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脚踏板上,发现一种神秘物质,经过研究揭开秦朝胶水的秘密

郭德纲曾说过:“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其实,这个成就感爆棚的“美梦”,早就有人替他做过了,他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一扫六国,成为了华夏第一位皇帝,随着垂垂老矣,他对自己的“身后事”也是煞费苦心,秦兵马俑就是他死后要带走的一个“美梦”,可兵马俑的制作过程中,居然使用了胶水,这是真的吗?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作为著名的5A级景区,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一列列排布整齐的兵俑,形成了一支威武霸气的军队,他们姿态各异,身份不同,但却展现了同一种精神风貌,这绝对要归功于当时的陶匠,他们凭借着高超的专业技术,我们才能见到如此精致的传世之作。近五百个兵马俑分为三个祭祀坑排布,让秦始皇绝对想不到的是,随着自己“陪葬”的军队,居然跨越数千年变成了国宝。

但客观地说,秦始皇兵马俑中也有很可惜的一面,由于存在的年代过于久远,在祭祀坑中,有数量庞大的断臂残肢,同时也就存在许多“残疾士兵”,虽然考古专家们一直在致力修复,但还是有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残缺也是一种美,但我们还是更喜欢完整的兵马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修复兵马俑的专家们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专家们在陶俑的足间部、脚踏板间、俑袍间都发现了一种神秘物质,这种东西颜色同兵马俑陶胎颜色一致,都是青灰色,同时质地相当细腻均匀,一旦碰触,它就会碎为粉末。

专家们马上提取了这种物质,准备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来求证它的成分,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这种物质主要由硅和碳组成,这显然是瓷器粉末,可是为何瓷器粉末可以像“腻子”一样,具有如此好的粘合性呢?专家们一下子陷入了僵局中,他们反复测试了各种陶片的粉末,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瓷器粉末具有粘合性。

就在将要无解的时候,一位资深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瓷器粉末中原本必然存在着某种胶性物质。他认为,陶俑的足间部、脚踏板间和俑袍间都是易于损坏的地方,一旦发生脱落,秦朝的匠人自然需要进行修补,而陶瓷粉末就是修补的原材料,这也是为何它颜色和陶俑相似的原因,可是要让两者完成融合,粘合剂是必不可少的呀!

顺着这个思路,专家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经过分析后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存在,当然,秦朝时期肯定没有“哥俩好”或是“502”,不过找一些粘性物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找出它的成分?专家们认为,秦朝的这种“胶水”必然属于有机物。

秦朝的无机化学的研究必然还没有拉开序幕,当时的人无法利用“工业”制造出无机化合物,同时陶制的确属于无机物,因此只要在这些瓷片粉末中找到有机物的残留,化验出它的详细构成,就可以确定胶水的成分。

为了将可能存在的有机物与瓷片粉末分离,专家们分析了多种方案,最终还是决定使用萃取的方式,利用有机物物理形态更易转变的性质,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寄希望于两者分离。当然,这个过程一定要使用高精度仪器,毕竟时间跨度达到2000多年,残留的有机物含量也许只有不到几毫克,物质损失率一定要尽可能地减小。

经过长达几天的实验,研究人员最终成功完成有机物提取和鉴定,他们发现在瓷质粉末中,居然存在动物胶和鸡蛋蛋清的混合物,所谓的动物胶就是将动物的一些骨骼(角质类)放在水中蒸煮,骨骼中的蛋白质,再结合鸡蛋液的粘性,这就制成了秦朝的“胶水”!秦兵马俑的陶胎体量很大,胎壁很厚,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事情,但聪明的陶匠,竟发明出了秦朝的“胶水”,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节约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不得不说,华夏的祖先真的很聪明。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西安,为您收藏3000年》齐秀著;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