌、胸闷、胸痛、心跳加快、面色苍白。

  • 呼吸系统:感觉憋闷、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昏厥,面部、口唇、手足等部位发麻。

  • 消化系统:腹胀、打嗝、排气、消化不良。

  • 运动系统:乏力、肌肉痉挛、抽搐。

患者有时可能还会有其它系统的不典型症状,可能会被诊断为“癔症”、“神经官能症”、“癔症性过度通气”等等,但治疗原则上都是差不多的。

出现过度通气综合征,该怎么治疗?


一般此类患者到达医院以后,不需要过度的检查,以免加剧心理紧张。安静的环境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是一个有利的基础。

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少量输液、吸氧、用一些安慰剂可以起到暗示治疗的效果。酌情选用镇静、抗焦虑的药物可以使症状缓解更快。

出现了过度通气的症状该怎么办?


  •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坐下或躺下,稳定患者的情绪,周围的人越少越好。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更不能流露出紧张、焦虑的表情,以免加重患者的紧张。

  • 向患者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的关系,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消除恐惧心理。

  • 嘱咐患者全身放松,均匀呼吸,缓慢深呼吸,有意识地减慢呼吸频率和屏气,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改善碱中毒,缓解症状。

  • 若患者的情绪无法有效的缓和下来,此时可以用纸袋盖住患者的口鼻,让他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可有效的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现象,而使病情快速好转。

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出现?


  • 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适当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气愤、恐惧、紧张等),不要刻意的压抑。

  • 要对过度通气症候群的初发症状有所认识,以便及早提醒自己放松情绪及放慢呼吸。

  • 平时应避免熬夜以及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料,拒绝摇头丸等精神类毒品的刺激。

  • 适度运动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增强神经系统对呼吸调控的稳定性。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